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于修己之道处事之道的看法
大学生对于修己之道处事之道的看法
《大学》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一篇著名文献,其中《大学》中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前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修身”的境界。而儒家的“修己治人”的理论体系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虽然《大学》修身思想已经距当今社会两千多年,而且是为维护当时封建统治的修身、治国之道,但是其修身思想中的闪光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所以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吸收其丰富的营养。
关键词:修身之道品德修养一、《大学》之修身之道及方法(一)《大学》之修身思想《大学》的三个纲领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使人宾弃旧的东西吸取新的营养,在于使人达到最佳的状态,最后达到完美的光明正大的品德。但是应达到的完善境界需要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淡定不躁;淡定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考虑周祥;考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修身”,在《大学》中有这样的解释,即“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岔愧,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意思是修身在于使自己的内心洁白,而修养自身的品德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因为心有怨恨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也不能够端正;心中清明,专心致至,不看不听与修身无关的事,这才叫做使自己的内心纯正。强调修身就是要端正自己的心境,如果因为心有所愤怒、恐惧、偏好、忧虑等,那么就无法端正自己的品行。
《大学》中接着写到一旦心被这些东西困扰住,那么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之无味。”所以《大学》中强调要修身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加强自身的修养,来使自己达到“完美”的境界,从而外化表现很高的境界,实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达到天下治,百姓归的目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