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名词解释:
1.通信子网:由各种通信处理机、通信线路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负责全网的通信处理任务。
2.通信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于标准。
3.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模型和协议的集合。
4.域名分析:域名IP地址的对应过程。
5.全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电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
6.纠错码:让每个分组带上足够的冗余信息,以便在接受端能发现并自动纠错的编码方法。
7.ARP:IP地址向MC地址的转换过程。
8.频分多路复用(FDM):在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超过单个原始信号所需要带宽的情况下,可将改物理信号的总带宽分割成若干个和传输单个信号带宽相同(或略宽)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这就是频分多路复用。
9.网关(Gateway):能够提供运输层及运输层以上各层协议转换的网络互连设备。
10.不归零码NR2:在一个码元的全部时间内发生或不发出电流(单极性),以及发出正电流或负电流(双极性)。每一位编码占用了全部码元的宽度。这种编码方式称为不归零码NRZ。
11.信道容量: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信道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单位为位/秒(bps)。
12.奇偶校验码:奇偶校验码是一种通过增加1位冗余位使得码字中“1”的个数恒为奇数或偶数的编码方法。这是一种检错码。
13.网络互联:网络互连是指将两个网络,通过网络互连设备(网桥、网关和路由器等)及相应的技术措施实现互联,使得各个网络用户之间能够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
14.传输信道:是信号的传输媒体及有关设备的总称。
15.多媒体:多媒体是以下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组成的结合体:文本、图形、动画、静态视频、动态视频、声音。
16.防火墙:防火墙是位于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屏障,他按照系统管理员预先定义好的规则来控制数据包的进出。防火墙是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其作用是防止非法用户的进入。
17.子网:具有相同IP网络号的一组机器的集合。
18.音频采集:音频采集是指把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放在存储装备中的过程。
19.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和网络救赎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资源
的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0.加密:通过对信息的重新组合,使得只有收发双方才能解码还原信息。21.传输介质:指承载信息的载体。
22.带宽:在一个信道上用于传输信息的可用频率范围。是用来表示信道传输能力的指示。
23.媒体:媒体是指用来存储信息的实体或指传递信息的载体。
24.图像数字化:指把模拟图像转化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字图像的一个过程。
25.超文本:是由节点和链构成的一个信息网络。
26.冗余:是指把信息存在的各种性质的多余度。
27.MPC:多媒体计算机,MPC=PC+SB+CDROM
28.多媒体技术:是指用多钟媒体信息按页顶的逻辑非哪个是所构成的具有交互性的系统。
29.量化:用整数码来取代采样值的技术。
问答题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些常见的拓扑结构.
答: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通信线路和站点(计算机或设备)的几何排列形式。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总线型、树型、环型和网状。二、机网络需要哪几方面的安全性?
答:保密性:计算机中的信息只能授权访问权限的用户读取。
数据完整性: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只能被授予权限的用户修改。可利用性:具有访问要限的用户在需要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得到密文。
三、简述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要点:1 数据的传输  2 资源的共享3 实现分布式管理4 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四简述局域网的特点
要点:1 其覆盖范围在一间机房、一个建筑物或校园,其地理范围大约为0.1-25km
2 网络传输速度快,通常为1-100Mbps范围内。
3 误码率较低
五、简述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以及由哪些部分构成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
要点:1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用通信信道把拥有信息、硬件资源的计算机相互连接起来,共享网上的各种资源。2由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子网、计算机网络的高层服务、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服务三部分组成。
六、简述OSI/RM网络模型从上至下由哪些层组成,分别说明各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要点: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使用层组成
1.物理层主要是为链路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2.链路层主要是实现和“相邻接点”的误差错通信
3.网络层主要是在端节点和端节点之间实现正确无误的信息传送
4.运输层主要是完成从终端端点到另一种短短点的可靠传输服务
5.使用层是向网络使用者提供一个方便有效的网络使用环境。
七、局域网基本技术中有哪几种拓扑结构、传输媒体和媒体访问控制方法。要点:拓扑结构: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
传输媒体:系带系统、宽带系统
rom是什么媒体访问控制方法: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控制令牌、时槽环
八、简述CSMA/CD的工作方式及优缺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