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秦至金元诗词五十首
序号 | 诗词 |
1 | 泰山吟 晋 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已远,层云郁冥冥。 梁甫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
2 | 泰山吟 晋 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宕斯宇,可以尽天年。 |
3 | 泰山吟 晋 谢灵运 岱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巇,触石辄芊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闾何晻蔼,明堂秘灵篇。 |
4 | 游泰山六首 唐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颻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
5 | 其二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
6 | 其三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
7 | 其四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海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
8 | 其五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远望不盈尺。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
9 | 其六 朝饮王母池,瞑投天门关。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玉真连翠微。想象鸾凤舞,飘繇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
10 | 送范山人归泰山 唐 李白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
11 |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12 | 泰山老人诗 唐 张籍 日观东边幽客住,葛巾藤带亦逢迎。 暗修黄籙无人见,深种胡麻共犬行。 洞里仙家常独往,壶中灵药自为名。 春泉四面遶屋子,日日惟闻杵臼声。 |
13 | 泰山石 唐 李德裕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对。 沧海似熔金,众山如点黛。 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 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
14 | 题王母庙 唐 刘沧 寂寥珠翠想遗声,门掩烟微水殿清。 拂曙紫霞生古壁,何年绛节下层城。 鹤归辽海春光晚,花落闲阶夕雨晴。 武帝无名在仙籍,玉坛星月夜空明。 |
15 | 题岱宗无字碑 宋 李昉 巨石来从十八盘,离宫复道满千山。 不因封禅穷民力,汉祖何缘便入关。 |
16 | 登岱 宋 查道 凌空叠嶂绝凡埃,青帝高居绛节开。 捧出海天红日近,迓将蓬岛碧霞来。 石闾闪烁迎阳洞,玉简光华封禅台。 一自祥符禋祀后,太平顶上最崔巍。 |
17 | 登泰山 宋 王钦若 四顾无云道路开,黄麾迎从六龙来。 三神合祭光千古,万旅传呼动九垓。 幽鸟似通昆阆信,真松深隐栋梁材。 已知身世非常事,曾到天门十二回。 |
18 | 登太山 宋 郭贲 双屐冲烟上泰台,欲将老眼傍天开。 春深叠嶂晴看雪,雨后飞泉夜听雷。 玉节攒苍烟浩渺,山裂翠壁崔嵬。 目前齐鲁何须问,千古登封只草莱。 |
19 | 登泰山日观峰 宋 梅尧臣 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 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 正视刺我目,攒集如剑锋。 照曜万物兴,磨灭万物凶。 草木既无命,必闻石间松。 当时一避雨,安得大夫封。 人而苟不遇,抱简诵六龙。 |
20 | 岳 宋 石介 春近满鲁分,雨馀堆汶河。 浓云映不尽,残照射来多。 高与在临县,闲临月上坡。 特开西北户,爱此郁嵯峨。 |
21 | 登泰山太平顶 宋 张方平 区区鲁国争蜗角,矗矗齐城磔猬毛。 万壑相倾知地险,浮云忽散觉天高。 苍烟自古埋尘世,红日中宵破海涛。 七十二君迷旧迹,空教秦汉侈心劳。 |
22 | 登泰山简周行 宋 祖无择 日日尘中眼不开,暂登苍翠喜游陪。 莫辞辛苦经难险,大有人生不到来。 |
23 | 游岳 宋 罗道成 因思灵秀偶来游,碧玉寒堆万叠秋。 直上太山高处望,根盘连接十余州。 |
24 | 韩太祝送游泰山 宋 苏轼 偶作郊原十日游,未应回首厌笼囚。 偶教尘土驱驰足,终把云山烂漫酬。 闻道逢春思濯绵,便须到处觅菟裘。 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 |
25 | 遥祭石徂徕先生诗 宋 苏轼 先生魂气归于天,先生行魄入黄泉。 堂堂世上文章主,悠悠地下埋千古。 直饶泰山高万丈,争及徂徕三尺土。 |
26 | 次韵韩宗弼太祝送游泰山 宋 苏辙 羡君官局最优游,笑我区区学问囚。 今日登临成独往,终年勤苦粗相酬。 春深绿野初开繍,云解青山半脱裘。 回首红尘读书处,煮茶留客小亭幽。 |
27 | 题泰山灵岩寺 宋 陈一向 石龟泉畔铁袈裟,上有猿衔五花。 见说道人时挂搭,旋将青拂扫烟霞。 |
28 | 封禅碑 宋 李廌 魏公如管仲,封禅止文皇。 侈心晚犹在,厥妇故敢猖。 诬彼七十君,哀哉为民殃。 |
29 | 游灵岩寺 宋 宋居卿 乔木森森结绿阴,翠峰深处隐禅林。 高僧见鹤坐泉眼,丑闻鸡息盗心。 春去野花开异品,晓来山鸟弄新音。 胜游休便生归计,到此蓬瀛路好寻。 |
30 | 登泰山二首 宋 陈梦良 一跻尼父更谁登,扶日扪参紫翠层。 四海儿孙向罗立,万方稚子走香灯。 独将浑噩留天地,几为沧桑纪废兴。 长啸一声空八表,恍疑鹏背坐来曾。 |
31 | 望岱岳 宋 吕定 岱宗东望郁嵯峨,万丈侧桥鸟外过。 秦树千年空老大,汉碑终古不消磨。 天坛夜静乘星斗,石磴春深长薜萝。 记得旧游曾载酒,颓然峰顶放长歌。 |
32 | 登东岳山 宋 吕定 海内名山孰与齐,清风掖我上丹梯。 鹏程九万扶摇近,世界三千指顾低。 瀑挂天门惊霹雳,雨蒸日观出虹霓。 太平会见东封盛,玉简金书焕紫泥。 |
33 | 登封泰山 宋 刘克庄 圣朝久熙洽,天子乃登封。 清跸临危顶,钩陈备祲容。 下观红日出,中起白云浓。 太史陪祀见,燕公载笔从。 安知千载后,樵者斧坛松。 |
34 | 灵岩 宋 赵师秀 忽有千岩聚,禅宫得土悭。 古来云是海,天下别无山。 久立增寒思,初看损壮颜。 曾闻斤石剥,夜落半空间。 |
35 | 登封泰山 宋 林希逸 海畔山名泰,东封自昔曾。 三千馀载记,七十二回登。 冕辂陈金策,衣冠迫玉绳。 秘书留岁月,立视俯丘陵。 华盖行中阪,松官立几层。 祖龙空刻石,千载笑冥升。 |
36 | 泰山 宋 王奕 扆齐机鲁镇天关,左右微垣列两班。 大展明堂俱翕受,黄河东畔少游山。 |
37 | 汉柏 宋 王奕 肤剥心枯岁月深, 孙枝已解作龙吟。 烈风吹起孤高韵, 犹作峰头梁甫音。 |
38 | 泰山 宋 汪元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已了。 云胡遍天下,璺婢得祭祷。 五岳视三公,称帝何所考。 益以天齐名,僭窃良不小。 置司七十二,妄诞出意表。 冤哉张睢阳,夜夜蝙蝠绕。 渎神既已多,逆理尤不少。 泰山即林放,末俗空扰扰。 生辰用莫春,兹事可绝倒。 |
39 | 日观峰 宋 范致冲 岱岳东南第一观, 青天高耸碧巑岏。 若教飞上峰头立, 应见阳乌浴未干。 |
40 | 游泰安竹林 宋 许安仁 萧寺天教胜处安, 峰峦腾掷水云间。 客来总说游山好, 不道山僧却厌山。 |
41 | 日观峰 宋 萧贡 半夜东风搅邓林, 三山银阙杳沉沉。 洪波万里兼天涌, 一点金乌出海心。 |
42 | 泰山喜雨 宋 张志纯 岱宗天下秀, 霖雨遍人间。 高卧今何在, 东山似此山。 |
43 | 桃花峪 宋 张志纯 流水来天洞, 人间一脉通。 桃源知不远, 浮出落花红。 |
44 | 下泰山题真君观壁 宋 郝经 黄岘趋回马,州人竞捧觞。 忽惊天上梦,犹带日边光。 绝顶秦碑裂,阴崖汉柏香。 行行重回首,瞻仰意难忘。 |
45 | 再至灵岩有感 宋 赵文昌 绝顶松风洒醉颜,潘舆鹤发忆平安。 十年留得题名在,泪湿秋云不忍看。 |
46 | 白云洞 宋 王旭 古洞谁所凿,白云自抒写。 泰山统万灵,安知无守者。 古称肤寸合,崇朝雨天下。 云可三年旱,不见一挥洒。 何当驱雷霆,沛然周四野。 |
47 | 种云 宋陟 王旭 买田泰山下,石多如羊。 造物为我耕,种之皆白云。 汹涌初郁勃,散漫还氤氲。 收归方寸间,吐作五文。 一笑顾妻孥,未用空愁囷。 |
48 | 望岳 宋 马臻 驱车鲁东门,遥遥望泰山。 远势俨崇大,真宰司其间。 稽首致心语,我行良已艰。 亲舍白云下,往辙何时还。 愿言克相之,造化终无端。 |
49 | 登泰山 宋 张养浩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
50 | 望泰山作 宋 周伯琦 维东有神岳,巍巍薄青天。 连峰蔽日月,峭巘埋云烟。 金银峙宫阙,琅玕种成田。 蛟龙蟠壑底,鸾鹄巢层巅。 柴望纪有虞,封禅遂牵联。 秩神匪有徼,彝典自古先。 崇台瞻秀,鲁国无山川。 何时登绝顶,豁目穷垓埏。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