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话大全
吧唧(“唧”读jī)———献殷勤。“你别吧唧我,我不给你工程作” 其实就是普通话里的“巴结”,“吧唧”是音,写出来不能这样的。
拔———食物放在水中浸泡。“肉放在水里拔一下再炖。”
拔撞———打抱不平。“媳妇受气,娘家哥来给妹子拔撞。”
按照正式认可的写法,应当作“拔创”,“撞”本音念“zhuang”,天津方言一般读作“chuang”音,而在此创伤的创不读阴平(一声),而读作去声(四声)
拔裂儿———开裂。“冬天手上搽点凡士林,别冻得拔裂儿。”
把———次、回。“别管成不成,咱先试一把。”
把对(“对”读三声)———双方的拖欠互相抵偿。
这是很正的天津话!
巴皮——---蚂蟥 水蛭
———但是“皮”字作轻声读,是不是这两个字,没考证过。
耙———①泥泞。“道上耙极了。”②用脚踩泥水。“我耙了一脚泥。”
白吃饱儿———不做事白吃饭。“他什么都不干,整天白吃饱儿。”
白给———①白白地送人。“这些破烂东西,白给也没人要。”②不是对手。“你还要跟他较量,白给!”
白话(“话”读轻声)———胡说、乱讲。“别听他乱白话了,没那么回事。”也作“白话舌”、“白话蛋”。
白眼儿———外孙子(女),“白眼狼”的简称。记得没错的话,孙子、孙女称作“红眼儿”。
摆谱儿———摆阔气讲排场。
板———纠正、改掉坏习惯。“你这个毛病可得板着点儿。”正字作“扳”但读“板”音。
半参子(“参”读四声)———事情没做完。“他又弄个半参子,搁下走了。”
拌蒜了———踉跄、蹒跚。“我脚底下都拌蒜了。”
膀大力的———到头了、到底了、到家了。“跟您说个膀大力的吧,最低价是18万,再少不行了。”另一种说法是作“动真格”的意思。
棒硬———坚硬。“还没煮烂呢,你尝尝还棒硬呢。”正字作“梆硬”。
包了儿———全部买下,也作“包圆儿”。
报儿———一次、一回,指哭。“这孩子一天不知哭多少报儿。” “冲着我妈的遗像哭了一大报儿。”好像正字作“抱儿”
爆皮———皮肤皴裂。“抹点唇膏吧,嘴唇都爆皮了。”
抱热火罐儿———空想。“没有希望了,别再抱热火罐儿了。”
背(读一声)———平均、分摊。“每人才背十块钱,真便宜。”
背黑锅———受牵连,落埋怨。“本来没他的事,也跟着背黑锅。”
备不住———或许,可能。“天这么阴,备不住要下雨。”
贝儿贝儿———傻子。“别管怎么打扮也像个傻贝儿贝儿。”“贝儿”要读作阳平(二声),对于不会说天津话的人,是个考验。
倍儿———很、非常、十分。
比划———较量。“你要不服咱俩就比划比划。”有时一些人将“划”字轻声读作“虎”音。
不分流儿 “流”读四声———手的动作不灵活。“冻得我的手都不分流儿了。”
不够揍儿 “揍”读zòu———骂人的话。或简化为“不够”。“这个人真不够。”很大的意思是“不懂事儿,不够意思”。
不觉(读脚音)闷———不自觉、不知趣。这人和警察对骂,真不觉闷。
不识逗———不喜欢开玩笑。“他可不识逗,你逗他就跟你急。”这句和上面一句都很正!
不拾闲儿———多动。“这孩子一天到晚乱祸祸,脚手不拾闲儿。”
不着调———不能循规蹈矩。“儿媳妇多讨仔细,婆婆也总说她不着槽。”“着”字要读阳平(二声)
擦屁股———替别人办理未完而麻烦的事。“这小子办事太不利落了,总得叫人给擦屁股。”
过节儿———嫌隙。“咱俩可没有过节儿,你别多想!“
差道儿———办事不正规,乱做主张。“这小子真是差道儿。”
差样儿的———特餐。“今天过节,吃点差样儿的。”
岔读chǎ。———事情没办妥。“这门亲事又岔了。”
岔头儿———别生枝节。“本来都商量好了,又出了岔头儿。”
挤斗 “挤”读轻声———排挤。“他在单位里老叫人挤斗”。正字作“挤兑”,天津话“兑”读作“的”音。
藏蒙个儿———捉迷藏。引申为扑朔迷离。“有话明说,咱心明眼亮,别藏蒙个儿!”
潮———技术不精。“这位师傅的手艺可有点潮。”
扯子———行为放肆。“她总是那么不检点,真是个扯子。”
撤———①打。“撤他个嘴巴子。”②事先离席。“我有点事,先撤了!”
沉———等。“沉会儿再说,不忙。”
趁———拥有。“这家子趁的房产地业多了去了。”“趁”的正字应当为“称”
撑死———最大限度。“这回考题太难了,我撑死能得70分。”
撑子——“撑”读四声———木器家具的边腿等有支撑力的部分,如“椅撑手”。
吃挂落儿———受连累。“看你惹的这祸,我们都跟着吃挂落儿。”“落”应当读作“lao”音(四声)
吃味儿———多心,嫉妒。“你别上级来压他,要不他会吃味儿。”
吃炝药——火气异常大。“今个三梆子吃炝药了,发这么大邪火呢”
抽抽———缩小。“人老了,骨节都抽抽了。”
臭街了———过剩了。“到处是卖西瓜的,都臭街了。”
臭美———自鸣得意。
臭嘴———爱说不吉利的、叫人不爱听的话的人。与谚语“哪壶不开提哪壶”同义。
出出———背后胡乱议论。“有什么意见当面提,别事后瞎出出。”“出出”的音在天津话口语中作拟声词,形容小动物爬行时的状态,在此以此比人,可见贬义。
出溜———向下滑。“这学期他的成绩可往下出溜了。”
出数儿———增量“这面发的真好,蒸熟真出数儿。”
出幺蛾子———提出不合时宜的意见。“大家都同意了,就他出幺蛾子。”来自骨牌点儿,北京应该也很熟悉。
穿小鞋儿———故意为难,陷害。“你这不是给人穿小鞋儿么!”
钻老婆裤裆———围着女性转献媚的男人,
斥打 “斥”读cī———责备、申斥。“孩子不懂事,别总斥打他。”
刺挠———痒。很多人读作ci(四声)nang(轻声)音。
瓷实———结实、牢固。
虫子———熟悉某种行业的人。“他是这里的虫子。”
搋读chuāi———厮打。“这两人说戗了,搋起来了。”
踹———①强令进食。“别踹他了,看撑着。”②强令人买。“够了,别再踹我了。”
噇读chuáng———①栽下去。“别上那么高,看噇下来。”②扎伤。“别含着筷子玩儿,留神噇了嘴。”③装。“把这口袋噇满了。”④吃饭无节制。“你有多大胃口,怎么一个劲儿地噇啊!”
撮———吃。“别回家了,咱饭馆撮一顿吧!”
答理 “答”读一声———答理。“我在街上碰见他,他装没看见不答理我。”
当是 “当”读dá———以为。“我当是你走了,怎么还在这儿。”
打摆子———抽风 伤害而抽搐。发疟疾的别称。
大脖溜儿———打人的脑后或颈部时开玩笑的举动。
打镲———开玩笑。“咱说真格的,别跟我打镲。”正字为“岔”,发“镲”音。大家都明白了吧。
打晃———短暂地露一面。“别管多忙,你也得来打一晃。”
打马虎眼———转移视听,实行欺骗。
打蔫儿———萎靡不振,像是要睡觉。
打炮儿———旧时男人逛妓院的活动,也叫崩锅崩锅比较正,发儿化音。
打水漂儿———本为儿童的一种游戏,后指把资金白白浪费掉。“我拿了三十万啊,都打了水漂儿了。”
打眼———买上当了。“你怎么不好好挑挑呢打眼了。”
大发了 “发”读轻声———过甚了。“装修就别太讲究了,要不花钱就大发了。”
大梨———吹嘘、言过其实。“他是个大梨,别信他的。”也作“大梨膏”、“吹大梨”。
大了儿 “了”重读———什么事都张罗的人。“像这种人多的红白事场面,还非有个大了儿才
成。”其实就是司仪,比较民俗化而已。
大大咧咧———随随便便,乱说乱动。
大路货———一般的货物。
大拿———包揽。“主任就是挂名,其实老赵是大拿。”
大头———吃亏上当的人,也作“冤大头”。
大眼贼儿———仓鼠。常与蛤蟆、兔子并称,形容档次低的人。上班时爱喝水也戏称“灌大眼贼”。
大已巴鹰———(已巴即动物的尾巴)自以为了不起,到处充好汉的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