2013“最美江苏教育人”事迹简介
(以姓氏笔画为序)
一、当选2013“最美江苏教育人”的10位老师
1、丁强
2011年2月,身为无锡市新城中学副校长的丁强,放弃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怀着一份建设新疆的热忱,带领6位学科教师,来到了祖国的西部边陲——新疆克州阿合奇县同心中学。
阿合奇县是一个人口以柯尔克孜族为主体的国家边境扶贫县,为了改善同心中学的硬件水平,丁强千方百计想办法寻求支持,在他的努力下,校园文化以及各功能教室的建设都逐渐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
从2011年3月开始的一年半时间里,丁强没有休息过一个节假日,每天他都是第一个到校,晚上23:30寄宿生全部睡下后才离校下班。“丁校长每天都是跑着去上课的。”克州教工委书记、教育局党委书记张金枝说。克州党委书记张金标对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说,“我们热切盼望江苏能多派几位像丁强这样的好校长到克州来!”
2011年,同心中学考入国家内地高中班的人数突破了常年为零的记录,共录取40人,取得建校以来的最
好成绩。看到学校明显的变化,以前把孩子送到外面去上学的家长纷纷把孩子接了回来,当年就有多达60%的学生回到同心中学就读。
2、刘嫣静
刘嫣静,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培智学校校长。从教以来,她用母亲般的爱温暖了一个又一个缺少关爱的孩子;用超乎寻常的忍耐力一次又一次地照顾不懂自理的孩子;用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一遍又一遍地疏导胆小自闭的孩子。
刘嫣静积极探索特殊教育规律,形成了“灵动、人文、激情”的教学风格。她锐意进取,引领学校在省内率先实现长达15年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完成了特殊教育向学前和职业教育的两头延伸。,近年来,她先后荣获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
刘嫣静深知,个人帮助孩子的能力毕竟有限,只有激发起每一名教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与智慧,才能真正实现呵护每一名残障学生的重任。在她的奔走呼吁下,学校获得了来自社会的大力关注与扶持。刘嫣静像一名“织女”,用全部的爱心、坚韧和智慧,一点一寸,织就了一个由政府、企业、学校、家长多方联动,齐心协力助残育残的情网,切实解决了智障少年儿童早期教育、生活福利以及求职就业等实际问题。
3、孙国华
2013年9月9日,常州市武进区74岁退休教师孙国华,作出了一个让无数人感动的决定,正式将毕生积蓄190万元捐赠给“区树人发展基金会”,在他曾
任教的武进区漕桥初级中学设立“孙国华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优秀师生和资助贫困学子。
这些年来,孙国华把“好人”这一角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学校里,他是好老师,桃李满天下,受师生爱戴;在家里,他是好父亲、好丈夫,含辛茹苦地照顾先天愚型女儿41年,亲自照料患老年痴呆的妻子生活起居10余年;在社会上,他是好公民,尽管命运多舛,但依然乐观,一心想多为社会做贡献。
“我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对教育有感情。”孙国华说,“我年纪大了,会把基金的具体运作交给学校去办,希望他们能办好,这是我最后的心愿。”
4、邵海霞
1972年出生的邵海霞家境贫寒,深知农村学子求学的不易,更明白留守儿童内心的孤独。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学校的留守儿童,她先后收留了16名学生。
邵海霞的家庭并不富裕,房子仅40平方米。为了安置学生,她特意腾出了一个房间,买了两张床。最多的时候,她家同时住了5名学生,住的时间最长的,在她家一待就是6年。平日里,邵海霞自己省吃俭用,无偿地为他们提供食宿,有时还要为他们垫付学费和医疗费。因为担心走上领导岗位后,就没
有更多时间照看孩子了,她曾3次打报告辞任副校长职务。
多年来,邵海霞的事迹感动着许多人,她先后被授予江苏省“优秀春蕾教师”江苏省“十佳社会妈妈”“中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模范教师”等多项荣誉。如今,邵海霞收留的16名孩子不仅全部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还有11人先后考取高等院校。
5、杨庆斌
1978年师范学校毕业的杨庆斌被分配到连云区东连岛学校任教,一干就是36个年头,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达27年,从未离开过他挚爱的这方小岛。
西大堤没有建成之前,岛上生活条件很艰苦,遇上风浪大的时候,学校的老师常常一个星期也吃不到蔬菜,岛上那时候没有自来水,学校用水全部都要老师到山上手拎肩扛。杨庆斌的不少同学、朋友都劝他到岛外去,也有不少学校向他发出邀请,但杨庆斌最后都拒绝了。他说,到岛上来的年轻老师,因为海岛艰苦的生活,很多都不到三年就申请调走了,如果大家都走了,那岛上的孩子谁来教呢?
这些年来,杨庆斌一直从事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从不放弃每一个后进学生,他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孩子们也发自内心的尊重他,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杨”老师。
如今,即将迈入花甲之年的杨庆斌仍坚持一线教学,现任教五年级数学兼班主任。他说他爱这片海,
这座岛,还有岛上这可爱孩子和可敬的老师,他将继续倾情守护这片他无比深爱的海岛!
6、张道昶
张道昶出身农家,1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终身残疾,1979
年高中毕业后被聘为沭阳县青伊湖农场赵集小学下坊教学点代课教师,到今年整整35年。
张道昶家距离学校有30公里,平时只能吃住在校,每天喝的是苦涩的盐碱水,带一次干粮要连续吃一个星期。唯一用来犒劳自己的食物是方便面,多年来,他购买方便面余下的纸箱每年有40多斤。
因为身有残疾,要想干得比别人好,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劳动。张道昶所任教学科的成绩一直排在教区的前列,1992年他被破格转正,并先后被评为省、市“十佳师德模范”,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和他同事20多年的老师说:“为了学校和学生,张老师吃的苦比任何人都多……”
张道昶不是没有机会调到工作条件好一些的学校去。沭阳县局领导走访慰问时,问他愿不愿意调到离家近的中心校?他说他离不开下坊了,他的根已扎在这了。他对今后的希望是,“希望学校能有电脑、体育器材,并在校内设置旗杆,每天清晨都能举行升旗仪式。”
7、周火生
是昆山市退休教师。在岗时,他长期从事复式教学研究,先后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复式教学》一书,1993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再次出版,并定为师范生选修教材。
1994年退休后,周火生又致力于“希望工程”。从起初的单匹马到如今的队伍壮大,周火生将“希望事业”越做越大。他前后去大别山85次,共带去捐款800多万元,其中他个人的捐款达36万元;协建了5所学校,并为10所中小学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希望小学送去了上万册图书、数千件衣服以及近百台电脑等物资;资助了700多名学生,其中40多人考上大学,还有6名硕士生、4名博士生。
2012年,周火生被安徽省文明办评为“安徽好人”,是当选的12人中唯一的外省人。
在昆山,已经80岁的周火生被称为“希望骆驼”“希望老人”“昆山捐资助学第一人”,但他更愿意把自己称为“希望工程搭桥工”。“一切为了孩子,义不容辞;生命不息,奉献不止。”是周火生的誓言。
8、顾晨葵
6年前,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扬州市江都区吴桥镇万寿小学28岁的英语老师顾晨葵被查出患有骨癌,右腿股骨被切除三分之二。为了村小的孩子,她要求推迟手术把新课上完,尚在康复期就忍痛回到讲台。讲台前的顾晨葵和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实际上她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刮风天甚至不能站在室外,因为这时候骨骼需要用力,很容易造成骨折。校长让她坐着上课,但是大多数时间,她还是坚持站着上课。
医生曾告诫顾晨葵,手术后头5年是复发高危期。也许上天也被感动,回到学校这5年,她的病不曾复发过。最近一次检查,医生诊断后认为,复发的可能性已很小。顾晨葵终于能够继续留在她心爱的村小讲台。
5年来,顾晨葵钻研业务加倍付出,教学成绩名列全镇前茅。她说:“我希望大家不要把我当一名病人来照顾,我希望有一种普通的环境,让我不觉得自己是病人。我爱这个岗位,爱周围所有人,我愿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工作下去!”
9、唐晓萍
唐晓萍,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常州市优秀班主任,常州市师德模范55,省“张丽莉”式优秀教师。她用自己全身心的爱,给了从汶川大地震中走出来的30个孩子第二次“生命”,重燃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
汶川地震后,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决定与香港中华煤气集团有限公司一起,专门为灾区的孩子组建一个“四川班”,唐晓萍被学校推选为四川班的班主任,用自己春风化雨的爱心和无微不至的耐心,打破心墙走进孩子内心,让这些经历过灾难的孩子再一次有了“家”的感觉。
经过两年多的学习,2010年08级四川班的孩子们顺利毕业,回到家乡进行跟岗实习。虽然已经离开3
年了,但孩子们每天都要“唐妈妈”说说心事、拉拉家常,在工作中遇到挫折了、谈恋爱了、失恋了……“有时候大半夜都会来电话我聊天,真是没办法,他们就像我的小尾巴一样。”
2011年以来,她先后3次到四川看望孩子们。唐晓萍说,这些孩子是她一辈子的惦念;孩子们则说,唐晓萍是他们永远的妈妈。
10、缪立新
现年72岁的缪立新是如东县河口镇龙坝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辅导员,2001年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后,自己掏钱购买活动设施,义务开办龙坝村社区教育辅导站,让孩子离开课堂,走出校园后,能够继续接受良好的教育,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2001年至今,社区辅导活动一直没有停止,缪立新先后义务辅导1400多个孩子,双休日中午无偿给路远的孩子提供午餐。
家长们反映说,凡是经过缪老师辅导过的孩子,对人有礼貌,学习成绩上去了,孩子素质提高了。现在参加活动的孩子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2011年暑假一位香港的孩子到栟茶探亲,闻讯后,也赶到龙坝社区教育辅导站报名参加活动。
这些年来,缪立新办辅导站不但没有向学生家长收过一分钱,而且先后资助贫困学生23人,累计为学
生开支2万多元。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简介
缪立新退休十三年,受国家、省、市、县、镇的表彰31次,2011年被文化人物杂志社和感动中国文化人物评选委员会授予“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传承人”,被如东县委、县政府授予“风范人物”,被如东县老龄工作委员会评为“十佳老有所为人物”。
二、获得2013“最美江苏教育人”提名奖的22位老师
1、王新风
王新风,淮阴师范学院教授,远近闻名的微生物学专家,“江苏省精品课程”主持人。先后主持省市级自然科学研究课题5项,在核心和权威期刊上发表研究性论文20多篇,主持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1项。
王新风总是把最新的知识带给学生,也总是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带给农民,他和学生们一起奔走在实验室和田间地头,只为自己的努力能够帮助社会产生更大的价值。他的学生说,“王老师上课讲的,你在书上得到相同的内容,却不到完全相同的注解。”
王新风一直埋首在科研扶农的路上,他因地制宜,提出了“瓜菇轮作”栽培模式,指导当地农民科学种植,使种植农民的种植效益增加了10-15倍,他还结合当地龙虾产业发展,提出了同时重点发展黄颡鱼养殖的思路,增加了农民的养殖效益。平均每个星期,王新风都要到村里现场指导一两次。
王新风的支农事迹,在《中国教育报》、《淮海晚报》、淮安电视台的《今日观察》栏目都曾大幅报道。很多农民都把王老师当成了最知心的朋友,最厉害的帮手,因为他们知道王老师代表着科学。
2、王文英
王文英,太仓市新区第二小学校长,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太仓市新区第二小学(以下简称为“新区二小”)是一所城乡结合部学校,其中近78%的学生为务工人员子女。王文英校长以开放的胸怀悦纳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以融合的理念积极探索教育的有效方式,几年的耕耘,学校“百川文化”成为实施均衡教育的靓丽名片,受到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从教20年,她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即使走上校长岗位,也坚守着她所钟爱的数学课堂。她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研究、思考,白天没时间备课就晚上回家备。除了除夕夜的春节联欢晚会,王文英一年里几乎不跟电视机“打交道”。2012年,王文英被评为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成为太仓市唯一一个在职小学数学特级教师。
由于工作突出,王文英曾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小学数学课程教材实验先进个人、苏州市十杰青年、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十杰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学术带头人、苏州市第五届青年教师双十佳、苏州市百名好师徒(师傅)等荣誉称号。
3、王妹琴
王妹琴,常州聋校教师。十几年来,她带着爱心、耐心、智慧以及自己的青春年华,沉浸于常州聋校这个无声的世界,用“爱”这种特殊的养料,哺育、灌溉着这失聪的孩子。
学校有九十几名聋孩子住宿,小的仅有六七岁,大的有二十多岁。对这些孩子的性格、脾气和需求,王妹琴都了如指掌。经常有孩子管她叫妈妈,因为孩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