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电子表格计算公式使用方法25条公式技巧
常用电子表格公式最简单的方法:选中你要放答案的地方,然后“=”接着输入公式最后回车就行了,不明白就加我 附:
1、加法运算:SUM--为需要求和的数;
2、减法运算:IMSUB--为减数;
3、乘法运算:PRODUCT--为需要相乘的数; 秋分节气最经典诗句
4、除法运算:QUOTIENT--Numerator被除数 Denominator 除数。
5、平均值:AVERAGE

 一、 利用函数COUNTA统计本班的应考人数(总人数)
  因为函数COUNTA可以计算出非空单元格的个数,所以我们在利用此函数时,选取本班学生名字所在单元格区域(B3B12)作为统计对象,就可计算出本班的应考人数(总人数)
 
  二、利用COUNTCOUNTBLANKCOUNTIF函数分别统计各科参加考试的人数、统计各科缺考人数、统计各科各分数段的人数
  我们在输入成绩时,一般情况下,缺考的人相应的科目的单元格为空就可以了,是0分的都输入0
1 查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重复","")
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3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
格式为2012/4/21=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格式为20120421=CONCATENATE(MID(E4,7,4),MID(E4,11,2),MID(E4,13,2))
4              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
=IF(LEN(C2)=15,IF(MOD(MID(C2,15,1),2)=1,"",""),IF(MOD(MID(C2,17,1),2)=1,"",""))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求和: =SUM(K2:K56)  ——K2北京奥运会是哪一年几月几日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 =AVERAGE(K2:K56)  ——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排名: =RANK(K2K$2:K$56)  ——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或=RANK(E2,$E$2:$E$5),但遇到同分数时排名不连续。
用下面的几个公式都可以获得中国式排名,还是以上图为例,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并向下拖:
    =SUMPRODUCT((D$2:D$19>D2)*(1/(COUNTIF(D$2:D$19,D$2:D$19))))+1
    或下面的几个数组公式,公式输入完毕后按Ctrl+Shift+Enter结束:
    =SUM(IF(D$2:D$19>D2,1/COUNTIF(D$2:D$19,D$2:D$19)))+1
    =SUM(--(FREQUENCY(D$2:D$19,IF(D$2:D$19>=D2,D$2:D$19))>0))
    =SUM(--IF(D$2:D$19>=D2,MATCH(D$2:D$19,D$2:D$19,)=ROW($2:$19)-1))
4、等级: =IF(K2>=85,"",IF(K2>=74,"",IF(K2>=60,"及格","不及格")))
5、学期总评: =K2*0.3+M2*0.3+N2*0.4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6、最高分: =MAX(K2:K56) ——K2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7、最低分: =MIN(K2:K56) ——K2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8、分数段人数统计:
1 =COUNTIF(K2:K56,"100") ——K2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
2  =COUNTIF(K2:K56,">=95")K57 ——K2K56区域959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
3=COUNTIF(K2:K56,">=90")SUM(K57:K58)  ——K2K56区域9094.5公司取名大全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单元格;
4=COUNTIF(K2:K56,">=85")SUM(K57:K59)  ——K2K56区域858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单元格;
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心得体会5=COUNTIF(K2:K56,">=70")SUM(K57:K60)  ——K2K56区域708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1单元格;
6天冷了的简单暖心话语=COUNTIF(K2:K56,">=60")SUM(K57:K61)  ——K2K56区域606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2单元格;
7 =COUNTIF(K2:K56,"<60") ——K2K56区域60分以下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3单元格;
说明:COUNTIF函数也可计算某一区域男、女生人数。
如:=COUNTIF(C2:C351,"") ——C2C351区域(共350人)男性人数;
香椿怎么腌制好吃9、优秀率: =SUM(K57:K60)/55*100
10、及格率: =SUM(K57:K62)/55*100
11、标准差: =STDEV(K2:K56) ——K2K56区域(55)的成绩波动情况(数值越小,说明该班学生间的成绩差异较小,反之,说明该班存在两极分化);
12、条件求和: =SUMIF(B2:B56,""K2:K56) ——假设B列存放学生的性别,K列存放学生的分数,则此函数返回的结果表示求该班男生的成绩之和;
13、多条件求和: =SUM(IF(C3:C322="",IF(G3:G322=1,1,0))) ——假设C列(C3:C322区域)存放学生的性别,G列(G3:G322区域)存放学生所在班级代码(12345),则此函数返回的结果表示求一班的男生人数;这是一个数组函数,输完后要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产生“{……}”)。“{}”不能手工输入,只能用组合键产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