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客家节日习俗
我的家乡位于粤北山区的一个小县城--始兴县,2011年,荣获“中国围楼文化之乡”和“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称号。
汉族人口约占 97%,少数民族 3%左右。大的节日活动基本相同,全县较为盛行的大节日有:除夕过大年和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另每月有不同的小节日,如二月春分节、三月清明节、四月立夏节、六月初六太阳节、九月九重阳节、十一月冬至节、十二月十六圆牙、二十四小年夜等,此外有扫墓祭祖及地方性的安龙、打醮。除夕过年是最大的节日,最隆重。从十二月十六开始为进入年关,至正月十五过完元宵才为解除年关。年前半个月是筹备过年,大年初一开始是新年快乐的十五天。年前,忙忙碌碌为吃穿住用玩作准备,如修补或作炉灶、修整房子和门前屋后的檐街小道,打扫环境卫生,有的添置家具或修理家具。敝帚自珍,家具虽旧,但刷洗锃光,重新摆设,意惑舒适。家家户户张贴门画对联,富豪人家还张灯结彩,人人都设法把旧貌变为新颜,形成一种热烈祥和的节日气氛。准备穿的。农家平时极少穿新衣,辛苦了一年,想换上一件新衣,特别小孩,穿上新衣表示高高兴兴过新年,又增添了一岁。男人服装以唐装居多,少数人穿长大褂,头上
戴毡帽,亦有人戴礼帽,脚上穿布鞋,少数穿皮鞋。女人穿托边大襟衫,其中有双托边和半托边及青年穿的托牙边等大襟衫裤。头上戴软耳,额栏,平时做工包扎长方形布巾。脚上穿绣花布鞋,花样款式之多,具有始兴独特风格。 准备吃的。年料品种繁多,盛行的灰水糍是送年的礼品之一,大部份人家要做。粳米糍、麻糍也有人同时制作。有制盐水、淡水花生、印米粉饼,做花生糕、炒米糕,有烧油饼、草果、麻筒、豆饼、糍壳、芋壳等油炸食品,还有做腊味、酿黄酒、烧酒,较 有名的是澄江黄酒、清化烧。此外,准备玩的,如舞龙舞狮、彩灯、鞭炮以及小孩玩具等。十二月二十四日为过小年,里里外外全面进行大扫除,有的更换炉灶,把家具洗刷干净,晚上祭灶和小加菜。亲友互相送年也开始了。入了年关还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如不能在墙上打钉子,不能打骂小孩,尽量少说不吉祥的话,表示接近过年,大家过个团结、祥和的年,这也是思想上、语言上、行动上的准备。除夕过年,是大团圆,合家欢乐的一个晚上,家家户户加菜吃团圆饭,饮高兴酒,庆祝一年来辛勤劳动获得的丰硕成果,迎接新一年的顺利吉祥,回顾过去的一年,计划新到来的一年,长辈教育晚辈遵纪守法,和善待人处事,尊老。同时,老小高高兴兴、热热闹闹,一边试穿新衣新鞋,一边谈笑,很快过了几个钟头,有些当家的还给老人和小孩一点压岁钱。有的家庭睡前鸣放鞭炮,以示封门。大年初一端午节放几天,新年开始的第一天,首先是选择
吉辰开门,多数人在零时至三点左右,少数人在寅时开门。良辰到,打开厅门,烧香点烛放鞭炮,迎吉神。接着到就近寺庙里烧香 敬茶拜神求保吉祥。随后,有的地方打锣敲鼓到天亮。白天,晚辈向长辈拜年,互说吉祥话,长辈给小孩发糖果,有钱人家给发小红包,有的地方互相请饮新年酒。 初二,是开牙日,据说初一吃斋,初二开始吃荤,叫开牙,所以早晨起来首先要提着大雄鸡或大阉鸡到就近寺庙里开杀。一年里每月初二日和十六日定为牙祭日。故正月初二为开牙,十二月十六日为圆牙。初二的另一个习俗是:亲戚家里头年有老人过世,在这天则要去他家祖堂拜祭一次新置的灵台,表示尊敬,俗称 “拜新台”。 初三,俗称 “穷鬼日”,每家都是进行一次打扫卫生,并用香烛纸爆将垃圾送到外面,表示送衰迎旺。衣服也彻底洗刷干净,为走亲访友作准备。 初四,是新年的吉日,男女老幼开始相互走亲访友做客数天。妇女带着小孩去娘家住上几晚,老小相会,愉快玩上几天。男人访友交流新年的生财之道。新嫁娶的新郎新娘家里互请新客,男人到女家及其亲房家里轮流吃饭,女人去男家的亲戚家里做客一次。 新年期间,每个村庄都可听到老百姓演奏着跷板锣鼓、龙锣鼓、狮头锣鼓、大锣大鼓声音。有些地方还有八音乐队演奏,这是一种民间乐团组织,节日里为了热闹庆祝而表演,平时为民众婚丧大事演奏。其乐器有:锣、钹、鼓、梆、笛、箫、二胡、唢呐等组成。一边奏乐一边唱词,很入耳动听,有时加放三
连炮,热闹倍增。舞龙舞狮从初一开始到县城商店、农村大厅拜年,直至元宵结束。细狮头的表演最引人观看,因为舞狮后接着还表演武艺,有打拳、有戈矛、耙头、关刀的比武,有跳台、飞斗斛、穿刀圈……花样多,武术精彩。在元宵节晚上活动内容更丰富,有舞蚌精、龟精、火龙、有扛春、迎着彩灯、鸡公灯、走马灯游行,火光四射,热闹非凡,共庆元宵佳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盛行做蕉叶糍,裹粽子。据说做粽子是为了怀念战国时爱国诗人屈原(注)。五月节那天每户门框上悬挂艾和菖蒲的传说是:福建某地有人被官府定为株连九族问斩之罪,皇宫派出杀手时嘱咐:“除门前挂有树青(带叶树枝)的不杀外,其余的斩光杀绝。”由于挂树青的人在其街头街尾都挂上一棵树青。杀手看见挂有树青就未进入这条街了。树青保了全街人的平安。后来,为纪念这个死里逃生的吉祥日,每年的这天都在门前挂上平安树青,后有人迁居外地传入始兴。后来人们把树青改用生菖蒲和艾,挂后用来泡水洗澡可散风除湿辟邪恶,更为平安。因为这个日子与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沉的日子相近,则同时在农历五月初五纪念。上午挂青迎吉祥,丢粽子入江送水怪及划龙船驱赶水怪,午时喷撒雄黄酒驱除虫蚁毒物,晚上加菜庆平安。端午节日活动主要是观看龙舟。五月初六逢始兴街日,县城附近十多公里的男女老少都云集到县城。墨江河两岸人山人海,观看大井头村和罗所村的龙船表演和比赛。那时的龙船装饰得很华
丽,有凉伞、帅旗、彩旗和人字形的各小旗,有人打鼓,中间有人敲锣,有人对着龙王菩萨摇扇子,船尾有舵手把舵,船两边几十人手拿划桨使劲地划。在龙舟竞渡,众目睽睽,万掌齐挥时,龙嘴里不时吐放出黄烟雾,河岸上还有人配合放三连炮,热热闹闹,节日气氛浓。民间还有一段龙船歌词:“五月里来五月花,新打龙船照(顺)河下,三十六人齐下水,中间打鼓两边划。” 八月十五是中秋佳节。中秋节盛行月饼是和全国各地一样,传说吃月饼有个小故事:起初,民间在八月十五的月圆日,家里也团圆,大都做圆形饼吃,并互相送圆饼,作为礼物之一。一次民众为了约定时间反贪官污吏,就在大圆饼里包上字条,待打开圆饼时详知一切。后来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大圆饼,称为月饼,并在饼里添加配料,把月饼做得更好吃。每年八月十五都在月夜里赏月吃月饼。团圆节,除月饼之外还有许多圆形的东西,如把芋头磨刷烂做成圆形用油炸至金黄叫芋圆,还吃大圆柑子等。在赏月期间,不少地方,女人玩 “扛月光姊”,男人玩“打迷魂童子”活动。扛月光姊。女人聚集在明月下,摆上方桌,桌上摆放着柑子,月饼、苎麻、棉花、女绸衫、缎鞋,一托盘白米,一碗白水,几束鲜花。由两个十多岁的闺女,把后端插上一根筷子的小擦箕(俗称炒米擦)翻倒过来,盖上红绸布,用双手抬着在米上空。另一女人点燃三根香,面对着月亮请神说:“月光姊,月光娘,请你下来料(玩)一场,柑子有你吃,月饼有
你尝苎麻有你织,棉花有你纺……。”之后,过十多分钟,扛着小擦箕的手显得比原来重了许多,而且会自然移动,这就是月光姊下来了。若说 “请月光姊画莲花”,擦箕就慢慢移动,筷子则在米上面画出一朵莲花样,叫画 “月月红花”,它就画出月月红花样,还会写简单的字……玩得开心。打迷魂童子。在明月下,由一个男子汉伏在桌子上,闭上眼睛,由另一个男人在后面对着月亮请神之后,过十多分钟,伏在桌面上的人会起来行走,自己打拳、唱歌,若有人叫:“师傅捉鱼 ”,他就自然做起捉鱼的动作来,并边说话: “捉鱼”。叫 “师傅捉鸟”,他就做爬树的动作,一边玩 “捉鸟”。叫做什么就做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由别人大声叫他才醒过来,又与正常人一样,他不知道刚才做了什么。 下面略述其余小节日习俗: 春分至清明为扫墓祭醮祖坟时间,老祖公一般都有蒸尝岭、蒸尝田。山岭可卖木头,良田可收租谷,每年收一大笔款。在祭醮时,裔孙们打锣敲鼓,杀猪杀鸡祭祖很热闹,有的集中吃上一餐饭,有的发人丁肉,有的让绅士(有学历官职)、老者(六十岁以上)陪做头的人多吃几餐饭,有的七十岁以上者加倍人丁肉,八十岁以上老人由他拿肉,能背出祠堂门就可以。祭醮有吃有拿,所以有 “松树尾哩三尺长,大人小孩闹蒸尝”的歌谣。 扫墓祭祖,个别坟墓举行两次仪式,一杀生(俗称橙生)祭祀,二用祭品隆重拜祭。具体是:一、杀生祭祀。派少数或个别人去墓前点燃香烛鸣炮,
接着进行杀猪鸡祭醮(一般用鸡),意思是使更旺盛显灵。二、回神祭祀。男女老少带齐祭品再回到杀猪鸡坟墓祭拜叫回神。其他坟墓则带着在杀猪鸡时备好的长钱血纸和祭品一一拜祭。祭品有猪肉、鱼肉、茶、酒、饼、花生、水果、爆竹、纸钱、蜡烛、香等。到了墓堂,首先清除杂草打扫坟墓,加高坟头泥;第二步,在墓背放些小纸钱表示增添 瓦片修好房子,在坟头泥上挂插香和血纸,在墓前点燃香烛;第三步,鸣炮,表示欢呼唤醒和告诉祖先阴魂,裔孙已前来拜祭;第四步,在墓前奠酒,举行拱手作辑、叩头等拜祭仪式,以表崇敬。另还有醮关社。在立春后第四至第五个戊日为醮关社时间。即头年家里有老人去世或捡金已满百日以上,其孝子在此时间去墓前拜祭一次,但死者的前辈还在世不能醮关社。 四月立夏,有吃糍的习惯。俗说:“立夏不吃糍,一年都没时(运)。” “立夏糍人人吃,吃了不减力。”所以,大家都在这天吃点糍。简单的是做磨石糍,用韭菜或葱与米磨成浆,油煎好可吃。有人做艾叶糍,其味有人不喜欢,但对身体有益,据《本草便读》记载:艾叶入肝脾肾三经,可宣通气血,解散风寒湿邪。故艾糍既可治又可补,强身活力,不难怪说:立夏吃糍不减力,其意深长。六月初六日是太阳节,又是晒宝日。民间都在这天曝晒存放的衣物,传说在这天晒过的衣物不易生虫,俗说:“六月六晒爆谷。”“六月六晒得鸡蛋熟。”说明一年里六月六最热。 六月六另一个活动是扛菩萨,有的地方把就近庙里
的菩萨抬到大厅里放几天又送回庙里。扛菩萨时,打锣敲鼓,擎着凉伞打着彩旗在前面开路,扛入大厅里,用最好的茶叶茶给菩萨洗脸洗身,挂上花红,抬上神台排放六七天,早晚烧香点烛,油灯火不断。传说这是让菩萨能显灵,保佑风调雨顺,所以,这几天家家户户都用五谷做糍奉神。在天大旱之年,有的地方扛猪到寺庙里求水,或扛菩萨游行,求天神显灵降雨。七月七日,民间一说象征北斗七星,一说七姊妹、七仙显灵日,还有说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情人节。说法不一,但习俗活动是一样。这天,每家都煮七种蔬菜,表示蔬菜丰收,希望保佑一年种菜顺利。这天另一种习俗是用茶油浸透灯草,点火烧七粒小孩的肚皮,以保一年少病痛。七月半是中元节。说是“鬼节”。传说是阴府过年,阳间人为孝敬先辈,用烧钱包衣纸祭祖。钱包有统一格式,各家按钱包书填写好钱包袋,把纸钱装入袋里加封口,散些鸭血,待天黑才把钱包衣纸拿到大厅里焚烧掉。用鸭血,据说运送钱包要翻山过水,鸭子会游泳,飘洋过海才有保险。所以,这天晚上人们加菜是吃鸭子。这个节有人过十四,有人过十五,县城附近平原地区都是在十四日晚加菜,因为十五日是中元节。据说中元节原是佛祖叫目莲(佛门尊者)设盂蓝盆会(为超度祖先所举的仪式,拜忏、向饿鬼施食等佛事),供养十方僧侣,救其在地狱的母亲不受苦。定于七月十五日为盂蓝节,后演变为中元节。随后民间组织一个中元会,在这天,领头的组织人力,选一段
小路,两旁一步放一小方块纸片,纸上放点米饭豆腐,烧香点烛,表示向野鬼孤魂施食(祭奉行善)。晚上,中元会加菜。 九月九日重阳节,是登高日。平原地区十多公里的男女老少习惯在九九那天到县城以南二公里多的玲珑岩胜地登石山,参观岩洞,愉快地游玩一天(可惜玲珑岩 1977年被人为地破坏了)。农家在这天,特地把菜园里的杂草除得一干二净,并放火焚烧掉,据说这天烧草灭虫,以后少虫,种菜 得丰收。所以有 “九九登高避灾,九九清园灭害”的说法。也有人吃重阳糍饮重阳菊花茶的习俗。 十一月冬至,有冬至会、五谷汇。冬至会是族人耆老和绅士聚集在祠堂里拜祭和议事。五谷汇(节),是民间用稻、黍、稷、麦、豆五谷做糍,庆五谷大丰收,亦有麻糍、蜘蛛包糍、锅粑糍、杓糍、豆腐糍,品种繁多。做蜘蛛包糍:先用冷水浸透米,磨成浆,放到锅里文火煮熟至固体状,晾一会,做成四五公分大的丸子,用手轻压一下,摆放在竹篮里蒸半小时左右,可用糖水吃,也可吃咸的,味道各异。这种糍做工麻烦一点,吃起来另有风味。冬至这天还有吃冬至鸡的习俗。据说冬至吃鸡最补,煲鸡时有人特意放一大块姜,待煲好鸡,把姜捞起另晒干备用,对身体虚弱的人很适用。冬至过后,民间盛行做米腊粉,一般用冷水浸透的粘米磨成浆,用盆蒸成薄块,晒至半干,切成丝,也有两蒸两晒再切丝,最后晒干作备用。 此外,三月初二土地老人生日、三月十九观音菩萨生日以及石上菩萨、龙王娘娘生日
等也有少数拜祭。个别地方还有各种会、聚集祭拜。至于安龙、打醮和瑶族朝王是地方性、有时间性的,好几年才组织一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