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及损害处置预案
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及损害处置预案
医疗工作是高技术、多环节、高风险的一项工作。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人民众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工作必须不断完善,而医疗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为确保医疗安全、降低医疗风险,防范医疗损害,医院特制定以下医疗风险及损害处置预警机制。
    一、建立医院医疗技术风险预警及损害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二、医疗风险预警及损害处置防范措施:
    1、根据国家法律及医院的规章制度,加强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等教育,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认识,严谨执业作风,在诊疗工作中做到“四有”: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法可依、有证可举。为患者提供精细、准确、及时的医疗服务,最大限度的降低医疗风险。
    2、进一步强化医院二级医疗质控网,加强全员、全程、全方位医疗质量管理。
    3、加强对重大高危手术的管理,建立完善的高危手术预警机制。具体措施:
四不伤害
    (1)坚持术前全科讨论制度。
    (2)在了解重要脏器功能的基础上,完善术前它科会诊制度。
    (3)作好术前术后麻醉随访制度。
    (4)严格手术审批制度。
    (5)加强围术期的全程管理,保证手术患者后期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4、进一步加强医患沟通工作,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对诊疗措施的选择权。
    对住院患者应做好“五次谈话”:
(1)患者入院时;
(2)病情变化或改变术式时;
    (3)特殊诊疗:手术前后、麻醉、输血、化疗、各种有创检查、主要、采用一次性高值医用耗材、高风险诊疗手段前等等;
    (4)有医疗隐患或患方有意见时;
    (5)患者出院时。作好这五次谈话有利于消除医患分歧,减少医患纠纷。
    凡有风险或可能产生危害后果的诊疗手段,医务人员应详细告诉患方拟采用诊疗手段的名称、预期目的、风险及其危害后果、医院对这些风险和后果的防范措施、采用这些防范措施后仍有可能出现的难于防范的不良后果等。在此基础上患者或家属应签署相关知情同书。
    5、加强院内会诊管理。提倡全院性会诊,有效提高医疗抢救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 
    6、加强门、急诊工作对急危重患者病情的评估。进一步加强危重患者管理,提高我院危重患者的抢救水平。
    7、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安全用血的管理。
    8、加强重点科室的监测管理,如手术科室手术意外伤害的监测;麻醉科麻醉意外的监测;输血科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监测;儿科对儿童院内交叉感染的情况监测等。
    9、加强麻醉药品及第一类精神类药品的管理。
    三、医疗风险预警处理程序:
    1、发生或发现医疗缺陷后,当事医务人员应按相应程序立即向所在科室报告,所在科室应以最快捷的形式报告医务科、护理部或医院总值班等,报告医疗风险预警领导小组。
    2、发生或发现重大医疗缺陷或医疗争议后,医务科接报告后应按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的报告时限实行网络在线直报。
    3、报告内容为:
    (1)医疗机构名称,当事医务人员姓名、性别、科室、专业、职务或职称。
    (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国籍、就诊或入院时间、诊治经过、目前状况。
    (3)重大医疗缺陷或医疗争议发生的时间及经过。
    (4)采取的医疗补救措施、患方要求。
    四、医疗缺陷或医疗争议的处置:
    发生医疗缺陷或医疗争议后,应组织精干力量及时诊断、密切观察,作好应急处理及补救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使损害程度降到最小。认真做好医患沟通工作,耐心听取患方意见,积极争取患方对后续处置方案的理解和配合。
    处置原则:统一领导,密切协作,各司其职,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五、后果追踪,绩效评价。
    发生医疗缺陷或医疗争议后,医院应组织人员调查事情的经过,并对事件进行相应处理。如发生重大医疗缺陷或医疗争议,应将最终处理意见向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汇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