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注译《胤征》
《尚书》注译《胤征》
《胤征》
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
惟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羲、和废厥职,酒荒于厥邑,胤后承王命徂征。告于众曰:“嗟予有众,圣有谟训,明征定保。先王克谨天戒,臣人克有常宪,百官修辅,厥后惟明明。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其或不恭,邦有常刑。
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俶扰天纪,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
今予以尔有众,奉将天罚。尔众士同力王室,尚弼予钦承天子威命。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惟新。呜呼!威克厥爱,
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其尔众士懋戒哉!”
《帝告》、《釐沃》
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告》、《釐沃》。
《汤征》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征之,作《汤征》。
《汝鸠》、《汝方》
伊尹去亳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入自北门,乃遇汝鸠、汝方。作《汝鸠》、《汝方》。
【题解】
《胤征》:《尚书·夏书》篇名,夏仲康时,羲和废职,命胤侯往征之,作《胤征》。
胤:胤侯。征:问,诘问也。又与“惩”通,《荀子》“凡刑人本禁暴恶,且征(chéng)其末也。”
《尚书正义》“不存历数,是‘废天时’也;不知日食,是‘乱甲乙’也。”本文所叙述的日食天象,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概要》,认定其事实可考,以现代天文学知识推断,其叙述有科学依据。我们的祖先在天文历法方面曾取得过极其辉煌的成就,而这些知识在农耕时代曾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中国古代天文学,具有领先世界的先进水平,而古代典籍中关于日食的叙述则始于《尚书》的这一段真实的记载。
【孔序】
羲、和湎淫1,废时乱日陟2,胤往征之3,作《胤征》4
【注释】
1.羲、和:羲氏、和氏。唐虞氏掌天地四时之官。“自唐虞至三代,世职不绝”。湎:沉于酒。淫:溢也,过也。《尚书·大禹谟》“罔淫于乐”。凡过甚者皆曰淫。
2.废时乱日:废天时,乱甲乙。时,天时也。《尚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日,有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癸。黄帝时以天干配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亥),以作甲子,用于纪年月日时。然古人但以甲子纪日,其用以纪年者,别立岁阳岁阴诸名。《管子》“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干时,谓求合于时也。《尚书正义》“圣人作历数以纪天时,不存历数,是‘废天时’也。日以甲乙为纪,不知日食,是‘乱甲乙’也。”
3.胤:胤侯。征:诘问,征讨。
4.《胤征》:《夏书》篇名,记载胤侯“奉辞罚罪”之事。
【译文】
羲氏、和氏沉于酒,淫于乐,废天时、乱甲乙,胤侯奉责让之辞伐不恭之罪。史叙其事,作《胤征》。
【原文】
惟仲康肇位四海1,胤侯命掌六师2。羲、和废厥职3,酒荒于厥邑4,胤后承王命徂征5。告于众曰:“嗟予有众6,圣有谟训7,明征定保8。先王克谨天戒9,臣人克有常宪10,百官修辅11,厥后惟明明12。每岁孟春13,遒人以木铎徇于路14,官师相规15,工执艺事以谏16。其或不恭17,邦有常刑18
【注释】
1.仲康:夏后启子太康之弟。肇:始也。位:安其所曰位,居皇位也。四海:天下也。《尔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古谓中国四境皆有海环之,故称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
2.胤:古国名。命:使也,使人为事谓之命。掌:职掌。《尚书·周官》“冢宰掌邦治”。六师:谓天子之六军也。《诗》“六师及之”。
3.废:止也,舍也。厥:其也。职:职掌也,事也,凡官事皆曰职。《尚书·周官》“六卿分职”。
4.荒:迷而不省。邑:侯国之称。《尚书·武成》“用附我大邑周”。
5.后:诸侯称后。承:奉也。王命:天子之命令。《诗》“出纳王命”。徂(cú)征:往征。徂,往也。
6.嗟:叹词。予:我。有:助词。众:六军将士。
7.圣:至尊之称。如君主之词曰圣谕、圣训。帝王诰诫之诏令曰圣谕;帝王之诏令亦曰圣训。谟:议谋也,犹言计策。《尚书·伊训》“圣谟洋洋,嘉言孔彰。”训:教诲也。
8.明征:明证。征,证也。《论语》“杞不足征也”。定:安之。《左传》“夫《礼》所以安国家,定社稷。”保:安也。《尚书·无逸》“怀保小民”。
9.克:能也。谨:慎也。天戒:自然之法则也。天,谓自然,戒,警也。《尚书·大禹谟》“儆戒无虞”。
10.臣人:臣庶,臣下也。《尚书·大禹谟》“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人,官吏之小者,古多称人。如掌封疆者曰封人,主池沼者曰校人。常宪:恒常之法。宪,法也。
11.百官:《荀子》“古者天子千官,诸侯百官。”言官之数有百也,后言百官,于义如官矣。修辅:修政化以辅佐天子。修,整治也。辅,助也。《尚书·说命上》“以辅台德”
12.厥:其也,指君。后:诸侯,惟:为也。明明:有二义。其一曰明察于事理。《尔雅》“明明斤斤,察也。”[疏]“舍人曰‘明明,言其明甚。’孙炎曰‘明明,性理之察也。’《大雅》云‘赫赫明明’。”其二曰明举其明德之人。《尚书·尧典》“明明扬侧陋”。 [疏]“汝当明举
其明德之人于僻隐鄙陋之处”。一说,下明字指已在显位者,言惟德是举,不拘贵贱。此言天子和诸侯皆应该做明察事理的明德之人。
13.孟春:春季之首月,即阴历正月。
14.遒(qiú)人:宣令之官。木铎:铎,铃也,金口木舌。施政教时,振之以警众。《礼》“振木铎于朝,天子之政也。”《论语》“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徇:巡也,行示也。谓巡行其地而誓令之也。路:方面也。如中央之对于四方,分东西南北各路。
15.官师:百官也。相规:谓众官更相规阙,以防过失。规,以法正人。
16.工:匠也。凡执艺事成器物以利用者,皆谓之工。执:持也。艺:才能也。《论语》“求也艺”。学问技术,皆谓之艺。古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谏:正也。谓以直言正人之非也。《孟子》“君有过则谏”。
17.或:有。不恭:犹不敬也。《孟子》“万章曰:‘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18.邦:国。常刑:一定之刑法。[书疏]“五刑虽有常法,所犯未必当条。”
【译文】
仲康开始继承王位,统领天下,胤侯接受使命掌管天子六军。羲氏、和氏却放弃职责,在自己的封国里沉湎于酒,迷而不省,胤侯奉天子之命前往讨伐。临行前告诫六军将士,说道:“我威武之师的将士们,圣人有嘉谋良言和殷切的教诲,已被证明是可以用来安国家、定社稷的。先王能够谨慎地遵守自然规律,臣下能够严格地执行恒常之法,百官勤修政化以辅佐天子,君臣都能够做明察事理的明德之人。在每年的孟春时节,宣令官振木铎巡行各地进行宣传,使各方面都能够知晓天子的施政方针,地方的官员们则依法行政,以防过失,百工也以自己的学问和专长直言政务的得失。倘若有不敬王法,违背天命的人,国家都有一定之法予以惩戒。
【原文】
惟时羲、和,颠覆厥德1,沈乱于酒2,畔官离次3,俶扰天纪4,遐弃厥司5,乃季秋月朔6,辰弗集于房7。瞽奏鼓8,啬夫驰9,庶人走10。羲、和尸厥官罔闻知11,昏迷于天象12,以干先王之诛13,《政典》曰14:‘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15
【注释】
1.颠覆:倾跌也。《诗》“及尔颠覆”。厥:其也。德:言德政也。
2.沈、乱:沈于酒、疏于政。陷溺曰沈,如沈迷、沈溺。乱,紊也,不治也,凡事物之不理皆曰乱。如乱世、乱邦。
3.畔(pàn):离也。官:职也,谓各守其职,为国治事者也。离:去也。次:位次也,谓所应守之班位也。《左传》“恪居官次”。
4.俶(chù):始也。扰:乱也。天纪:犹言天宪,谓朝廷之法令也。《后汉书》“手握王爵,口含天宪。”《五代会要》“御史台事总朝纲,职司天宪。”纪,法也,如纪律、宪法。
5.遐弃:谓远弃,与其绝也。《诗》“既见君子,不我遐弃。”遐,远也。《尚书·太甲下》“若陟遐,必自迩。”厥:其也。司:主也,主其事也。《尚书·周官》“钦乃攸司”。如职司、司法、司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