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成本
1、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者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 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广义成本包含采购成本、 生产成本、 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等, 贯通于产品从原料到最终 销售的整个过程,狭义的成本仅指生产成本。
2、什么是生产成本。 通俗的讲就是公司为生产一种产品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 主要包 括料 (材料,主要原材料、 辅助材料)工 (人工成本, 包括工资、社保、公积金等各项支出) 费(创造费用,包含折旧费维修费及其他与生产相关的各项费用支出)及动力等。
2.1 原材料。原材料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进的原料及主 要材料,半五险一金个人与公司缴纳比例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包括:买价、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费用、运 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和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以及其他费用。
2.2 职工薪酬。职工薪酬指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应计入生产经营费用的各项劳动报酬,包 括工资、社保、公积金、高温费等各项支出 。我们公司严格按照劳动法有关规定为职工缴 纳五险一金。缴纳比例约为个人工资总额的 38% 。五险一金指的是养老保险、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企业按照当月实发工资的16%缴纳。 (原比例为 18%,自 09 年 7 月 1 日起下调为 16%)。基本养老保险个人部份按照个人上年月平均工资的8%缴纳, 其中 2%列入社会统筹, 6%列入个人账户。
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公司部份按照当月实发工资的 2%缴纳。失业保险个人部份按照个 人上年月平均工资的 1%缴纳。
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包含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公司部份按照上 年省平均工资的 8%缴纳,其中2%列入职工个人门诊统筹账户。(08 年省平均工资 25918 元, 月缴纳 173 元/人) 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纳部份按照个人上年平均工资2%缴纳, 列入个人账 户。大病医疗保险 09 年为 5 元/月/人。
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公司按照当月实发工资的0.7%缴纳,个人不缴纳。 生育保险。生育保险公司按照当月实发工资的0.3%缴纳,个人不缴纳。
住房公积金。公积金个人部份按照个人上年月平均工资的 11%缴纳,公司按照个人缴纳 金额 1 :1 上缴。
2.3 创造费用。创造费用是指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 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 的各项费用。包括: 生产单位管理人员职工薪酬; 生产单位房屋建造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 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等。
2.4 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 与产品生产活动没有直接联 系,属于某一时期耗用的费用。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包括: 包括后勤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 管理部门房屋建造物、 机器设备折旧、 职工教育经费、 差旅费、业务款待费、咨询费等。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1) 利息支
出, (2)汇兑损益, (3)银行及金融机构手续费。
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 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 费用。主要包括: (1)应由企业负担的因销售产品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如运输费、包装费、 装卸费、保险费、销售佣金等。 (2)销售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差旅费、业务款待费等。
销售税金及附加。 销售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日常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 包括营业税、 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水利建设资金、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销售税金
及附加里不包括增值税,增值税是一个价外税,理论上来讲不影响收入和利润。
3、公司成本分配图
4、生产成本核算方式
4.1 人员工资福利的分配。按 照各分厂生产装置、部门人员实际工资分配,各装置下各 产品按照产品产量分摊。
4.2 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 。按照计量部门提供数据在分厂间(生产装置)按实分配,各 产品按照产量分摊。
4.3 创造费用的分摊。创造费用按照各分厂实际发生情况分配,各产品按照产量分摊。
4.4 造气分厂水煤气成本计算。
4.5 合成份厂氢气成本计算,并按照计量部门数据在各生产装置间分摊。
4.6 各产品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按照分厂及物管部门数据分配到各产品中。
二、成本管理。
1、成本管理的内容。企业的成本管理包括成本的分配与成本控制两大环节。成本分配 解决如何归集、 分配产品或者服务的成本问题, 其核心内容是成本核算; 成本管理所面临的问 题是如何使企业达到成本最小化,包括企业所做出的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
成本分配。 成本分配,即是将间接成本、 共同成本或者联合成本分配到不同的部门、 工序 或者产品中。成本分配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1)确定成本对象。企业必须确定向什么部门、产 成品或者工序分配成本。 成本对象往往是企业中的分部。 如果企业中的一个分部被授予一些决 策权,并成为成本对象,那末会计系统将对该分部进行业绩评价。 (2)归集共同成本并分配 到成本对象中。 (3)选择成本分配基础。成本分配基础是与将要分配计入成本对象的共同成 本有关的作业指标。 共同成本通常是通过成本分配基础分配计入成本对象。成本分配基础能 够大致反映成本对象对共同资源的消耗方式。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 预定成本限额, 按限额开支 成本费用, 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 衡量经营活动的业绩和效果, 以提高工作效率,实 现乃至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
2、加强成本管理的意义 。成本是企业竞争力,是决定企业生存的惟一要素,所以要控 制成本,降低成本。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如何才干餬口存求发展, 关键还是拼成本,谁成本 低谁就能占市场,出效益。
3 、企业实施成本管理的作用。 (1)成本管理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直接服务于 企业
目标; (2)成本管理是企业反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 (3)成本管理是企业 发展的基础。
4 、成本管理的原则。
(1)全面介入的原则 。全面介入原则是指成本控制的全部、全员、全过程的控制。全 部是对产品生产的全部费用要加以控制,不仅对变动费用要控制,对固定费用也要进行控制。 成本控制不只是会计人员的事情, 成本的节约与控制需要自上而下, 要树立全体员工的参预 意识。 要发动领导干部、 管理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和泛博职工树立成本意识,参预成本的控 制,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才干付诸行动。全过程控制,对产品的原料采购、创造、 销售过程进行控制,并将控制的成果在有关报表上加以反映,借以发现缺点和问题。
(2) 例外管理的原则 。成本控制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超乎常情的情况。 因为实际发生的费 用往往与预算有上下, 如发生的差异不大, 也就不没有必要一一查明其原因, 而只要把注意 力集中在非正常的例外事项上, 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要求分厂核算员对分厂产品的原料物 耗比例必须了解熟悉,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就要及时分析查明原因,及时上报。
(3) 经济效益的原则 。提高经济效益, 不单是依靠降低成本的绝对数,更重要的是实现
相对的节约,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以较少的消耗,取得更多的成果。考虑投入产出比,对 于可以替代的原料工艺一定要计算投入产出比,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 (比如是用松节油 还是用 α 蒎烯生产香料产品)
(4)集中统一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是由各个部门和有关人员 共同完成的,各个部门各负其责,在完成各自任务的同时,相互协调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协调各部门成本管理工作中, 应本着集中统一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集中统一”是指 成本管理工作应在总经理和常务副总经理的领导下, 由财务部门负责统一管理、 统一协调和 统一核算: “分散管理”是指由各个厂、 份子公司、 各生产部门及职能部门根据其自身的分工, 对应负责的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
(5)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在产品成本形成过程中, 技术因素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配 方
、工艺、自动化程度等)。要搞好成本管理工作,必须贯彻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其 实,成本管理工作不能仅仅看成是一项会计工作, 它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 因此, 成本管理工作不只是财务部的事, 与公司的各个部门都有密切的联系。 所以, 我们必须要克 服搞技术的不问成本、 搞成本管理的不参预技术决策的倾向。 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降低 成本,而降低成本涉及产品设计、工艺改革、设备改良、材料选用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技 术人员、生产人员、设备人员、采购人员都应懂成本、关心成本;成本管理人员则应了解生 产工艺过程,细化核算、准确核算、及时核算。
(6) 专业管理与基础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成本管理虽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但其 所依赖的基础却是我们基础管理的水平,比如管理流程的顺畅与否,交接班记录的准确与否, 计量管理的好与差, 基础统计的水平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成本管理; 固然, 如果基础管 理都搞好了, 但没有专业成本管理的归集、 汇总和类比分析, 那末基础管理的功效也就半途 而废了。因此,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就必须走专业管理与基础管理相结合的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