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知军张俣(回顾历史品味南川7)
回顾历史品味南川(七)
南平军知军张俣(子硕)简介
重庆市南川区党史与地方志办公室  卢华丽
1985年,南川县人民医院在基建施工中,发现了3座完整宋墓。其中之一系卒于南宋时期的南平军知军张俣墓(墓室后移至文化馆前复原保护)。墓室外平置墓志,有盖石,上盖刻“宋故武功大夫永康府君张公墓碑”。根据墓志知墓主张俣字子硕,曾任南平军知军,珍州、黔州知州以及永康军知军等职,卒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4月,同年10月葬于南平军隆化县流金乡(今南川区人民医院一角)。墓室出土金、银、铜、铁、玉、瓷、骨、石器77件,其中金器22件。人们不禁要问,张俣何许人也?有何德才堪任南平军知军?
张俣,字子硕,生于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潞州潞城人。徽宗政和七年(1117)张俣30岁时,赴京师开封府投进“弓马子弟所”(宋朝为招收青年教阅武艺、选练人才而设置),表演骑射功夫,武艺娴熟,全所人惊奇不已。其后不久,适逢徽宗帝到西太一宫祭祀,还朝后下诏阅试子弟武艺,选中者授予官职。张俣在录取者之中,被派遣到(音呼)延路(今陕西省富县)经略使司充当骑军教习。
公元1115年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后,屡败辽兵。1118年,宋徽宗等认为辽有必亡之势,决定联金攻辽,乘机收复燕云,并签订了“海上之盟”。辽侦知宋金之谋,成立了一个军事组织叫“拦汉军”,取挡阻汉人军队之意。宋朝派兵出击拦汉军,西夏效围魏救赵之计,入侵延路北境,援助拦汉军。延路经略安抚使贾炎出兵抗击,张俣随军作战,“破西贼之援,策功甚伟”。
11223月,金遣使来约夹攻辽,宋廷命童贯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屯兵于边以应之。5月,以蔡攸为副使,与童贯共率兵分两路攻燕京,出师不过半月,即被辽兵击败。10月,童贯命刘延庆、郭药师将兵10万出雄州再攻燕京,很快又被击败,退守雄州。张俣墓志云“明年,王师出塞”,当是指宣和四年两次攻打燕京的军事行动。张俣在燕山之役中“以偏卒从战,战殊力,自昼历晡,斩获首虏”,于是升为队将。
宋廷以高昂的代价换得燕京等几座空城后,自然要派文武官员前去治理。1123年,张俣因骁勇善战,被“选戍燕山府护筑蓟州玉田县”,即选派驻防燕山府,护筑(监护筑城工程)蓟州属县玉田县,担任县丞或县尉。
1124年,河北高托山、山东张万仙等因科捐繁重、连年荒灾,纷纷率众起义。宋廷派宦官
梁方平为河北、京东制置使领兵镇压,张俣“隶方平军”,但“治累年不能下”。在这期间,梁方平曾在密州遭到袭击,情势十分危急,幸得从行的张俣沉着应战,一击而毙其头领,余众退却,张俣乘胜挥兵大击,袭击部队奔逃溃散。梁方平为此给张俣记特等功上报(“上奇功为奇”),升武官阶四阶,仍返本任领玉田县。
1125年,金军分两路攻宋,郭药师以燕山降金,燕山府州县尽陷。徽宗禅位于太子赵恒,是为钦宗。1127年,金军掳徽、钦二帝北去,北宋亡。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闻二帝被掳,遂赴应天府即帝位,史称南宋。张俣自还本任后,即从经略司起兵勤王,待到康王即位南京应天府才奔赴“行在所”,武功大夫张俊举荐张俣为准备差使(主管殿前司公事的属官)。
11277月,张俣奉遣赴陈(河南淮阳县)、蔡(河南汝南县)一带讨伐乱军的溃兵,历时不久,尽都平定。11285月,秀州(浙江嘉兴)叛兵徐明率众作乱,宋廷命张俊讨伐,张俣随俊出征。6月,捉获徐明斩首,平定秀州。
同年8月,河北京东捉杀使李成叛。1131年正月,李成据江淮湖湘十余郡,连兵数万,有席卷东南之意,久围江州。宋廷命张俊为招讨使,岳飞为副使,领兵讨伐。五月,江淮悉平。张俊奏岳飞功第一,诏升岳飞为右军都统制。这次平定江淮之役,张俣随军从征,不
但驰骋疆场,杀敌致果,而且献计献策,“多出方略之助”。
至此,张俣因屡立军功,被派遣为秦州兵马监押、秦凤路经制司准备差使、御营前军准备将领,主管龙州(治今四川江油县西北)涪水关(今四川平武县东)。
江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张俣屡立军功,得到许多官衔,实际职务却是涪水关关使。这样的官职同他的才干和功劳都是不相称的。因此,有朝廷大臣建议以张俣的才干可以担任州府长(“长任治郡”),于是1131年张俣被差遣任南平军知军。
南平军,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设立,治所初在铜佛坝(今綦江区赶水镇),1239年迁治所至隆化县(今南川城区)。南平军初置时,辖渝州南川(今綦江)、涪州隆化(今南川)两县,1121年后加辖播州县。因此,张俣知南平军时,领有南川、隆化和播州3县,辖境相当于现在的綦江、南川两区和贵州的桐梓一带。
张俣从此结束征战沙场的戎马生涯,过着地方长官比较平静的日子长达20余年。到任后不久,张俣便将家属迎来隆化县定居。其间,张俣曾两任珍州(治所正安县东北)知州,但其父亲因“始兵乱”,便“留居其乡(隆化县流金乡)不肯去。”
张俣从知南平军以来,二十三四年间都是担任州、军长官。所谓“典方州,握兵符”,独当一面,掌握军政财权。但“君为政,大氐用抑强豪、殖善良为务”,因此而招致怨恨(“故亦能贾怨”),未再高升。张俣后曾任黔州知州,继又改知永康军(治今四川省都江堰),因遭父丧,且年事已高,便上奏朝廷守丧三年,未赴任永康知军,即于1152年卒于家中。终年68岁。
张俣最后升至武阶官第二十七阶武功大夫,居正七品之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