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吏诬诉(亦作“ 诬愬 ”。 诬告),黜陟使(chù zhì shǐ,官名。负责统一税制,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阎立本召讯,异其才。稍(逐渐,渐渐)迁大理丞,岁中断久狱(案件)万七千人,时称平恕。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坐(因……犯罪,触犯法律)误斧昭陵柏,罪当免,高宗诏诛之。仁杰奏不应死,帝怒曰:“是使我为不孝子,必杀之。”仁杰曰:“陛下之法固有差等(等级;区别),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帝意解,遂免死。左司郎中王本立怙(hù,依靠)宠自肆(放纵,任意),仁杰劾(hé,检举揭发罪状)奏其恶,有诏原之。仁杰曰:“陛下惜有罪,亏成法,臣愿先斥,为臣戒。”本立抵罪。出为宁州刺史,抚和戎落,郡人勒碑(镌刻铭文)以颂。时越王兵败,支党余二千人论死。仁杰释其械,密疏曰:“此皆非本恶,诖(guà)误(牵连入罪)至此。”有诏悉谪戍边。 会为来俊臣所构(诬陷,陷害),守者寖弛(jìnchí,日渐松弛),即丐(乞求)笔书(动词,写)帛,置褚衣(zhǔyī,棉衣)中,谓吏曰:“方暑,请付家彻絮。”仁杰子光远得书,因免死。万岁通天中,契丹陷(攻破,占领)冀州,擢(zhuó,提拔)仁杰为魏州刺史。前刺史惧贼至,驱民保城,修守具。仁杰至,曰:“贼在远,何自疲民?万一虏来,吾自办之,何预若辈(何必动用百姓)?”悉纵就田,民为立祠。 突厥入赵、定,时民多胁从于贼,贼已去,惧诛,逃匿。仁杰上疏曰:“愿赦河北,一(副词,都,一概。《史
记·货殖列传》: “一匡天下。”)不问罪。”诏可。后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以问宰相,众莫敢对。狄仁杰曰:
“匈奴犯边,陛下使梁王三思募勇士,逾月不及千人。庐陵王代之,不浃(jiā)日(古代以干支纪日,称自甲至癸一周十日为“浃日”。《国语·楚语下》:“远不过三月,近不过浃日。”)辄五万。今欲继统,非庐陵王莫可。”初,吉顼、李昭德数请还太子,而后意不回,唯仁杰每以母子天性为言,后虽忮忍(zhì rěn,嫉妒残忍),不能无感,故卒复唐嗣。后将造浮屠(佛塔)大像,度费数百万。仁杰谏曰:“物不天降,终由地出。不损百姓,且将何求?既失农时,是为弃本。”后由是罢役。圣历三年卒,年七十一。
(节选自《新唐书 卷一百一十五 列传第四十 狄仁杰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怙宠自肆 怙:依仗,凭借。
B.有诏原之 原:追究根源。
C. 郡人勒碑以颂 勒:刻。
陟D. 悉纵就田 纵:放。
答案:B(原:原谅,赦免)
2.一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狄仁杰平姝忠直的一组是(3分)
①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 ②仁杰奏不应死 ③此皆非本恶,诖误至此
④驱民保城,修守具 ⑤愿赦河北,一不问罪 ⑥不损百姓,且将何求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⑤⑥
答案:C(①无忠直;④前任刺史所为;⑥无平恕)
3.下列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狄仁杰能力出众,黜陟使阎立本惊异他的才干,推荐他做大理丞,他一年就决断了大量积压案件,受到人们称赞。
B.狄仁杰敢于直言劝谏。权善才、范怀义误用斧头砍伐昭陵的柏树,高宗很生气,要杀他们,狄仁杰上奏直谏,高宗免去二人的死罪。
C .狄仁杰忠于唐室,在立太子的关键问题上,他用招募勇士这件事把武三思和庐陵王做了对比,让武则天明白了民心所向。
D.狄仁杰体恤百姓,契丹攻陷冀州,他坚持让百姓回家种田;武则天想造佛像,他以误农时、弃根本为由加以劝阻。
答案:A(阎立本没有推荐)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惜有罪,亏成法,臣愿先斥,为臣戒。
译文:
(2)会为来俊臣所构,守者浸弛,即丐笔书帛,置褚衣中。
译文:
答案:(1)陛下怜惜有罪的人,毁坏了现有的法律条文,我希望自己先被贬斥,以成为对众位大臣的警示。
(2)适逢狄仁杰被来俊臣诬告,看守狄仁杰的人日渐松懈,狄仁杰就求了一只笔写了一封信,放进了棉衣之中。
【参考译文】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氏。受到官吏的诬告,黜陟使阎立本召见并讯问他,惊异于他的才华。稍后狄仁杰(47岁)被任命为大理丞,一年中判决了积压案件一万七千多起,当时人们称赞他公平宽恕。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因为不小心砍伐了昭陵那种植的柏树而获罪,按律应当被罢免官职,高宗下旨杀了他们俩。狄仁杰上奏说两个人不应该判死罪,皇帝生气的说:“这使我成我了不孝的子孙,我一定要杀了他们。”狄仁杰说:“陛下的法令条文本来就有差别,犯了不该死的罪却非要杀了他,为什么呢?现在不小心砍伐了一棵柏树,就要杀掉两个臣子,后世的人会说陛下是什么样的君主呢?”皇帝的原意改变了,于是免了权、范二人的死罪。左司郎中王本立倚仗皇帝以往对他的信任而妄自尊大,狄仁杰上奏章揭发他的罪状,皇帝下诏书说原谅他。狄仁杰说“陛下怜惜有罪的人,毁坏了现有的法律条文,我希望自己先被贬斥,以成为对众位大臣的警示。”于是王本立受到了处罚。狄仁杰出京担任宁州刺史,安抚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郡中百姓刻碑来歌颂他。 这时正逢越王起兵谋逆
失败,受牵连的民众有两千多人该判死罪。狄仁杰解下他们的刑具,密奏皇帝说:“这些人都不是本性恶劣,只是受了越王的欺骗才做了大逆不道的事。”皇帝于是赦免了这两千多人的死罪,改判他们发配之刑去戍守边疆。适逢狄仁杰被来俊臣诬告,看守狄仁杰的人日渐松懈,狄仁杰就求了一只笔写了一封信,放进了棉衣之中,对狱卒说:“天正热,请让我的家人来把我的棉衣拿走拆除一下棉絮。”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拿到了他所写的冤状,(持书上告)于是免除了狄仁杰
的死罪。在万岁通天这一年,契丹攻陷了冀州,武则天提升狄仁杰做了魏州刺史。前任刺使害怕敌人打来,派遣老百姓保卫城池,修缮守城的用具。狄仁杰到任之后,说:“敌人还在远方,为什么自己先要劳民伤财呢?万一敌人打来了,我自有办法督办守卫之事,何必劳烦这些百姓?”于是把老百姓全部放回到田里劳动,百姓非常爱慕敬仰他,为他立了功德祠堂。突厥入侵赵、定等地,当时,百姓大都被突厥胁从, 当突厥兵已离开, 又怕被杀就纷纷逃跑或隐藏。狄仁杰上疏说:“愿大赦河北, 一个也不要问罪。”皇帝答应了。 后来, 武后想立武三思为皇太子, 为此询问宰相,众大臣都不敢回答。狄仁杰说:“匈奴侵犯边境, 陛下让梁王三思在市上招募勇士,过了一个月还不到一千人。庐陵王代替梁王做这件事, 不到十天, 就募兵五万。现在要承继大统, 非庐陵王不可。”当初, 吉顼、李昭德多次请求太子回宫, 武后就是不答应, 只有狄仁杰每每以母子天性为说词, 武后即使忌恨不做声, 却不能不感悟, 因此终于恢复了唐朝的继承人。武后将要营造佛像大菩萨,计算花费要数百万,狄仁杰规劝说:“庄稼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终究是由地里长出来的。不损害百姓,还有什么可求的?已经耽误了农时,这是放弃根本。”武后由于这个缘故,就中止了这次劳役。狄仁杰圣历三年逝世, 享年七十一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