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安全的现状和对策
38
生态安全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生态安全是以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提出的定义为代表,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次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
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组成一个复合人工生态安全系统;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平反映。生态安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属性:自然子系统作为基础,经济子系统体现动力,社会子系统发挥协调,共同维系复合生态系统完整不受威胁的状态。对于生态安全,需要统筹考虑外部压力和系统自身脆弱性,对生态安全适应性的策略需协调自然环境、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强调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生态安全现状和面临挑战
经济增长导致区域性工业污染和全球性生态破坏是影响生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生态系统服务、环境质量方面也具有自身特点:生物入侵
导致的基因威胁、产业转移引起的结构性污染、环保要求区域差异带来的市场冲击等都对我国生态安全提出更高要求,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社会生态安全均面临挑战。
自然生态安全
自然子系统是复合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生态环境本就脆
弱,传统发展模式和数量庞大的人口造成了重大持久的压力。
土地  当前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着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剧、土壤质量变差、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等问题,
我国生态安全的现状和对策
■文│丁丁 谷雨
编者按:我国大部分地域自然环境先天脆弱,人口压力大,作为快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快速且发展方式不尽合理,致使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环境问题日渐突出。面对这些问题,必须从源头保护生态,恢复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治理与修复已被污染的环境并防止产生新的污染,阻断和减轻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危害,积极主动地应对全球变化对地球系统的影响,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构成了对生态安全的严重威胁。一是水土流失。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37.1%,每年流失地表土壤达50亿吨。二是荒漠化。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4%,其中最严重的是沙漠化和石漠化现象。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68.9万平方公里,并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面积持续扩大。石漠化在我国主要集中出现在贵州、广西、云南、湖南、四川、重庆、湖北、广东,流失土壤的厚度为年均0.5~5厘
◆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转型期,在城市化、工业化不断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
和生态修复进程却相对缓慢,生存安全与发展安全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显著。
米。三是土地退化。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有40%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土壤盐渍化总面积已达80多万平方公里,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5%,土壤酸化程度有增无减。全国草地退化面积以约每年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中度退化程度以上草地达130万平方公里。我国的森林人均积蓄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7,近年来呈覆盖率增加但质量下降趋势;西部地区林龄结构不合理表现得尤为明显,幼龄林和中龄林分别占全部林地面积的33.5%和32.2%。四是耕地减少。我国已有666个县突破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其中463个县人均不足0.5亩。建设占用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据国土资源部公报,2008年因建设占用减少耕地287.4万亩,占全部耕地减少面积的76.97%。
水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严重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和生存发展,很可能是我国将会遇到最难解决的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和环境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我国目前人均水资源量为2202立方米,为世界平均量的1/4,是世界13个缺水国家之一。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与城市、上下游之间、生产生活用水与生态用水之间的冲突愈加突出。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质危害、流域间引水造成的矛盾也都随之产生。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更加剧水资源短缺。我国每立方米水实现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每单位净耗水的粮食生产效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3~1/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二是水质污染。我国地表水污染问题普遍,七大水系总体为中度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全国每
年排放污水中约80%未经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海。化肥、农药的大量投入严重污染地下水,据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省市农业地区200个地点的抽查显示,46%的样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过50毫克/升,
最高达500毫克/升。
生物一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野生动植物的乱捕滥猎加剧了生物消亡速度。采用2001年《IUCN物种红名录濒危等级标准》对中国范围(含港、澳、台)内5809种动物和4408种植物进行评估发现,无脊椎动物受威胁(极危、濒危和易危)的比例为34.74%,接近受威胁的比例为12.44%;脊椎动物受威胁和接近受威胁的比例分别为35.92%和8.47%;裸子植物分别为69.91%和21.23%;一些单一种物种面临绝迹的危险,如黔等。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物种资源锐减,使我国的自然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二是迅速发展的转基因技术也对生态安全造成广泛影响。转基因生物作为食品进入人体,很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和毒理作用,而这些影响一般需经很长时间才能表现和监测出来。转基因植物的抗性基因可能通过杂交转移到其野生或半驯化种中去,在特定条件下增强杂草化和抗虫化的特性,破坏生态系统平衡。转基因动物常具有普通动物所不具备的某种优势特征,一旦逃逸到自然环境中,将有可能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转基因微生物可能与其他生物交换遗传物质,产生新的有害生物或增强有害生物的危害性,最终引起疾病的流行。
经济生态安全
经济子系统是复合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期,能源消耗结构与行业分布体现了对资源依赖的性质和环境压力的程度,是经济生态安全的主要表征。
中国仍未完全摆脱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益的传统工业化增长模式,并为此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能源需求出现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十五”期间,短短五年能源消费增量超过改革开放头20年(1981—2000年)的总和。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消耗能源始终以常规能源(煤炭和天然气)为主,有继续缓慢上升趋势;2003—2007年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比例基本维持在93∶7,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发展空间广阔。
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7年我国能源消耗以工业为最多,占72%,其中黑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全部工业能耗的1/4。对工业中能耗最高的6个行业进行地区集中化指数分析表明:黑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消耗4.777亿吨标煤)主要集中分布于华北、西北和中部省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消耗2.725亿吨标煤)主要集中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流域,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消耗2.035亿吨标煤)主要分布于全长江流域和华北地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消耗1.847亿吨标煤)广泛分布于沿海以外的全国大部分省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消耗1.318亿吨标煤)主要集中分
布于华北、西北和东北省份,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消耗1.069亿吨标煤)主要集中分布于中部省份。总体上,高耗能行业分布最为集中的省份多为位于西北的生态脆弱地区,其次是长江流域、华北和中部人口稠密地区。
社会生态安全
社会子系统是复合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协调。人类个体的生命健康以及集体制定的政策措施,反映并作用于自然的演替和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生态安全的主要表征。
生命健康环境因素已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逐年增高,尤以肺癌为最,这与城市大气污染不无联系。滥用有毒化学品,导致恶性肿瘤加速发生、疑难病和奇特病逐年增
39
加。大规模地开采矿藏、毁坏森林草原以及滥用杀虫剂、抗生素等,都加速了微生物的变异过程以及一些疾病的严重流行。
环保政策措施近年来,以加强保护为切入点,在经济调整方面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生态安全的新政策和新措施,促进生态环境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化。一是节能减排机制。自“十一五”规划纲要提
出“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要求以来,我国节能减排推行日广、形式丰富:第一,采取多种责任追究手段。山东、黑龙江、甘肃、云南等地相继建立节能减排问责制;安徽、福建、江西等地对减排进展不力的县区实施区域限批。第二,完善监督机制。宁夏、江苏等地对固定资产项目实行强制节能评估和审查;山东对用能单位实行超标准耗能加价管理办法;浙江建立全省月度或季度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体系。第三,加强经济激励。广东和北京等省市通过财政补贴支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上海、宁夏、陕西等地通过以奖代补促进企业减排。二是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制度。将污染物排放指标当做项目立项和环保审批的首要条件,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制度,是产业转移环境管理的重要创新。目前,经济形势的发展对环保影响的不确定性日益凸显。一方面,GDP增速下降,出口导向的高消耗高排放行业产量下滑将降低污染物减排的压力,即“被动减排”。另一方面,随着利润水平下滑,一些企业由于效益回落导致环保投入削减、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减少,甚至出现停运和违法排污等行为。三是排污权交易市场制度。推广排污权交易的动力来自其对资源优化配置与节省成本的有效性。目前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参与面有待扩大,技术进步-治理成本降低-推广获利的良性循环还缺乏动力和保障,低排放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建议
我国生态问题主要归因于经济较
发达地区的工业化后果和经济较落后
地区的过度垦殖猎取资源。要从根本
上治理生态安全问题,除在国家层面
上倡导“生态文明”、“生态安全”
等政策观念外,还必须制定协调经济
与环境的指导方针,并出台与可持续
发展相适应的经济、金融、法律、监
管、补偿等配套制度。
维护生态安全需注意三方面的
协调  一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
调。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转型
期,在城市化、工业化不断发展的同
时,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进程却显得
相对缓慢,生存安全与发展安全之间
的矛盾越来越显著。二是改善意愿与
治理时效的协调。随着对生态环境问
题日趋关注,人民众迫切希望看到
成效,但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系统修
复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的
持续工程。三是区域间义务与权利的
协调。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局部地
区的开发和保护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效果。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
化,区域环境基础不平衡;对于生态
安全更需要各区域间协调合作,实现
互惠互利。
加强法律建设,完善相关制度
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是实现
中国国土面积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在现有的相关
法律法规基础上,要进一步健全各种
单项资源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将
低碳发展理念和行动纳入科技、能
源、交通等相关专项规划之中;要建
立起涵盖生态安全要求的综合决策机
制,在制定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政策
以及确定重要项目时,必须从促进发
展与保护环境相统一的角度权衡。此
外要建立完善的生态安全预警系统,
有重点地建立健全预警防护体系、环
境监测和预报体系,为生态安全的系
统监督管理指明切入点。
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环境准
入标准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和适
当的环境准入水平,是实现生态安全
的现实基础。要按照自然规律,全面
改造现有的物质生产方式,加强节能
减排和清洁生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构建循环经
济体系,改变传统经济为“资源-产
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
同时要建立相应的产业准入门槛,通
过制定统一的连贯性产业政策和项目
环评制度,从源头杜绝污染问题。对
于污染严重地区,要淘汰高污染、高
耗能产业,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激励技术革新,增加投入渠道
先进的技术和较高的环保投入是实现
生态安全的重要条件。清洁能源、节
能建筑、资源重复利用技术的推广,
都能有效减轻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
压力,推进生产、消费、流通等环节
的联合调整。针对我国水资源紧张的
现状,要不断加强污水治理,致力于
研发节水技术,严格实施用水管制,
适当兴建调水工程。在主要依靠政府
投入的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
开辟多元融资渠道。
提高公众责任感,树立生态安全
意识  生态环境的整体恢复和改善,
是实现生态安全的主要目标;生态环
境的改善治理,不仅需要外在的法律
强制和技术支撑,更需要人类内在的
道德力量和良知共识。人类起源于自
然,生活在自然中,并不断向自然索
取资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维护
生态系统的平衡,应是义不容辞的责
任。许多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真
正理解和遵循自然规律。通过普及生
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对于环境保护
的责任感,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生态
安全意识,可以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
治理工程实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整
体改善和生态安全的全面实现。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
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观察与思考
4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