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需求看外译中翻译规范的重建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 f Translator s 2007No .4
[收稿日期]2007204217
[作者简介]陈 霞(1979-),女,四川外语学院在读硕士,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理论方向。
从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需求看外译中翻译规范的重建
陈 霞 (四川外语学院,四川重庆400031)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当代中国人精神需求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翻译在传入外来文明的过程中显现的“实用主义”倾
向,重点在于提出重建外译中翻译规范的构想,从原则性规范和操作性规范两个方面,探讨文本内外部操作的原则、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精神需求;文化;文明;翻译规范化[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9358(2007)0420068205
0 引 言
“幸福指数”
(Happiness Index )是反映人们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满足感的综合量度。在世界价值研究机构公布的2004年82个国家“幸福指数”排名中,中国位于第48名,居中等水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物质上的富足,并没有成正比的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即幸福感。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翻译传承外来文明1
的角度,构建相应的规范,实现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向“人文关怀”的转变。1 当代人的精神需求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心相连。[于丹,2006:1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竞相涌入追逐
财富的大潮中,几乎无暇顾及自己的内心,物质需求得到空前满足的同时,商品交换法则更进一步加速了他们走进“精神真空”的进程。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F.Boas 明确提出了文化决定论,强调文化对人的心理进而对其人格的决定作用。[丁道,2002]“幸福指数”折射出来的现象让我们有理由到文化中去探讨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需求。表层上看,这是由非物质因素,如工作环境与压力、心理健康、亲情与友情、生存环境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深层上则主要源于人们长期对文化和文明这两个不同概念的含混理解和当代中华民族文化的“隐现”两个方面,前者为人们自身理解偏差造成的主观原因,后者为历史活动造成的客观原因。1.1 文化与文明
钱穆先生曾说过:“文明”,“文化”两辞,皆自西方移译而来。此二语应有别,而国人每多混用。大
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体生活而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钱穆,1994:1]钱先生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第一、人们的眼睛最先看到的是向外的文明,高速发达的当代科技文明、工业文明等把人们推向了眼花缭乱的境地,进而使他们看不到向内的民族文化。这也是当代中国人不到精神依托,暂时走进“精神真空”的原因之一;第二、通常所说的文化交流实际上是交流文明,现代人对此似乎存在着很大的误解。仅以圣诞节的传入为例,开圣诞派对、用圣诞树装饰铺面和圣诞老人分发礼物等从形式上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基督教徒对耶稣的信仰和他们用基督义理规范自己行为等长期积聚下来的西方文化传统并没能传进来。商家的操作让很多人都认为他们看到的是整个西方社会文化;甚至还会有人认为从这种文化中可以看到一个充满乐趣的西方社会,便产生盲目崇外的心态,不免也会暂时走进“精神真空”。
1.2 当代中华民族文化的“隐现”
从客观上看,造成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暂时出现“真空”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其一、与传统文化的断裂,产生民族文化暂时“无本体”;其二、对外来文明采取实用主义态度,不消化、不吸收,仅“存于表”。1.2.1 与传统文化的断裂
近百年来,以孔孟所推崇的儒家文化传统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多次传统文化断裂,产生了民族文化的“无本体”:19世纪末,西方列强的入侵,包括文化占领,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礼教”和“仁义”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使传统文化失去了
依托。中,社会伦理道德次序发生断裂,使各种利益行为的冲突缺乏社会道德的调解。[高卫红, 2006]两次传统文化的剥落使其教育资源逐渐匮乏,在商品经济作用下,人们盲目追逐物质需求,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仅成为了个人的爱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所处的这种尴尬地位,难免会使人们对其茫然甚至是无知,这种茫然和无知正是导致人们从传统文化中不到精神依托,暂时产生“精神真空”的根本原因。
1.2.2 对外来文明的实用主义态度
人类社会一开始,翻译就与人类的精神活动与文明进步密不可分,[廖七一,2006:17]它在不同文明的碰撞、交流、吸收和融合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要讨论中国人对外来文明所采取的实用主义态度,不吸收、不消化,仅“存于表”的现象,首先得回到翻译这门学科上来。
我国历史上的科技和西学两次翻译高潮,都产生于外来侵扰和国内动荡的时期,为寻求国富民强的良药,从具体的选材上,都明显体现出对外来文明的实用主义态度———重“物质需求”轻“精神需求”。科技翻译是“耶稣会向东发展,寻新地盘,争取新教徒,以便恢复中世纪天主教势力”[马祖毅,1998: 262]
的间接产物,在中国皇帝和士大夫的协助与合作下,西方传教士以文化交流为手段,向中国传教为目的翻译了成书的作品三百余种……其中有关科技的占一百二十余种;[同上:2672303]战争至“五四”时期,内忧外患,民族危机深重,中国人主动发起了自救的洋务运动,翻译选材的范围从单纯的技术翻译扩展到自然科学理论、社会科学理论、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著作等,但我们仍不难看出实用主义的倾向:严复的八种主要译著包括进化论、政治经济学、伦理学、哲学、政治学等,[方梦之,2004:416]他认为他选择的这些书是西学的“命脉之所在”,合在一起可以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治国的思想体系。可见,严复的翻译有明确的政治目的,[王秉钦,2004: 61]重点着眼于当时社会政治体制的改良,忽视了对普通民众精神需求的关注。
当然,两次翻译高潮中也不乏有强调个人价值与尊严的人文精神例子: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胡适,他翻译的使命是“扩展文学视野,陶冶心灵,并最终促进文化复兴和文学的再生”,而且他仅有的数十首白话译诗也显现了平民化倾向[廖七一,2006:1829]。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特定的历史要求,但在那动荡的年代,它们又成为了难以彻底实现的理想。在共建
和谐社会的今天,反思前文提到的“幸福指数”所折射出来的各种现象,两次翻译高潮简单转移外来文明的“实用主义”倾向及其对后来翻译活动的影响,应引起当代翻译界的高度重视。
2 外译中翻译规范的建立
翻译是译者在充分理解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传播文明的一种活动,“译者翻译活动的产物也就是翻译文化的产物”。[方梦之,2005:312]我国翻译史上的前辈们,身体力行,在他们各自所在的时代,为文明传播事业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需求正呼唤着翻译这门学科去完成更高的使命:首先是“助固本”,即将外来文明有机的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的“本体”,最大可能的帮助最广大的中国民众重树自己的民族信仰;然后是“扬中国”,即本着对他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容忍的原则,创造优秀的中译外翻译作品,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下文将借鉴一些西方翻译理论,仅就外译中翻译规范的建立提出几点思考。2.1 图里的翻译规范
基迪恩・图里(G ideon T oury)的翻译规范(translation norms),即在特定的文化或文本系统中,被优先而且反复采用的翻译策略,[谭载喜,2004: 272]分为三大类:预规范(preliminary norms)、元规范(initial norms)和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s),其中后两者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指导翻译行为。
2.2 外译中翻译规范
我国的翻译研究概括起来有两大理论线索,一是,“文与质”、
“直译和意译”以及“异化和归化”;二是,“信、达、雅”、
“重神似不重形似”、
“化境”以及“美化之艺术”,这些理论都为我们提供了经典的标准,从某种角度来说不失为很好的翻译规范。但是,我们过去的翻译,一直以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为主要任务,很少涉及翻译活动如何在主体文化里面运作的问题……传统翻译研究而无视历史、功能和文化的研究。[廖七一,2006:728]基于这一点,本文将对翻译文本内外的操作提出一些构想,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以进一步提高外译中翻译质量、扩大译文本种类,以及从操作的层面探求扩大大众接受体的方法。参照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结合中国人理解“规范”一词的思维,我们将外译中翻译规范分成“原则性规范”和“操作性规范”两大类。
2.2.1 原则性规范
原则性规范指翻译活动的宏观抉择,从总的方
面为翻译行为提供总体上的导向,包括以下四个原则:
1.对他民族历史和文化尊重的原则 文化偏在内,是各民族在历史的不断变迁中,由他们各自的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任何一个独立的民族为巩固和丰富本族文化,以翻译传播外来文明的方式,消化吸收外来文明精华都应无可厚非。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根基使我们暂时迷茫的一代有能力重树民族自信心,对外来文明兼容并蓄,这也是我们应尊重他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理由。因此,在外译中翻译的过程中,我们记住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不可取代的”文化系统,都有其不同于另一种语言的异质性, [刘宓庆,2005:296]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译者过份的“高姿态”或“低姿态”,而采取开放的翻译理念和翻译
策略。
2.翻译满足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为目标的原则 不能否认国家观念、民族信仰等观念化文化的重要性,“但观念化文化必须以物质化文化作基础,自我(the man himself)是最基本的物质文化基础,没有文化自我,一切文化观念都是毫无意义的。”[同上: 30122]现代的翻译应以人为本,用优秀的翻译作品来满足广大民众的精神需求,提升他们的民族信仰,最终有助于巩固我们的本族文化。
3.翻译传播外来文明不是外来文化的原则 普林奇德(E.E Evans2Pritchard)早在1971年对他所提出的文化翻译(translation of culture)是这样定义的:在不改变“原汁原味”的前提下,传播他民族传统经验并使其能为本国人所理解。[Marshall M orris, 2002]普氏并没用文化(culture)一词作为翻译传播内容,他采用了传统经验(experience)一词,这显然是有考究的。普氏对文化翻译的定义,一方面反证了前文我们所说的“翻译传播文明”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对外译中译者提出了要求,那就是在两种或多种文化中透视并尽可能的在译文本中诠释外来文明,让大众接受者充分理解外来文明而不至于盲目跟风。
4.英语为所有使用英语的国家共同所有的原则 英语是门国际语言,已成不争的事实,纽马克( Peter Newmark)将它称之为“混合语言”(lingua franca),同时,纽伯特(Albrecht Neubert)也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英语这门混合语言似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它不再仅属于英语国家,而属于所有使用英语的国家共同所有,因此不必再以前者的想法和想象力为单一的标准。[G unilla Anderman and Margaret R ogers,2002:2728]这为我们外译中翻译文本的形成及其评估提供了新的视野。
2.2.2 操作性规范
操作性规范指在原则性规范的指导下,翻译活动的微观抉择,对文本内外进行客观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1.文本外部操作性规范 主要包括原文本的选择、翻译人才的培养、译作评估细则、大众批评体系和非文学文本的机器翻译等几个部分。翻译过程中,译者充当着最重要的角,我国隋代佛经翻译家、翻译批评家彦琮在他的《辩正论》中全面论述了佛经翻译者应具备的“八备”,即“译德”和“译才”,德才兼备,方为合格的译者;[王秉钦,2004:13]德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威尔斯(W.Wilss)也认为,译者特有的语言及超语言的经验,不同的心理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差异是造成等值标准不确定的首要原因。[廖七一,2000:121]因此,我们认为外译中翻译规范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培养出能胜任传播外来文明的翻译人才;翻译家们也可以学会用两种声音说话,一种用于加强与国内外不同学科、学派间的交流,就原文本的选择、译文本的评估等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另一种用于建立与社会各界尤其是大众媒体的合作关系,以通俗的方式广泛、深入的宣传:第一,优秀的翻译作品及其译者的用心等,使译文本所传承的外来文明能更好的激活本族文化中与之相近的文化元素,以“助固本”;第二,对译文本的评价标准,使大众接受者(读者、听众和客户等)能自觉有效的选择不同的译文本,这也是更为广泛的一种大众评价体系。
2.文本内部操作性规范 指译者在文本内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外来文明传播的客观性,而尽量采取的描述性翻译方法和技巧的规范。根据纽马克(Peter Newmark)所提出的翻译中的三种意义,即认知意义(cognitive meaning)、交际意义(communicative meaning)和联想意义(ass ociative meaning),[廖七一, 2000:126]下文将分类尝试几种翻译的方法。
A.认知意义 本文指具体外来文化词、短语、句子等的所指意义。这类意义大都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在我们文化里不到近似的意义对等,尝试把它们作为认知知识进行输入。对于这一点,法国释意派的观点对我们有些启示,他们认为,知识和无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文章可以部分填补读者的无知,他们对外国文化不了解的地方可以通过阅读获得;同时译者也不是无所不知,不能永远保证发现文章语言背后隐藏的知识。[勒代雷,2000:109]那么,在转
换这类词的认知意义时可以尝试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下面以《译林》第一期翻译新人大赛中的一句英译汉来进行说明:
原文:It was late summer———not meaning late August,but meaning September,before the autumnal equinox.Labor Day weekend had g one,and Indian Summer was coming,whatever that is.
译文1:时值暮夏,不是八月底,而是秋分前的九月。劳动节(九月的第一个周一)这周的周末已过,秋日小阳春即将到来,差不多就是这个时间。
译文2:那是夏天晚些时候,九月秋分前,不止八月底。“劳工节”2那个周末都已过,“印第安夏”3也将来临,应该是在这个时候。
分析:此文中出现了两个节日,Labor Day和Indian Summer,前者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Labor’s Day,译文1译成“劳动节”显然欠妥,括号内的注释更会使读者迷茫。对于Indian Summer的译法,细心的译者就能发现第6版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将第4版中“小阳春、秋老虎”之类的解释改成了“印第安夏”,这应该是有考虑的,中美两国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不同,译成“小阳春”时间上不好理解,译成“秋老虎”又太热,所以译文2采用直译并给出注释,给读者足够的自主理解和发挥的空间,有兴趣的可能还会去考究为什么美国人用Indian来形容这样的气候?他们会用Indian Summer来比喻“一生中较晚的时期”,我们的文化里是否也有近似的表达?这样一来,译者能做的会更多。
B.交际意义 本文指与我们文化对等的词语、短语、句子等的所指意义。国内英汉对比和比较研究成果已证明,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大量的这种相似,如短语askΠcry for the m oon,m oon over sb.,m oon aroundΠabout sth.在我们的文化里也有这样的表达,大人常责备贪吃的小孩说:“要这样,要那样,要不要我把天上的星星月亮也摘下来给你吃!”翻译时可以尽量把这种相似性展现给接受者,一则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原文本作者的意图;二则可以激活他们与之相近的文化意识元素。看下面一个例子:
原文:He was full of fire at fight.
译文1:他火了,打了一架。
译文2:他心中充满了怒火,气呼呼的干了一架。
分析:原文中的三个字母“f”很形象的写出了人生气打架时大声呼气的样子,我们习惯用的“气呼呼”一词也有类似的用法。译文1很简洁,译文2虽
显得冗长,但是为了力求用“呼呼”两个字发出的声音来向读者传递作者使用”full”、”fire”、”fight”三个单词中字母“f”的意图。
C.联想意义 本文指大众读者发挥想象力就能领会的词语、短语、句子等的所指意义。为了使译作在目的语中发挥预期的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或满足一定文化的需求而采取的创译、升译、降译、译述等都是可以尝试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廖七一, 2006:76]“规化”和“异化”、“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等也是根据我们翻译的需要而在“度”上的把握。很多人在谈论不可译性时,都把诗歌作为一个例证,不可译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可以尝试其它的方法。例如E.  E.Cummings的一首诗:
L(a
L(a
le
af
f a
ll
s)
one
l
iness
我们可以尝试注译,即在原作后面注上译者的理解,为了大众接受,还可以加上词汇解释。经典的外文诗歌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并不一定得翻译,也不一定完全以诗人的意图去理解,译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通过注解的方式把他们传回来,我国的诗人可能会从中获得不少的灵感,汉语无穷的魅力足以在他们的笔下出彩。
3 结 语
几千年前,孔子给过我们这样的忠告:既庶矣,富之;既富矣,教之。“富”和“教”就像跷跷板的两端,但几千年后的今天,当代的中国人有意识的把“富”的这端压得过于沉重,无意识的将另一端的“教”抛入了虚空。[陈琦萍,2000:29021]“幸福指数”提醒我们要回到本族文化中去寻精神依托,近几年来,各大高校国学院的相继成立给了我们明确的风向标。中国翻译应满足时代的需求,求大同存小异,加强与各学科和学派之间的学习和交流,积极建立合理的翻译规范,培养高素质的翻译人才,提供高质量的翻译作品,为传入先进文明、再现和巩固当代中华民族本族文化贡献一份力量4。
注释:
① 此处“外来文明”一词源于钱穆先生在其所著的《中国文
化史导论》一书,他在序言中提出:“‘文明’,‘文化’两辞,皆自西方移译而来。此二语应有别,而国人每多混用。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因此,本文认为外译中翻译传入的是文明。
② 美国的一个节日,时间为每年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③ 英语原文是:Indian Summer,(1)印第安夏(指秋季干燥
温暖的天气);(2)兴旺时期,进步时期(尤其指一生中较晚的时期)。
④ 笔者认为我国第四次翻译高潮的中心任务应在于此。
参考文献:
[1] 于 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 丁道.文化心理学的兴起[J].心理学探新,2002,
(1):8211.
[3] 钱 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
[4] 高卫红.传统文化与高校教育的渗透[J].现代语文,
2006,(5):13214.
[5]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6] 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
出版社,2004.
[7] 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
中国精神包括哪些精神社,2000.
[8]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 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10] 廖七一.胡适诗歌翻译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6.
[11] 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
[12] 陈琦萍.我与《论语》———“桃花源”游记[M].重庆:重
庆出版社,2000.
[13] 勒代雷.刘和平译.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14] M orris,Marshall.With T ranslation in Mind[A].Anderman
,G unilla and R ogers,Margaret.Translation Today Trends
and Per spectives[C].Clevedon.Bu ffalo.T oronto.Sydney:
Multilingual Matters LT D,2003:86291.
[15] Neubert,Albrecht.S ome of Peter Newmark’s T ranslation
Categ ories Revisited[A].In Anderman,G unilla&R ogers,
Margaret.Translation Today Trends and Per spectives[C].
Clevedon.Bu ffalo.T oronto.Sydney:Multilingual Matters
LT D,2003:68275.
“书写中国翻译史”
第三届中国译学新芽研讨会征文通告
  为推动年青学者积极参与中国翻译研究,促进学术交流,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谨定于2008年举行第三届[中国译学新芽研讨会],以“书写中国翻译史”为主题,邀请二十位年青学者发表论文,并由四至五位翻译研究知名学者担任讲评。有关详情开列如下:
主办单位: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
赞助单位:宋淇翻译研究纪念基金
会议日期:2008年12月18至20日
会议地点: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会议主题:以“书写中国翻译史”为主题,时期不限,着重认真的个案研究及史料上的发掘和探讨。
会议语言:中文(普通话)及英文
申请资格:从事中国翻译研究的助理教授及博士硕士研究生
报名方法:于2008年1月31日前提交申请表格及论文摘要(以500字为限),经第一轮评审,申请人于2005年2月中旬接获通知后须于8月31日前提交正式论文,并经第二轮评审通过后正式接纳宣读。申请表格可于本中心网页下载(w w w.cuhk. edu.hkΠrct)。
费用及津贴:研讨会不设会务费,本中心将为所有获邀宣读论文的参加者提供会议期间的住宿及膳食;如有需要,参加者亦可提出申请往来香港的旅费津贴。
联络地址: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
联络人:曾丽雯(Audrey J.Heijns)
电话:(852)26097407
传真:(852)26035110
电邮:audrey@cuhk.edu.hk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