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作文之读书角宣传标语
读书角宣传标语
【篇一:图书角宣传语】
【篇二:小学各年级图书角的文字】
  各年级图书角的文字
  一年级:采蜜角
二年级:采蜜园
三年级:书香园
四年级:静思园
注:一至四年级全用不同形状的花瓣做衬托底纹! 五年级:沁香园 书海
六年级:书海拾贝  扬帆书海
注:五六年级用菱形块形状做衬托底纹
备用名称:
小蜜蜂采蜜园好书如友伴我行书香怡人 与书同行  图书角(读一书增一智)七彩书屋 品味书香  智慧书屋 小精灵书屋  快乐书屋 与书香为伴,与文明同行 我爱读书
【篇三:用楚辞写一则读书宣传语】
标签: 杂谈
要求:①联系该书内容;②表达简明得体;③字数不超过40字。(4分)
【答案】答案示例一:著《离骚》屈子行吟泽畔,书香荆楚传华章;读《楚辞》楚人再诵乡音,文化湖北续辉煌!答案示例二:史家绝唱,无韵离骚;读史明志,鉴古通今。史学经典,请读《史记》!
2011年:为校园“禁烟提示牌”编写一条温馨提示语。要求符合场景,语言简明、生动、得体,不超过20字。
要做好这类题,首先弄清楚宣传的主题、对象,然后紧扣对象特征,突出宣传事情的作用和意义,形式上为了具备鼓动性、号召性,最好采用对偶句、排比句。如上面2012年的那道题,我们可以用排比句写:1、捧读《楚辞》,领略荆楚方言魅力,感受屈原爱国情怀,再创湖北文化辉煌! 2、让“兮”字带你重回楚国,嗅闻香花香草,追寻屈子足迹,再续爱国篇章。也可用对偶句写:1、在《楚辞》的书香里欣赏荆楚文化的辉煌,在屈原的爱国中奉献报效祖国的赤诚 2、满怀幽愤著成信使照人寰  心存仰慕诵读绝唱明心志  3、从史家绝唱中了解大中华悠久历史 在一家之言里聆听太史公精辟点评
提示语就是通过简洁、温馨、有文采的话语,对别人起到提醒规劝的作用。形式上注意运用修辞,最好也是排比、对偶,内容上让别人明确这样做的利弊。
练习:1、目前,我省设立了图书漂流点,启动图书漂流活动,这一活动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该活动指书友将自己不再阅读的书贴上特定的标签投放到公共场所,无偿提供给拾取到的人阅读,拾取到的人阅读之后,根据标签提示,再将该书投放到公共环境去。假如你所在的村镇、社区即将启动启动图书漂流活动,请你为它拟一条宣传语,表现活动的意义和其独特的魅力,不超过40字。
答案示例:1、书籍在漂流中联通你我  你我在漂流中传承文明 2、知识在漂流中传播  文化在漂流中传承
3、让书籍在漂流中传递温暖,传播知识
2、在公汽、地铁车厢内吃食物,随意往车窗外扔垃圾,人们对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已深恶痛绝。为禁止车内吃食物和往车外扔垃圾,请你分别写两条温馨提示语,要求语言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意,每条不超过25字。
答案示例:1、车内吃东西:没有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  有一车清新伴你一路顺心  把美食留在车外安心享用  把干净留在车内共同拥有  莫让一时的嘴馋破坏了车内的清新洁净
2、扔垃圾:车内垃圾车内留  文明安全伴左右 车外一扔,扔掉了垃圾,也扔掉了自身良好形象
请把姓拉名圾的我别扔在车外,我的家在垃圾桶
3、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主题是“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请你为这
届读书活动拟写两条标语。要求:紧扣活动主题,表达简明得体,每条不超过20字。  答案示例: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文明学生助人为乐情长在  雷锋精神心永存
4、有统计表明,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今天,你吃光盘子里的食物了吗?”以“光盘”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引发关注,晒出自己吃得一干二净的盘子也成为了风尚。  请你为“光盘行动”拟一条宣传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25字。答案示例:1、要光盘,不要剩饭;要节约,不要浪费
2、吃光盘中餐,省出他人粮;吃出文明风,圆满他人梦
3、节约,不是吝啬,是美德;光盘,不是贫穷,是风尚4、尊重农民劳作,呼吁光盘行为;防止口粮浪费,倡导节约风尚5、参与光盘,节约每一粒粮食,拒绝每一丝浪费,珍惜每一份耕耘
5、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不少学校在某些景点、设施上写一句简短的标语,以对师生起到告诫、劝勉、激励、怡情的作用。请根据示例,从下列对象中任选两个拟写两条标语,不必拘泥其句式,但要切合对象的特点。
示例:蓄水池  只有先充实自己,才能服务于别人
读报栏  读书亭  翠竹  雪松
答案示例:读报栏:五洲风云入眼底  四海波涛涌心头 常读天下事久藏凌云志读书亭:入亭无杂念  开卷有书声
翠竹:竹林生竹竹叶翠  学海求学学子勤 竹有虚心  苍翠坚韧入云霄人无傲气 自信执着成雄才  雪松:以挺直姿态笑傲严寒风雪用常青容颜直面沧桑岁月
‘篇二:(读书笔记)乱侃楚辞
戏说,胡说
——《楚辞》读书笔记
1041041052  陈雅琳
总论
《楚辞》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据有重要的地位,由屈原而开的香草美人传统也使得后世人不断进行模仿,进而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直以来,大多数阅读《楚辞》的人多以同情屈子遭遇,谴责奸佞小人为意,然而就如拿着笔杆子的书生能将得罪了自己的能吏污蔑为,将之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一样,如果仅仅是从一个人单方面的言论来看待事实,未免太过偏颇,虽有亵渎先贤之意,我却也不得不站在另外一些角度来审看《楚辞》一书了。以下,选取部分有所牢骚的诗,评述一二。
离骚
《楚辞》中,以《离骚》一篇为首,而《离骚》更是在后世引出了迁客骚人之说。这一篇诗歌毕竟选入课本,还属于背诵篇目,大多数人对它都是十分熟悉的。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屈子开篇就点出了自己的身份,这在其他的诗歌中可不算是常见,而于此,不得不考虑到当时的社会背景。毕竟是战国时代,在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分别还没有被后世的科举制度打破之前,屈子的身份是十分显赫高贵的。而出身如此高的人,天生就应该进入仕途,作为
一国栋梁,就如四君子一般。这是一种理所当然,屈原既然有这样的出身,理所当然就应该被重视。理所当然就要成为最受国君重视的大臣。现代的人恐怕十分难以理解当时的人的那些想法,然而只要看看史实就能窥得一鳞半爪——那是一个田氏代齐这种类似管理层收购的事件,几乎所有人都立刻判定田氏德行有亏的时代。那是一个崇尚高贵出身和优良品德,国君实
际上位置并不太高,整个贵族阶层才是统治者的时代。然而,毕竟是战国,属于周的礼教正在崩塌,国君们正在不断掌握更大的权利,即使是贵族,也未必能够如从前一样占据优势。
于是理所当然的,屈原遇到了挫折。自然,他是一个典型的出身显赫又有着大志的贵族。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他的大志当然不会是如田氏一样的乱臣贼子一般的大志,而是辅佐君王,成为名臣。说白了,也就是想要成为战国四君子那般深受国君信赖,手握大权,品行天下人称赞的名臣。不过很可惜的,不知道是因为屈子性格不招人喜欢或者别的已不可知的原因,楚怀王就没有把屈子当做成自己的肱骨之臣,甚至觉得这家伙烦不烦哪,干脆贬斥了去。
正常人,要是欲申大志而不得,哀怨那是一定的。
所以屈原开始哀怨了。不过普通人通常就是抱怨几句,作为一个诗人的屈子却不会仅仅是抱怨,作为一个文艺青年,他默默提笔,将自己的情绪通过文字发挥了出来——通常,这是杰出的诗歌、文章、书法、绘画、雕塑等一系列艺术诞生的主要来源,当然,也许诞生的也会是粪土的作品。
屈原这一抱怨可不得了。因为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手法,直接让无数哀怨的文艺青年产生了强烈共鸣的手法。所谓的香草美人。自比为高洁的香草,却无人赏识,自比为绝的佳人,却冷落在空闺。不得不说这样的比喻非常巧妙,的确让人有感同身受感。于是引得后世的人也跟着来写什么“画眉深浅入时无”啊这样的句子。不过说老实话,乍一看这样的文字有点意思,把一本《楚辞》看完之后,那就只能是恶寒了。虽说这么说是有点不敬先贤的味道,但是你一个大男人,男子汉大丈夫,却要这样凄婉哀怨,实在让人觉得??微妙。这一点放下,屈原还说了一件事:都是小人的错!
嗯,都是小人的错,君王无比光明。以后世人的眼光来看的话,这种观点怎么看多少都有失偏颇。从帝王学的角度来说,人家帝王宠幸小人,那不是为了平衡朝廷势力吗?作为一
个政治人物,屈先生您何必这么幽怨呢?难得糊涂啊!退一步说,就是君王真的可能是被小人给糊弄住了,那也是属于屈先生自己没本事啊,小人怎么做的学着点,迂回性地总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嘛。
小人的事后面再说,关于君王的事,这倒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的观念了。甚至于到了现在,这样的观念依旧是存在的。不管出了什么事,领导都是好的,
一切都是小人的错。通常如果还有一个女人的话,那事情多半还得推到女人的身上去,小人还要退一步。看这黑锅背的。楚怀王可是个跑去赴约弄到自己被抓的人,他自己要没点问题,后面的事情能那么简单吗?
天问
九歌
《九歌》是祭祀神灵的诗篇。古人对于神灵的敬畏是如今的我们所无法想象
的,比起没有信仰的人来说,我至少还有所坚信,多多少少能够体会那些微妙的情绪。《
九歌》中的许多神已经不再是被祭祀的主要的神了,但是就如同我们敬奉三清一般,那种
敬畏,祈求庇护和向往的感受,依旧藏在字里行间。
毕竟与神灵相关,诗歌中屈子自己变小了。宏大的是神灵,是他们的力量,品德,这些东西正是我们的祖先所追求的,人世的煎熬让他们渴求乐土,道德的逐渐沦丧让他们渴求高尚的品德。说是祭祀神灵,其实是在追求自身,他们渴望如神灵一般生活。
九章
屈原是值得同情的。我是说,如果站在一个爱国的亡国者的立场上,屈原是值得同情的。集合成《九章》的几篇作品,讲述的是屈子的心路历程。若是摒除我那一点偏见,他的忠诚,他的痛苦,他的抱负,的确是悲哀而令人尊重的。但到底,夏虫不可语冰,以我个人的角度,对屈原过分的忠诚,颇有些难以理解,但假如说是几千年之后已经没有国家这个概念的人对我对国家的爱无法理解的话,那也或许又是一种轮回了
好吧,毕竟已开始就是有失偏颇的评价,不若将这样的想法阐发到底,也算是我年少轻狂一回。
之前没有说完的事,提到了小人。
屈原总是将自己没有办法伸展抱负的原因归结到小人身上,然后将怀王光明化。或许真的是那个时代的人太过天真,对这一切没有细想。后世的人大多习得了厚黑教主的一点皮毛,于是阴暗地去忖度一切。至少,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怀王身上理所当然是有问题的。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而屈先生把什么都归到小人身上,也着实有点不厚道了。说到底,政治斗争,谁都能互相指责,谁也说不清楚什么叫君子,什么叫小人。而屈先生的做法,实在有点那种凡是赞同我的人就是君子,反对我的人就是小人的意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