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管理扣押、没收物品管理和处理办法
市场监督管理扣押、没收物品管理和处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对扣押、没收物品的管理和处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等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全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实施行政强制、行政处罚涉及对扣押、没收物品的管理和处理行为,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扣押、没收物品的定义】本办法所称扣押、没收物品,是指全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活动中,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扣押、没收的物品。
第四条【管理和处理依据】扣押、没收物品的管理和处理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危化品安全管理办法》等规定。
第五条【原则】扣押、没收物品的管理和处理应当遵循统一管理、管处分离、公开透明、科学环保的原则。
第六条【一般性要求】扣押、没收物品应当妥善保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调换、损毁、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行政强制措施不得擅自变价处理、不得自行拍卖扣押、没收物品;不得在本单位内部变价处理。
没收物品的拍卖、变价款应当按照财政部门的规定及时上缴国库,不得坐收坐支。
第七条【费用】扣押、没收物品管理和处理等产生的费用列入办案经费,按照财物有关规定办理,不得向当事人收取。
第八条【职责分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执法、财务、纪检监察、法制等机构按照各自职能,负责本部门扣押、没收物品的管理和处理:
(一)执法机构负责统一管理扣押、没收的物品,提出对扣押、没收物品的处理建议,并负责具体处理工作,填写《涉案物品处理记录》;
(二)财务机构负责扣押、没收物品专用收据的保管、发放和收缴,统一办理与扣押、没收物品处理有关的所有资金往来,将拍卖、变价收购物品的所得收入上缴国库等工作;
(三)纪检监察和法制机构负责监督扣押、没收物品的管理和处理工作。
第二章扣押、没收物品的管理
第九条【场所和人员】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设立或者租用保管仓库或者专用场所(以下统称“保管仓库”),指定专门保管人员,对扣押、没收的物品实行统一保管。
执法人员不得兼任扣押、没收物品保管人员。
第十条【委托保管的情形】扣押、没收物品数量较大,现有保管仓库无法容纳的,或者经转移可能影响其性能、损毁、灭失的,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委托具备保管条件的第三人保管,并签订委托协议。第三人不得损毁或者擅自转移、处置扣押、没收物品。
法律、法规、规章对扣押、没收物品的保管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一条【入库时间】扣押、没收的物品应当及时交入保管仓库。不能及时入库的,经部门负责人同意后,可以自扣押、没收物品之日起三日内入库。
第十二条【入库管理】入库时,执法人员应当制作扣押、没收物品《财物清单》,并交予保管人员。
保管人员核实扣押、没收物品的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执法人员等信息与《财物清单》信息一致后,出具《扣押/没收物品入库清单》(一式两份),经执法人员和保管人员签字后,各自留存。
第十三条【保管要求】保管人员应当定期对库存物品进行清点、检查,防止入库财物被盗、损毁或者变质。
第十四条【出库管理】因执法办案需要提取扣押、没收物品的,执法人员应当填写《提取扣押/没收物品审批单》,经执法机构负责人审批后,执法人员凭《提取扣押/没收物品审批单》办理交接手续。执法人员核对需提取的扣押、没收物品的名称、
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等信息与实物一致后,保管人员出具《扣押/没收物品出库清单》(一式两份),经执法人员和保管人员签字后,各自留存。
《解除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或者《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执法文书能够证明需要提取扣押、没收物品的,可以不用填写《提取扣押/没收物品审批单》。
第十五条【先行处理情形】扣押物品属于易腐烂、变质、鲜活或者其他无法进行保存的物品的,执法机构在取得当事人同意,报部门负责人审批,采取相关措施留存证据后,可以先行处理。
第三章没收物品处理
第十六条【实施处理期限及程序】《行政处罚决定书》生效后,执法机构应当提出没收物品处理意见,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进行实施。
第十七条【处理方式】没收物品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和物品的不同特征,采取拍卖、变卖、捐赠、销毁或者作必要的技术处理等方式处理。
第十八条【拍卖情形】没收物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规定进行拍卖:
(一)不影响人体健康或者人身、财产安全的;
(二)消除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厂名、厂址、认证
标志或者虚假标识和合格证明,不影响人体健康或者人身、财产安全的;
(三)有一定使用价值或者有回收利用价值的;
(四)经计量检定合格或者经测试、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
(五)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的。
第十九条【拍卖机构的要求】拍卖没收物品应当委托具有相应拍卖资质的机构进行。
第二十条【收购情形】无使用价值且不宜进行其他处置,但经回收处理可以进行再利用的物品,可由
废旧物资回收企业收购。
第二十一条【捐赠情形及要求】对有使用价值但不适宜拍卖的物品,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定进行捐赠。受赠对象应当为依法成立的基金会、慈善组织以及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医疗、体育、社会福利等机构。为救助自然灾害,可以直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实施捐赠。
执法机构应当以所属部门名义与受赠对象签订捐赠协议,并根据捐赠物品的不同种类、特征在捐赠协议中明确捐赠物品的用途,并要求受赠方出具合法、有效的凭证。
第二十二条【捐赠的内部审批流程】实施捐赠,执法机构应当将捐赠物品的种类、数量、价值以及捐赠方式、受赠对象等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部门主要负责人或由部门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后实施。
第二十三条【销毁情形】没收物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销毁:
(一)不能作技术处理的或者技术处理后仍可能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
(二)国家明令淘汰并禁止使用的;
(三)失效、变质的;
(四)已经失去使用价值和回收利用价值的;
(五)不能消除假冒侵权商标标识的;
(六)不能消除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印记的;
(七)属于虚假的产品标识、标志和包装物的;
(八)属于国家禁止使用的计量器具的;
(九)伪造、盗用、盗卖检验及检定印、证的;
(十)属于残次计量器具零配件的;
(十一)其他应当销毁的扣押、没收物品。
第二十四条【交由专业处理机构销毁的情形】没收物品中属于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和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废弃物的,应当交由专业处理机构进行销毁。
第二十五条【销毁要求】销毁没收物品,应当视物品的不同特性,采取改变产品原始用途或者状态的方式进行。
销毁没收物品,执法机构应当指定两名以上人员参加,应当采用音像方式对处理现场进行记录,并留存归档。
销毁物品应当与安全应急、卫生、环保、公安等部门进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