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止于至善
屈太侠
6
止于至善
6
年月号
专栏,也是在“教学三思”“阅读教学”“体验作文”三者之间变动和选择。专栏的稳定推进,能吸引读者连续阅读,在前后一致的内容定位和形式组构中生成刊物的个性化魅力和风格;专栏的灵活布局,又能在信息的消涨与增减中突出其与时俱进的现实感和内容的动态倾向性,消解读者的视觉疲劳和审美厌倦,便于对专栏资源作出科学的把握和截取。
在此基础之上,《湖南教育语文教师》又以具有品牌意义的“专题”递送,进一步强化和突出了专栏的读者意义和刊物的教育理念。编者善于从语文教育教学现实中寻具有针对性和讨论价值的话题,把读者的实际需求作为专题策划的出发点,淡出社会热点而又抓住语文教学关键,凸现指导意义和学理追求,既
强化了期刊的需求与功能,又优化了专题资源的深度和广度。综观其“专题”文章,由于注重探讨具有一般意义和普遍价值的问题而具有耐读性,由于文风较为朴实、平易且篇幅精简而具有易读性,由于大多较为接近语文教育教学实际且有一定针对性、指导性而具有可读性,是献给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一道道精美的心灵大餐。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是一本以策划取胜的新生期刊。因其“策划”,而成为湖南期刊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因其“新生”,而在探索中不断走向成熟。当她站在晨曦微露的地平线上,舒展优雅的身姿,呼唤美好的霞光之时,笔者不忘悄悄地提醒:切记自己的服务宗旨和读者对象,要把心交给读者,应该高举基础教育的大旗,始终服务于湖南的基础教育事业,在湖南基础教育的广阔舞台上打造自己的品牌;就应该进一步将各个专栏,特别是专题做精做深做美,并求真求善求独,特别
要在众多的版面和专题文章中,注重贯穿一条思维的红线,以线串珠,珠联璧合,力避交叉和同义展开,从而走精致化发展之路,做到每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直击中心主题,形成立体的多面的专栏风采;就应该进一步正确处理好学理性与实用性、探索性与指导性的关系,讲学理而以实用为主,从实用中上升、提纯、深化出学理,以实用带学理,切忌以学理压倒实用;讲探索而始终不忘指导,在探索之中显现指导性,引领运用之妙,在有效的信息传播和优化的信息载体之中,渗透对语文教育教学的科学指导观,特别是要远离学究气,既开门办刊,又以中小学语文教师作者为主体对象,发一线语文教师之心声,咏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之甘辛,从而突出刊物自身的定位与性质。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这是一堂一年级的口语交际课,题目是《该怎么办》。大意是这样的:小松在家里玩,不小心摔坏了家里的花瓶,让大家给小松出个主意:小松该怎么办?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观看这样一段动画:爸爸回来后,看到花瓶摔坏了,不容小松解释,就狠狠地揍了小松一顿。然后,教师这样引导学生:你在家里犯了类似的错误,你爸爸是怎么做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我爸爸也会揍我。”“我爸爸踢我几脚,叫我!”“我爸爸用皮带抽我。”“我爸爸用手拧我,把我身上拧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害得我没法
洗澡”……这时,教师并没有做正面引导,接着又让学生上台表演。学生把爸爸发怒时的神态、语言、动作表演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许多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这时,我只想问一个问题:在对待生命上,我们究竟应该让学生学会善待生命、尊重生命,还是为了追求精彩,追求洒脱,给他们播下残暴的种子?当看到我们的教师有意无意地播下残暴的种子时,我们不能不说,为师不可不慎,教育不可不慎啊!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终极
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怀开阔,唤起人自身美好的善性,让我们的孩子更人道。泰戈尔说过,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是的,如果一个人缺失了善良,即使学识水平再高,也失去了人的生命价值。孟子说过:“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一个不懂得珍爱生命的人,很难想像他能有博爱精神;相反,一个人充满了对小草、小鸟、小鱼生命的关怀时,对于高级动物人的生命,他会不尊重吗?
因此,缺乏善良的精彩,我们宁可不要。
教学:止于至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