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是做正确的事,“效率”是正确地做事
本期导读:
作为团队管理者,应该学会正确地问⽼板要⽅向,跟团队制定合理的KPI,才能有效地开展⼯作,并⾼效地产出结果。在此过程中,还要注重与团队打配合,以结果为导向进⾏意识、⾏动,以及沟通上的种种管理。
•正确地画出蓝图(即规划阶段,要确定“造什么”,才能有效进⾏⼯作)
•明确地兴造⼟⽊(即落地阶段,要确定“怎么造”,才能⾼效完成⼯作)
万事万物都会经历两次创造,第⼀次是在头脑中规划(Mental Creation),即画蓝图;第⼆次是在物理世界付诸执⾏(Physical Creation),即兴⼟⽊。
第⼀步,画蓝图,即规划阶段,要确定“造什么”(WHAT to do)。要举办运动会,造个露天的或室内的体育场都⾏,造美术馆就不⾏。这⼀步,讲究的是“效果”(Effectiveness),保证做事拿到的结果是“有效”的。
第⼆步,兴⼟⽊,即落地阶段,要确定“怎么造”(HOW to do it)。体育馆开⼯,要统筹物料、⼈员、预算、⼯期等,直⾄竣⼯。这⼀步,考验的是“效率” (Efficiency),要求过程是“⾼效”的。
“以终为始”(Begin with end in mind)是7 habits 的第⼆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引导⼤家思考:“假设你在参加⾃⼰的葬礼,你希望别⼈如何评价你?” 今天分享的⽂章以此为基点,收缩视⾓,瞄准职场,应⽤“以终为始”的结果导向思维,重新定义“效果”和“效率”。
正确地画出蓝图
先说说“造什么”(WHAT to do)和“怎么造”(HOW to do)的区别。这个区分极为重要,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我们将⽅向、⽬标、结果,与⽅案、KPI、过程做个对⽐,帮⼤家了解其中的区别,以便做好业务判断。
⽅向 vs. ⽅案
⽅向是确定的,⽅案是⾃由的
有⼀次,下属跟我做⼯作总结,开⼝就是“这⼀年,换了五个⽅向”。我⽴马打住他,说,应是“这⼀年,为了这个⽬标,我尝试了五种⽅案”——这不是⽂字游戏。在⼯作中,“⽅向”和“⽅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向/⽬标是WHAT;⽽⽅案/⼿段是HOW。
在消费品⾏业,我们经常听到“品牌与销售谁更重要”的争论。⽽实际上,在GM眼中,提升销量是⽬标/ WHAT,⾄于是重品牌还是渠道,都只是⼀个HOW的选择。细看下去,在GM下⾯的品牌总监眼⾥,
提升商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
标/WHAT,⾄于是投电视⼴告还是农村刷墙,也只是⼀个HOW的选择。
互联⽹⾏业的“产品与运营谁更重要”的争论也同理,之所以“阿⾥重运营,腾讯重产品”,是由各⾃的⽬标/WHAT决定的,⽽⾮业务⽼⼤的主观偏好。⽬标/WHAT最重要,⾄于⽤运营还是产品的⼿段/HOW,都是⽬标确定之后推演出的合理选择。
“不管⿊猫⽩猫,能抓⽼⿏的就是好猫”,是关于“⽅向 vs. ⽅案”的最好诠释。“抓⽼⿏”是⽬标,好猫的标准就是“能抓⽼⿏”,⽽不是长得萌或其他;在这个标准下,⿊猫⽩猫都可以是好猫。
⼀旦⽬标/WHAT确定,⼿段/HOW的选择就是⾃由的。弄清这个概念,⼯作思路就开阔很多。你可以问⽼板要⽅向,但不能问他要⽅案。⽅案是你出的,能想到⽼板想不到的⽅案并做出来,才体现了你的价值。更进⼀步,理解⽬标/WHAT 更能帮你站在⽼板的⾓度看问题,超预期完成⼯作。
⽬标 vs. KPI
什么样的KPI是有意义的
确定⽅案/HOW之后的惯常做法,是制定KPI。搞市场和品牌的,有品牌认知度、美誉度、辨识度等KP
I;搞电商平台的,有UV、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等KPI;开饭店的,有到店⼈数、翻台次数、上菜速度等KPI……只要是在⼀个组织中⼯作,都逃不开这玩意⼉。
KPI是对⽬标的⼀种提炼和模拟,⼀⽅⾯通过拆解来保证不同的业务部门之间形成合⼒,另⼀⽅⾯通过量化来保证和衡量执⾏结果。但事实上,“⽬标”和“KPI”,只是接近,难以等同。
合理制定KPI的⽅式,是从结果倒推设置。最核⼼的KPI可以接近甚⾄等同于组织⽬标。这类⽬标性KPI,要么是从客户出发的,⽐如⽤户数、复购、uv等;要么是从钱出发的,⽐如销售额、净利润、周转率等——反之未必成⽴,⽐如“品牌认知度”是从⽤户出发的,但并不是⽬标性KPI,⽽属于过程性KPI。
正确的“过程性KPI”也能直接促进业务,但如果制定不好,团队只盯着某⼀个过程性KPI⽽忘了整体⽬标,则执⾏⼒越强,越容易出错。就跟开车只盯仪表盘却忘了看路⼀样,开得越快,离⽬的地越远。
注意点
· 预设出现问题,⽐如卖洗发⽔的制定并完成了每个渠道增长率的过程性KPI,但总增长率⽬标没有完成,因为在快速发展的渠道⾥增长慢了;
· 局部影响整体,⽐如银⾏制定并完成了坏账率的过程性KPI,但总的盈利⽬标没有完成,因为过严的
风控导致贷款⼈数的下降和放贷额度的下降;
· 短期影响长期,⽐如某次促销放了很低的折扣,季度的销售过程性KPI完成了,但全年的销售⽬标没有完成,因为⼤促做坏了品牌的价格体系。
· ⽆法跟⽬标匹配的KPI,还种KPI看似合理,但通常是从团队/⾃⼰出发,⽽不是从⽬标出发制定的。
典型的例⼦是2016年Q4政府控制房价。总理的⽬标是“居者有其屋”(从居民的⾓度出发),合理的⽅案是多供地多造楼。国务院⽤了“控制平均房价”(从官员表现出发)作为KPI,⽽当地政府采⽤的⽅案,是限制⾼价房备案甚⾄⽹签,让低价房跑量来拉低平均房价。于是,70个城市平均房价⽆⼀上涨,KPI完成了,⽬标却毫⽆推进。
说回⼯作。其实KPI最重要的,不是那个数字,⽽是制定KPI的过程(特别是⼀些没有历史参考的新业务)。制定KPI的过程,是评估最终⽬标能否完成的过程。⼿头有哪些抓⼿,抓⼿的贡献是不是直接,与结果之间有没有严格的相关性,功效有多⼤,会不会此消彼长,实现难度有多⼤,等等。
我⾃⼰带团队,给⼤家打绩效主要看对⽬标的贡献度,KPI的完成度只是参考。全绿的scorecard(KPI全部完成)是最差的scorecard——不说明⼯作完成得好,只说明当初KPI定得太低,在过程中根本没有逼团队发挥出潜⼒。
结果 vs. 过程
结果是衡量⼯作好坏的唯⼀标准
在业务上,说“顾客是上帝”,说“⽤户永远是对的”,因为“顾客/⽤户感知是检验⼯作好坏的唯⼀标准”。⼀个事情做得好不好,不是由你的出发点、动机和付出多少努⼒所决定的,⽽是你的⽤户/客户的感知所决定的。
某次公司⾥讨论⼀个问题,⼤概是我们⼀个系统没做好,客户出现很多投诉。
负责该产品的Leader解释了很多原因,说这个系统的设计很难,团队选择保证系统的正确性,牺牲了易⽤性和及时性。另⼀个Leader说,“对于⽤户⽽⾔,主观即客观”,⽤户主观觉得这个产品不好,那就是不好,没什么可说的。
另⼀个⾓度来看,只有⽤户可感知的,才是有意义的。看同事⼯作总结,说开了⼋次会,有过五场跨部门讨论,做了三次分析。就算TA忙得团团转,我都不会给他“计⼯分”。开会、讨论、分析,只产出“结论”,不产⽣“结果”。这些“结论”,⽤户都是没有感知的,不能使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让更多⼈知道和喜欢。在这些“结论”落实于产品、运营,给⽤户以明显的感知并产⽣结果之前,所有的开会、讨论、分析,都是⽆⽤功。极端⼀点讲,都是成本,⽽不是成果。
如果TA换个说法,说“这个季度我们办了七场活动,迭代了三个版本,新⼊驻了两个渠道”,这些都是⽤户可感知的,总
如果TA换个说法,说“这个季度我们办了七场活动,迭代了三个版本,新⼊驻了两个渠道”,这些都是⽤户可感知的,总⾏了吧?当然不⾏!意识就不对。办活动,迭代版本,⼊驻渠道,都是从“我”的⾓度出发,从过程出发的,⽽不是从“⽤户”的⾓度或说从结果出发的。
活动吸引多少新⽤户?版本迭代后活跃和留存数据有更好么?新⼊驻的渠道带来多少下载,成本是多少?回到WHAT和HOW的辩析,为了拿到这些结果,办活动、迭代版本、⼊驻渠道是最佳的⼿段么?或许不是。
明确地兴造⼟⽊
⼯作中要做好⼀个事⼉,得给⾃⼰上弦(压⼒或动⼒),⼿上得出活⼉,还少不了跨团队沟通。意识、⾏动、沟通,三者缺⼀不可。
结果导向的意识形态
没有借⼝,使命必达
⼯作久了,慢慢⼼⾥就会有⼀本谁靠谱谁不靠谱的账。靠谱的⼈没那么多借⼝,直接把事情搞定了,有多少困难都⾃⼰扛着。不靠谱的⼈⼀上来就说困难,说事情搞不定的原因有⼀⼆三点,说这个项⽬晚上线,是因为临时出了bug,然后话题转到描述通宵排查问题的⾟苦上。
困难及不确定性,是你要克服的东西,不是在开始之前,就预设为事后“完不成的理由”。⼀旦有这种预设就完了,就从⼀个“⾏动者”,变成了⼀个“解释者”,精⽓神就没了。
的确,是有所谓的不可抗⼒,但99%被称为不可抗⼒的东西,都并⾮不可抗。⼤多数⼈⾯对的困难和不确定性,远不到不可抗⼒的程度——还没“尽⼈事”呢,就“听天命”了。
结果导向的意识形态,就是“没有借⼝”。坚决完成任务,是⼯作中最⼤的美德;使命必达,是天下最⼤的靠谱。
结果导向的⾏动管理
从终点出发
我们⽤⼿机地图导航时,第⼀步都是先输⼊⽬的地。然后地图会给你⼏条可选择的路线,再看是打车还是公交。这⾥隐藏的⼀个道理是,“倒着做事”。
什么地问所谓“倒着做事”,就是在设置⾏动路径时,从你想要达到的结果倒推,⽽不是根据眼下的情况决定⾏动⽅案。为了避免迟到,就要从上班时间倒推,确定出门时间、起床时间;⽽不是先看⼏点钟起床,再看什么时候能到公司。
拿业务分析来说,新⼿常犯的错误之⼀,就是先搜罗⼀⼤堆数据,左⽐⽐右算算,看能得出什么结论。我们处于所谓的⼤数据时代,⼀上来就伸⼿数据,⼀⽅⾯容易在⽆效数据中迷失;另⼀⽅⾯,容易被唾⼿可得的信息所迷惑,错过关键但难以量化的数据。
正确的数据分析⽅法,是脑⼦带⼀个分析地图,先有基于问题的假设,再多⽅数据验证假设。分析能⼒的提升,不是学会了多少分析⽅法,⽽是掌握了正确的分析思路。刚学写⽂章的⼈总是想到哪写到哪,⾼⼿写⽂章,都是先列提纲再动笔。
我们喜欢看⼀些Mission类的电影(如⼗⼀罗汉,偷天换⽇等),最后⼀瞬间的严丝合缝,看完整个⼈舒服极了。我们看这些主⾓们都是怎么完成Mission的——
先看要做什么样的任务,分析需要克服的困难,推导需要怎样的能⼒,然后组建具备这样能⼒的团队,制定并执⾏具体的⾏动计划,还要预测可能出现的困难,想好风险的处理策略——可不是从⾃⼰的能耐出发,⼀步步看能不能完成任务,完不成拉倒。
跨团队合作中,结果倒推尤其重要。不是“等你做好这个,我们再约个会讨论那个”,⽽应是“下周三我们⼀起开会讨论结果吧”。这样的好处,是利⽤“来⾃⽬的地的张⼒”,倒逼⾃⼰和团队提升效率。
结果导向的沟通管理
结果导向的沟通管理
以对⽅为准
常听到团队关于沟通的抱怨,“我跟A说过这个事,但A太不靠谱了,到现在都没做好”。出现这种情况,通常不是A不靠谱,⽽是在跟A的沟通中出了问题。
沟通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从⾃⼰(沟通的发起⽅)的动作出发,⽽不是从对⽅(沟通的结果⽅)的接收以及接受出发。
萧伯纳有⼀句名⾔,“沟通最⼤的问题,在于以为沟通已经发⽣”(The single biggest problem in communication is the illusion that it has taken place.)沟通最⼤的美妙之处,在于达成共识;⽽我们常常获得的,是已经达成共识的幻觉。
打车时,司机要是说“我在马路右边”,我会⾮常恼⽕,你说东南西北还可以,我⼜不知道你的朝向,⿁知道你说的右边是哪边啊。
发⼀个通知,说“这个我已经发过邮同步过了”,这只是“发了邮件”,却没有保证对⽅已经了解情况,万⼀对⽅电脑坏了呢?
“这个关于转化率的数据我们讨论过了,但是没法统⼀结论”,讨论是讨论了,但是对双⽅数据⼝径的定义是⼀致么?
另外要注意,要资源、要指导、同步信息,不同⽬的适⽤不同的沟通⽅式。
•对谁讲、讲什么、怎么讲?
•对⽅了解背景知识吗?
•对⽅是什么⽴场?
•对⽅可能会有怎样的质疑?
•我说的对⽅听得懂吗?是直接了当,还是旁敲侧击?
•是⽤邮件正式沟通,还是抽根烟聊聊?
•是会沟通,还是1对1沟通?
这些都是沟通之前要考虑的问题,并从对⽅的⾓度来获得答案,⽽不是⽆差别地从⾃⼰已经习惯的沟通⽅式和风格来推进。
CEO⿎舞⼠⽓,是⼀种共识;
让熊孩⼦不要调⽪,是⼀种共识;
让煎饼店⽼板按你的意思不加⾹菜,也是⼀种共识。
影响⼒就是不断让对⽅达成共识所达到的;正确的沟通,是拓展影响⼒的最佳⽅法。
西谚有云,“Put yourself in other’s shoes”,这⾥的词眼是“other's” 。沟通中,要确保信息对⽅已经接收了,在达成共识中,要确保对⽅已经接受了——⽽不能⽌步于,“反正我说过了啊”。
结果导向思维其实是“反⼈性”的。⼈天⽣就会从“临近的”、“熟悉的”、“具体的”起点⾓度思考和做事,⽽不会从“遥远的”、“对⽴的”、“未来的”结果进⾏规划和执⾏。随性⽽动,顺着做事,是动物本能,就跟熵增定律和重⼒⼀样难以抗拒。但要起⾼楼,就要克服熵增和重⼒;要有所作为,就要注意多做“有效的⼯作”,坚持“⾼效地⼯作”——⼈⽐动物强,就在于此吧。
本⽂来源于慈航笔记(ID:Learn Shamelessly)。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