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优质教案
厉内荏是什么意思呢10唐雎不辱使命
知识与技能
1.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及文言知识疏通文义。
2.多种方式诵读文章,读出人物语气,揣摩人物心理。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在同一情境和事件中对比分析文中人物形象。
2.学习文章在对比冲突中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语言交锋的机智与艺术,培养学生的国家尊严意识和不畏强暴的精神。
重点
准确理解文章对话的意思,借助读出潜台词的过程揣摩人物心理。
难点
在矛盾冲突中对比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主人公唐雎的力量。
1.情境教学法:本课通过讲述相关历史故事、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安排学生分角朗读和表演课本剧,使其充分进入故事情境,达到熟悉文本、体会人物的目的。
2.对比教学法:在对唐雎和秦王对话和形象的把握上,将矛盾作为主线,将对立作为比较点,紧密结合文章来探究人物,在比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和理解能力。
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义。
2课时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其中秦国因为实施了商鞅变法而逐渐强大,到了秦王嬴政在位时,已雄视诸侯,并灭了韩、魏两国。雄心勃勃的嬴政这次又把目光转向了弱小的安陵——这个弹丸之地。结果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雎不辱使命》。
刘向(约前77-前6年),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原名更生,字子政。成帝时受诏命校书近20年,未完成的工作由其子刘歆续成。官终中垒校尉,故世称刘中垒。刘向典校的古籍主要包括经传、诸子和诗赋。典校时,又撰有《别录》。其后,刘歆以《别录》为基础,撰成《七略》,这是中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刘向有辞赋33篇,今仅存《九叹》一篇,见于《楚辞》。刘向的散文主要是奏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刘向的散文叙事简约,论理畅达、
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此外,他还编著了《新序》《说苑》《古列女传》三部历史故事集,是魏晋小说的先导。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它的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时间前后跨越约二百三四十年,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语言生动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学彩。所以它对后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响。
1.指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把握重点字词,理解文章内容,弄清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
2.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唐雎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叙,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全文短小精悍,全部用人物对话来叙述和展开情节。
1.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出“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的话呢?
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
2.如何理解:“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秦王说这话的目的是进行恫吓,从上文“且秦灭韩亡魏”一句来看,已在炫耀武力,那意思是说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表现了秦王的骄横。
3.如何理解“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一句中的“轻寡人”?
秦王希望唐雎看清形势,不要误以为他不能用武力夺取安陵。这句关键是一个“轻”字,“轻”什么呢?不是轻视秦王的建议,而是轻视他的军事实力。这是秦王故作反问,意思是“谅你们也不敢”,也是骄横的表现。
4.安陵君:“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两人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从语气和态度上看,有何不同?
唐雎比安陵君更强烈、更坚决。
5.秦王说“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
6.秦王初见唐雎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对唐雎说话的?唐雎又是怎样劝说秦王的?
秦王显得很骄横,以一种指责的语气对待唐雎,唐雎以同安陵君保持一致的理由,义正辞严地反驳了秦王,有理也有礼。
7.秦王最初接受了唐雎的劝告吗?他有什么反应?
秦王最初没有接受唐雎的劝告,而是怫然大怒,并以天子之怒来威胁唐雎。
8.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吗?他是如何进行反击的?
唐雎巍然不惧。他以布衣之怒针锋相对地驳斥了秦王的天子之怒。
9.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史实有什么用意?
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
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
10.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
11.文末说秦王“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唐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上占压倒性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12.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同学们,世上历来就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迷信暴力和强权,总是恃强凌弱,不可一世。课文中的秦王是这样,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美国也是这样。可是,弱小不等于胆小,小国自有小国的勇气、尊严和抗争方式,让我们再一次与唐雎同行。
1.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吞并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蛮横狡诈、厉内荏的秦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唐雎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地完成了使命。
2.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秦王并非真心易地,意在吞并。(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以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3)秦王不悦,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
3.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4.文中的秦王、唐雎各是怎样的形象?
秦王:骄横、狂妄、狡诈、厉内荏。唐雎:沉着、镇定、坚强无畏、有胆有识、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5.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
不能。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弱小的安陵,最终还是抵挡不住秦的统一战争的步伐。
6.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出几例。
屈原直言敢谏,流放之后愤而作《离骚》,抒发志向,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闻一多在敌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敌人的卑鄙罪恶行径,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千古绝唱《最后一次演讲》。
7.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示例:(1)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2)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3)诸葛亮舌战儒,联吴抗曹。
我们在赏析唐雎说话技巧的同时,也走近了唐雎的心灵,为他的聪慧机智、能言善辩所启发,为他的不畏强暴、蔑视强权所感染,为他的浩然正气所激励,我们要学习唐雎这种自主自强、不畏强权的精神和敢于为国牺牲的品质。
课文一共写了三个回合的斗争。第一个回合时,秦王率先发问,气势咄咄逼人,一面以一副施恩加惠的面孔,指责安陵君“逆寡人”“轻寡人”,一面以“灭韩亡魏”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就范。唐雎义正辞严地重申“安陵君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立场,断然拒绝“易地”,使得矛盾开始激化。秦王“怫然怒”引出了第二个回合的斗争。被唐雎揭穿后,秦王极力描绘“天子之怒”引起的可怕后果,企图恫吓唐雎。对此,唐雎毫不示弱,以“士之怒”进行反击,并引出了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表示要仿效以上“三士”,对秦王发出警告,特别是“挺剑而起”这一行动让秦王意识到唐雎要与他拼命,这也是斗争的高潮。第三个回合是斗争的结局,其实已没有什么斗争,只不过是在风过气清之后,于众目睽睽之下,秦王表示屈服。秦王“挠,长跪而谢”的行动和“先生坐!何至于此”的语言与刚刚出场时的态度判若两人,文章到此戛然而止。
文章用人物对话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1)结构严谨,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文章虽短,但围绕“唐雎不辱使命”这一中心事件,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展开故事情节,开头和结尾简略地交代故事的缘由和结果,中间两段详写唐雎与秦王的斗争,自然而紧凑,严谨而完整。本文重点详写了唐雎与秦王的对话,而秦王与安陵君的对话一笔带过,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人公——唐雎,突出文章重点。
(2)运用衬托对比,塑造人物形象。
一是安陵君和唐雎之间的衬托,前者衬托后者;二是唐雎和秦王之间的对比。两种人物、两种思想和行为的对比,可以突出他们各自的特征,让读者认识得更清楚。本文把这两种有效的表现方法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3)通过对话,突出人物性格。
对话极富外交彩,加之文言虚词运用恰当,使人物说话的语气突出,从而把人物的神态描绘得形象、逼真。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出使原因:秦王——交换为名,欺骗为实
开端:安陵君——识破阴谋,婉言谢绝
⎭⎪⎬⎪⎫发展⎩⎪⎨⎪⎧秦王:命令交换——巧取豪夺唐雎:严厉拒绝——决不屈服
高潮⎩⎪⎨⎪⎧秦王:嚣张威胁——天子之怒唐雎:大义凛然——布衣之怒
结局⎩
⎪⎨⎪⎧秦王:长跪谢之唐雎:不辱使命针锋相对
文言文教学中,疏通字词疑难是学习的关键和基础,我在本课教学时,基于学生情况和课文篇幅及难度的考虑,没有采用串讲、小组翻译的形式,而是由学生先利用注释、工具书和积累大胆自译,再对照文章译文自己加以辨析和纠正。这个过程对九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个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知其然之后讲其所以然的提升过程,既提高了课堂效率也锻炼了学生
的能力,适合在教授篇幅较短和知识点不太密集的文言文时使用。
10 唐雎不辱使命
1.理解文义,把握故事情节。
2.通过对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剖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准确理解隐藏着的“潜台词”。
4.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
荆轲在易水河畔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他不畏强暴,视死如归,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要讲的则是另一个故事: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下出使秦国,能够毫不畏惧,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最终理直气壮地折服秦王,不辱使命,这种勇气是难能可贵的。这里的唐雎,是《战国策》里塑造的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背景
1.了解作者及作品。
《战国策》又叫《国策》,是记载战国时期各国策士(说客,又叫纵横家)的言论、活动的史书,以记言为主,分为十二国策。西汉末年,由刘向校正并定名。
2.写作背景。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难读的字和难以理解的词句。
2.学生分角朗读课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