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20课仿写
感受科学精神  领悟表达方法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南昌市南昌县莲塘三小  徐辉辉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20
【设计理念】
教学一篇课文,必须准确把握这篇课文作为选文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依据王荣生教授关于“选文类型鉴别”的思想以及本单元教学主题,本文很显然可定为“例文”,因为它用具体事实证明观点的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尝试运用等方式去掌握这种写作方法,同时,感受到本文所蕴涵的“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的主旨,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
【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正确读记“诞生、漩涡、司空见惯、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核心目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能仿写一段话。
3.拓展目标:感受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 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并能仿写一段话。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查与课文中相类似的科学事例
课前交流
1.谈话: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六年级了,学习了许多的课文,有写景的,有写人的,有写事的,还有散文、诗歌……收获可真多!那同学们有没有学过这样一类文章,文章中作者会提出一个观点,并采用一些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总结观点。(板书:提出观点证明观点总结观点)我们把这类文章就叫议论文。是不是觉得很新奇?不要着急,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样一篇议论文。
【设计意图:用轻松的聊天,引出议论文,激发学生学习议论文的热情,并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基本思路。】
【教学过程】
一、直接入题,明确观点。
1.入题:同学们,《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写了这样一篇议论文。
2.板书课题,读题。
3.课前我们聊到,议论文一定会提出一个观点,大家看,在课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了!读!(出示第一段)。
4.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就观点(课题)质疑,相机理解“真理”和“诞生”。
【设计意图:顺着课前聊天,直接导入课题,明确文章的观点,引导思考观点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理清线索。
1.承上导语:“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呢?是问一百个问题或画一百个号问就能得出真理吗?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文章比较长,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想一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什么意思。
2.学生自读。
3.反馈交流:
1)交流生字:洗澡、机械、逆时针、玫瑰花、领域、漩涡、花圃(注意读准音)
理解四字词语: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
2)交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你能在课文中到句子来理解吗?
a.指名回答:“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师:从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发现真理的条件是什么?(关键词变红)作者还用了一个关联词把这句话连起来,让我们合作读读。这就是“真理诞生于……”!
b.大家还到哪个句子,也是在说“真理诞生于……”的意思吗?(“纵观千百年来……”。)
师:是呀,这个句子也在解释观点。大家读到“从细小的……”时有没有想到一个词?(见微知著)。
c.大家看看这两个句子,还有什么联系?(意思都一样,前后呼应,都是在说观点的意思。)
3)理清线索。师:是的,这第二自然段,是紧接着第一段提出的观点,来做解释;而第七自然段的这句话,又再一次重申观点,做出总结。那课文中间这些部分就是在——“证明观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与文本亲密地、完整地接触,获得初步的感受,理解观点的含义并理清文章线索,为后面重点学习用具体事实证明观点作好辅垫。
三、研读例证,领悟表达。
1.导语:空洞的观点是难以让人信服的。在课文中间部分,作者写了一些什么?(板书:具体事例)是呀,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作者用了几个事例来证明观点?(3个)它们分别是关于什么现象的事例?
2.请同学来概括,指名回答。(相机表扬学生把文章读短的概括能力。)
3.师生合作,研读例证一。
(1)导语:我们先来看看作者举的第一个事例。它是不是像作者说的那样,“只要见微知著……”呢?请大家对应这四个关键词,(读)把这段课文分成四层,每层后划一条长长的竖线。
2)学生默读课文,分层。
3)交流。
a.(出示第一层)我们来看第一层。谢皮罗教授注意到了什么?谢皮罗教授本身的专业是什么?洗澡水的漩涡与机械专业关系大吗?这说明他很怎么样?(敏锐)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他却敏锐地注意到了。这就是——“见微知著”!
b.看到这样的现象,谢皮罗教授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出示第二层)如果你就是那看着洗澡水漩涡的谢皮罗教授,你来问问!(个别读)大家都是那一脸迷惑的谢皮罗教授,一起来问问!(齐读)看到一个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就要问问“为什么?”这就是——“善于发问”。
c.产生疑问后,谢皮罗教授又是怎么做的?(出示第三层)个别读后问:如果不写“紧紧抓
住”“反复”好不好?为什么?(只有这样写才能体现谢皮罗教授“不断探索”)。带着这样的理解再读。
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样做实验的。(补充资料)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谢皮罗教授?(不断探索、锲而不舍)这其中他要走多少艰辛、曲折的道路,(在课题“一百个问号”下面画“?”),产生多少个疑问啊!这“一百个”真的是整整的一百个吗?而是指很多很多。
d. 这样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 (出示第四层)引:谢皮罗发现了(真理)!当谢皮罗发现这个真理时,心情会怎么样?会怎么说?世人实验后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是正确的时,又会怎么说?我听出了你们心中的赞叹与佩服!(在课题“真理”下面画“!”)这不就是把“?”拉直变成“!”,到了真理吗?
4)明白对应关系,师生合作读。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事例每一层与观点的含义有什么关系?(对应)合作读一读,老师读观点的含义,同学们读具体事例。“只要……”。由此不就证明(指课题说)“真理诞生于……”吗?
5)引发思考,理解写法。同学们,刚刚这个事例中,如果说“见微知著”和“善于发问”是
事情的起因,那“不断探索”就是这件事的(经过),最后“发现真理”就是事情的(结果)。同学们一般写事时,哪部分会详写?(经过)那这件事为什么不把经过写得详详细细的呢?
写这个事例的目的是什么?证明观点。那在这件事中有没有体现出观点中的意思?(有)能证明观点吗?(能)那就足够了!作为证明一个观点的事例,它就是要紧紧扣住观点,把观点中强调的意思表现出来,证明出观点是对的就可以了。(板书:紧扣观点突出重点
4.对比阅读,研读例证二和例证三。
1)导语:下面我们去看看作者举的第二个例子和第三个例子,能不能像第一个事例这样分成四层,紧扣观点含义中的四个关键词来证明观点。(出示表格)
2)学生分组合作,研读两个事例。
3)汇报交流:
事例
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不断研究
发现真理
关于“洗澡水的漩涡”
洗澡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这是为什么呢?
紧紧抓住问号不放,进行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漩涡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有关
关于“紫罗兰的变”
溅上盐酸的花瓣变红
到底是什么?
会不会?
有什么?
什么样?
进行了许多实验
制成了酸碱试纸
关于“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
会不会?
什么关系?
百思不得其解
反复观察和分析
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
5.请学生小结:通过比较阅读这三个事例,大家发现了什么?(科学精神和论证写法两方面)
这三个事例,它们都是紧扣观点,成功地证明了“只要……”从而证明了,“真理诞生于……”
【设计意图:重点学习第一个事例,再比较阅读,分组学习第二、三个事例,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如何用具体事例来证明观点,同时,还感受了文中科学家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重难点在此得以突破。】
四、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1.导语:能证明作者观点的具体事实只有这三个吗?不是,作者只具体写了这三个,对其它的进行了概说。作者说:“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你能再补充一个吗?请具体说一说。
2.学生补充事例,同学们听有没有紧扣观点说具体。
3.小结鼓励:好极了!把刚才我们说的连起来,就是一个紧扣观点,突出重点的具体事例了!
4.升华主题。同学们从以上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发现真理明明白白的几个条件,似乎发现真理非常简单,人人都可为,但(引原文第八段的第一句话来发问:)……是凭空产生的吗?作者引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又进一步升华了自己的观点。出示第八自然段,师生合作读。看来要发现真理我们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设计意图:顺着课文的意思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以致用,举实例证明作者提出的观点,及时巩固了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五、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1.学生总结收获,引导学生从科学精神(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和论证写法两方面去总结。
2.质疑。同学们一堂课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高兴!那么,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若学生有疑问:很好!有了疑问,就有了探索的理由,希望同学们能紧紧抓住问号,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若学生无疑问:指课题发问,反过来看这个观点,是不是一百个问号之后一定诞生真理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再用具体事例去证明!
3.作业:(1)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2)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3)对文中科学事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并阅读相关书籍或资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科学精神、论证写法两方面总结本堂课所学,加深印象。再次鼓励学生质疑,引发更深的思考,培养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用具体事实去证明观点。】
【板书设计】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