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陈涉世家》课文知识点
一、解释重点实词
(1)辍:停止      (2)之:去,往    (3)怅恨:失望
(4)闾左:贫苦人民    (5)適:同“谪”发配。  (6)屯:停驻       
(7)次:编次    (8)会:适逢,恰巧遇到  (9)雨:下雨 
(10)度:估计  (11)举:发动            (12)等:同样     
(13)死国:为国事而死  (14)苦秦:苦于  (15)数:屡次
(16)谏:古代下对上直言劝(17)怜:爱怜    (18)诚:果真   
(19)唱: 同“倡”倡导  (20)应:响应      (21)指意:意图
(22)念:考虑,思索      (23)丹:用丹砂      (24)书:写       
(25)篝:用笼子罩    (26)罾:用网捕          (27)往往:到处
(28)指:用手指      (29)目:用眼睛看  (30)并:一起、共同
(31)借:即使      (32)第:仅              (33)毋:免于     
(34)固:本来    (35)宁:难道            (36)素:平时       
(37)故:故意    (38)忿恚:使……恼怒    (39)笞:用竹板打
(40)挺:拨  (41)佐:帮助      (42)下: 攻下,攻克 
(43)徇:攻取    (44)骑:骑兵      (45)会计:集会商议
(46)身:亲身      (47)被:同“披”穿着    (48)坚: 指铁甲     
(49)锐:指武器          (50)社稷:国家    (51)刑:惩罚
二、一词多义:
    会天大雨:适逢                   项燕为楚将:将领
与皆来会计事:集会          将   
 
皆次当行:编次                    上使外将兵:率领
之次所旁丛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临时驻地)
  乃丹书帛:写                            扶苏以数谏故:缘故
得鱼腹中书:字条                  数 
以数谏故:屡次
      卒数万人:几
  乃令符离人葛婴:派             
  陈守令皆不在:县令                 
 为天下唱:替
  道不通:道路                      为坛而盟:筑
  伐无道:封建社会所认为好的政治  为    项燕为楚将:是
乃   
    陈胜、吴广乃谋曰:于是、就              士卒多为佣者:被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为屯长:担任
辍耕之垄上:到、往    怅恨久之:调整音节,无实义
楚人怜之:代词,代项燕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助词,的
三、词类活用
(1)、陈胜王(“王”,名作动,“为王、称王”)
(2)、置人所罾鱼腹中(“罾”,鱼网,名作动,“用网捕”)
(3)、皆指目陈胜(“目”,名作动,“以眼睛看”)
(4)、夜篝火(“篝”,笼,名作动,“用笼子罩着”)
(5)、忿恚尉(“忿恚”,使动,“使……恼怒”)
四、文学常识及文章内容理解
1、陈涉世家选自《史记》的开头部分。作者 司 马 迁,字子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 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   纪 传 体 通史,全书130篇。后人把这部书称为《 史 记》。
2、陈涉出身雇农,司马迁为什么把他列入“世家”?
答:一是肯定陈涉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的历史功绩,二是陈涉曾一度建立政权,发号施令。
3、贯穿全文的主线:陈胜,吴广的活动
4、本文记叙的是这次起义的原因和经过和这次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
5、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是“会天大雨,失期,法当斩”;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6、陈胜、吴广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
   答: 置书鱼腹;②篝火狐鸣
7.陈胜吴广起义有哪些步骤?
(1)并杀两尉;(2)召令徒属 ;(3)为坛而盟。
厉内荏是什么意思呢8、用简要的话概括各段的大意。
第一节:写陈胜的出身和青年时期的远大抱负。
第二节:写陈涉起义的原因和策划的经过。
第三部分:写陈胜、吴广领导起义和取得的伟大胜利。
9、人物性格:
(1)“苟富贵,无相忘”反映陈胜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现了陈涉非凡的个性和远大的抱负,点明了他领导起义的思想基础。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现了陈胜的远大抱负、反抗决心和叛逆性格。而且对激励士卒起义有极强的鼓动性和号召力,表现了这位起义军领袖的卓越才能。
人物形象总特点:
有远大抱负和远见卓识,有非凡的谋略和领导才干
10.翻译下面句子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下苦秦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_______________
《唐雎不如使命》知识点
1、《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因长于说事而著名,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安步当车  亡羊  狐假虎威  庭若市  蛇添足  蚌相
2、字词句考察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唐(  ) 2、韩(    ) 3、免(    )  4 以头(  )    5 彗星(  ) 6、天下(  )7 寡人(    )
二、解释的意
1以大小,甚善;虽然,受地先王______ ________
2、仓鹰击殿上______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4、寡人欲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 5头抢地尔______  6、而君逆寡人者,寡人
与 ______  7.长跪而之  ______ 8.安陵君不听寡人,也 _______  9. 岂五百里哉 _______  10. 大王闻布衣之乎 ______  _______  11. 否,非若也 ________ 12. 请广于君 _______  13.  大王加惠___________
三、翻译下列句子。
(1)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2)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3)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4)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5)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
(6)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击到宫殿上
(7)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8)秦王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秦王变了脸,长跪着向唐雎道歉:“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
(9)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四、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
1.故不错意也_________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仓鹰击于殿上_______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分析:
1、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唐雎不辱使命中潜台词是重点)
⑴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⑵与臣而将四矣。
我今天要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⑶“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我秦王如果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把你和韩魏一样灭亡
※2、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重中之重)
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
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
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3、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秦王并非真心易地,而是想吞并安陵国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
②.“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回转商量的余地;
③.秦王不说,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
②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
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
③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④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
“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