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陵郁禅师曾作了一首禅偈: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其偈意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明珠,此明珠就是成佛之正因,智慧的根本。有情众生如果能透过梵行修持、参禅体证,磨去古镜苔痕,还自己神珠明光,不但自己能见诸法宝相,草木山河也会因此而蒙受光明,然而,大多数人却长久以来不能认识到这一点,随波逐流,丧失自我;直到突然有一天,这个人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这颗明珠,便犹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明珠”,象征每一个人本具的光明佛性,代表我们都有解脱烦恼、活得自在的成长空间。只不过,我们往往是以错误方式来获取快乐,未能洞悉世间苦乐的无常性,以致更加贪执、放不下。其实,真实的安乐永远来自解脱贪嗔痴后的内心寂静,清净光明的佛性则是我们解脱自在的源头活水。虽然这颗明珠暂时被各式烦恼尘劳所遮掩,却丝毫不减它圆润无瑕的本质,只待“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陵
转变从来在一念之间,如是而已。
也许,讲个故事,您能明白的更快些。
白云守端禅师在杨岐方会禅师那里参禅时,久久不悟,杨岐见状,很想在方便的时候予以开导。一日,杨岐方会禅师问守端以前拜谁为师。守端答曰:“茶陵郁山主。”
杨岐又问:“我听说茶陵郁山主是因为跌了一跤而大悟的,还写了一首诗偈,你知道吗?”守端说:“知道,
那诗偈是这样的:‘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杨岐听罢,怪笑两声就走了。守端却因为方会禅师的莫名其妙的一笑,茶饭不思,整夜未眠。
第二天一早,他便到法堂请示方会禅师,为何一听到茶陵郁山主的诗偈便发笑不止?杨岐问道:“昨天下午,你可看到寺院前马戏班玩猴把戏的那个小丑了吗?”守端说:“看到了啊。”杨岐说:“可是,你在某些方面还不如一个小丑啊。”守端说:“为什么呢?”杨岐说:“因为小丑的种种动作,就是希望博人一笑,而你却怕别人笑。”
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颗“明珠”,然而它却被重重的言语、评价包围着,最后自己的心性便由他人来作主了。人们忙活一生,往往深受别人情感的影响。他人的一句溢美之辞,便心情喜悦,得意忘形;他人的一句逆耳之言,便满怀伤感,怀恨在心。这些外界的干扰有如尘土,渐渐地遮断了自己的视野,混乱了自己的品性。别人的肯定否定,变成了对自己的本身的终极判断;他人的喜怒哀乐,变成了自己的切身感受。久而久之,本体的“我”便迷失了,
本来的自己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此时,自己的便一切全都一任别人,自己的悲喜全都押在别人身上,由不得自己。所谓的“我”已经是个残缺的人、歪曲的人,而不是一个完整健康的人格。由于不到自己的精神上的家园,只能任由别人来为自己设计前程,指使和规划自己的决择,所以自己最终会变得凡事亦步亦趋,都由云云总总繁
杂的人来为你作主,使得身心疲劳却得不到安顿。
人不免都生活在大众之中,别人对自己的判断、理解、感受,是任何人都摆脱不掉的,但又何必太在乎呢?这些外界的作用,只可做为一时的参考,最终还是要凭借自己的真心来决定,来发觉和行走自己的路。当摆脱了别人的各种干扰,将自己的事情置于自己的左右,便发现在自己的人生路程上已经是洒脱自然,到时候尘尽光生,山河明亮,便到了自己的存在,感觉到自己的确是在活着,是一个“自主”的人,而不是提心吊胆地生长在别人的评点下,沦为别人的精神上的奴隶的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