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的不适当活动,特别是人口的激增。在人类影响环境的诸因素中,人口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人口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基本的生态学问题。
第一节 世界人口发展状况
一、人口与人口过程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人口过程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它包括了人口的出生和死亡(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减少);人口的迁入和迁出(人口数量在空间上发生分布和密度的改变);人口社会结构的改变(职业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和行业结构等)。人口过程反映了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反映人口过程的自然变动指标是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是:
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另外,指数增长、倍增期等指标也能反映人口过程和人口增长规律。指数增长是指在一段时期内,人口数量以固定百分率增长。倍增期是表示在固定增长率下,人口增长所需的时间。计算公式如下:
Td = 0.7/r
式中Td表示倍增期;r表示年增长率。
二、世界人口发展状况
(一)发展趋势
世界人口一直在迅速地增长,而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表2-1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来,人口数字的增长情况。
表2-1 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特征
年份 | 相隔时间(年) | 总人口(亿) | 年增长率(%) | 倍增期(年) |
1000 | - | 2.8 | - | - |
1650 | 650 | 5.0 | 0.1 | 700 |
1800 | 150 | 10.0 | 0.47 | 150 |
1920 | 120 | 20.0 | 0.58 | 120 |
1965 | 45 | 33.3 | 1.5 | 46 |
1970 | 5 | 36.9 | 1.97 | 35.2 |
1975 | 5 | 40.8 | 1.75 | 40.0 |
1980 | 5 | 44.5 | 世界人口第一大国1.67 | 41.5 |
1985 | 5 | 48.4 | 1.63 | 42.5 |
1990 | 5 | 52.5 | 1.58 | 43.8 |
1995 | 5 | 56.8 | 1.51 | 45.9 |
2000 | 5 | 61.2 | 1.38 | 50.6 |
2025 | 25 | 82.1 | ||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发展的历程,大致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
1、高、高、低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直到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人口发展绝大部分处于这个阶段。据估算,本阶段人口总数很少,每200km2少于1人,平均每千年增长20‰。
2、高、低、高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人们生活和医疗卫生水平也有显著改善,世界人口于公元1600年达到了5亿。到1800年,经过200年人口达到10亿。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增长达到了历史高峰,出现了人炸的局面,以至在300年来人口增加了约10倍。
3、低、低、低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由于各种原因,欧美发达国家中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呈现了下降的趋势,有些国家出现了人口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现象,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依然继续增长从全球来看,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减缓,但全世界每年仍能增加近1亿人。
据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委员会2001年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全世界人口总数为61亿,其中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就占世界总人口的80%。全世界人口数量每年以大约0.2%的速度递增,即全世界每年净增7700万人,但欠发达地区的人口数量以每年1.5%的增幅上升。
(二)增长特点
1、人口分布
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60亿,其中绝大多数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下降,发展中国家人口猛增,自20世纪60年代起发达国家就出现了人口增长率下降的趋势,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25年,这种情况仍将存在。详见表2-2。
表2-2 近1000年来世界每年平均人口增长率
时期(年) | 平均人口增长率(%) | ||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全世界 | |
1000-1750 | - | - | 0.10 |
1750-1800 | 0.40 | 0.40 | 0.40 |
1800-1850 | 0.70 | 0.50 | 0.50 |
1850-1900 | 1.00 | 0.30 | 0.50 |
1900-1950 | 0.75 | 0.80 | 0.80 |
1950-2000 | 1.10 | 2.3 | 1.9 |
引自钱易等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有的地区非常稠密,有的地区则人烟稀少。人类主要聚居在地球的四个地区,这些地区的人口密度大,超过100人/km2。它们是:
(1)西部和中部欧洲 特别是英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和意大利;
(2)北美东中部 即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地区;
(3)南亚次大陆 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
(4)亚洲的远东部分 特别
是中国东部、朝鲜、日本等地区。
除此之外的其他地区,虽然也有分散的人口聚集比较多的国家或地区(如埃及、尼日利亚、爪哇、新南威尔士沿海地区、普拉特地区、巴西东南部、墨西哥中部高原和美国的加利福尼亚等),但通常面积很大,人口密度较小。据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委员会2001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指出,世界较发达地区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2人,而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9人,几乎是发达地区的3倍。
2、年龄结构
世界人口的年龄结构两极分化,发达国家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年轻的多,有生育能力的人多,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今后的人口还要持续增长。全从世界来看,人口正在老化,年龄中值从1950年的22.9岁提高到1985年的23.3。预计到2050年,年龄中值将超过30岁。
表2-3 人口年龄构成划分标准
项目 | 年轻型 | 成年型 | 老年型 |
少年儿童系数(0-1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 | >40% | 30-40% | <30% |
老年人口系数(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 | <4% | 4-7% | >7% |
年龄中值数(岁) | <20 | 20-3 | >30 |
3、健康状况
世界人口健康状况都有所改善。所有各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大约下降了1/3。但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健康状况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由于环境恶化造成的健康为害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更为严重。
4、文化程度
绝大多数国家人口的文化程度都不断提高。但据统计,世界上大约有1/5的成年人不能读和写,这些人口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世界大多数国家中,妇女的文化程度都比男性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