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习题及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 隋唐时期
  名词解释:
    1.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隋政府下令州县官吏大规模地检查户口,叫做“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
    2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运河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以洛阳为中心,东北通到涿郡(今北京),东南通到余杭(今杭州),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它对后世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
    3.隋末农民起义军的三大集团之一,因在河南瓦岗寨起义而得名。领导人是翟让、李密。在荥阳大海寺,瓦岗军歼灭隋军精锐张须陀部队。义军攻占兴洛仓后,开仓赈济饥民,军队发展到数十万人,对东都洛阳形成包围的形势。后来,瓦岗军为隋朝王世充所败。
    4.唐朝长孙无忌等对唐律逐条解释,撰写了《唐律疏议》,于唐高宗永徽年间正式颁行。唐律和《唐律疏议》,是我国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封建法典,对后世制定封建法典产生很大影响。
    5.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是开元。在开元时期,玄宗改革了一些弊政,用姚崇、宋憬、张九龄等为宰相,励精图治,注意节俭,重视生产。开元时期社会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6.突厥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以游牧为主,后来学会了冶铁,在北方民族中第一个创造了自己的文字。隋唐时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与唐朝时战时和,先后接受了唐朝的管辖。
    7755年,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及其部将史思明,以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叛唐。叛军的烧杀抢掠,激起各地军民的强烈抵抗。同时,叛军内部矛盾也尖锐起来。后来,在唐军和回纥兵的夹击下,叛军土崩瓦解。这场持续8年的战争,史称“安史之乱”。它使北方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唐朝从此由强盛走向衰落。
    8.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大力反对骈文,倡导在继承先秦两汉优秀散文的基础上,创造一种活泼流畅、明白易懂的新文体。他们的倡导得到社会上的支持,形成文体、文风的改革运动。这就是“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对后世的散文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9.唐朝刘知几撰写的史学理论专著。它开创了新的史书体例,是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
    10.唐朝史学家杜佑撰。该书叙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唐朝天宝末年的历代典章制度,为史学著作开辟了新途径,是我国第一部典章制度的专著。
    简答题:
    1(1)派兵南下攻陈,589年统一全国。(2)建立三省六部制。(3)简化地方行政机构,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4)加强对地方官的考核,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由中央任免,防止豪强地主把持地方政权。(5)废除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在地方设州学和县学,每年推选生徒到朝廷考试。(6)继续推行均田制。(7)下令州县官吏大规模检查户口,叫做“大索貌阅”。(8)对府兵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寓兵于农。
    2(”瓦岗军,翟让、李密。(2)河北起义军,窦建德。(3)江淮起义军,杜伏威。
    3.武则天是中国封建王朝中唯一的女皇帝。她执政期间,政治上重视科举制度和人才选拔。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重视农业生产。但她任用酷吏,制造冤狱、大建佛寺、纵容权贵,致使朝政败坏,是其统治的消极方面。
    4中国各省简称(1)丝织业:宋州、亳州的绢,益州、扬州的锦,闻名全国。(2)陶瓷业:越州的青瓷、邢州的白瓷;还有唐“三彩”是一种彩釉陶器,是我国古代艺术珍品。(3)造纸业:益州、扬州的麻纸和宣州的宣纸都是贡品。(4)金属器物:唐朝铜镜给人以浑厚富丽的感觉。
    5.唐朝最盛时疆域东临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北到今蒙古国以北地区。
    6.唐朝时期,欧洲正处于封建领主制阶段,割据严重,基督教会是最大的封建势力,一切违背教会的言论都被斥为“异端”,遭到迫害。欧洲广大人民被摒斥于教育之外,教士垄断文化知识,恩格斯称此时的欧洲为“中世纪的黑夜”。
    7.唐朝后期,朝廷大臣结为朋党,相互斗争,史称“朋党之争”。所谓朋党之争,是指“牛
李党争”。牛党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以李德裕等为首的官僚集团。两党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彼此攻击,前后约20年。
    8(1)寺塔建筑:陕西的大雁塔,山西的南禅寺和佛光寺。(2)李春在赵州营建的安济桥。(3)都城建筑:唐朝的长安城以及城内大明宫中的含元殿。
    ()论述题
    1.政治上:(1)在中央机构方面,建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就是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草拟政令、审核政令和执行政令;六部是吏部、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分别管理官吏考核任免、户籍财政、礼仪科举、军政、刑法、工程营造等事务。六部长官都叫尚书,归尚书省管辖。影响:六部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2)地方的行政机构,改州、郡、县三级为郡、县两级。还加强对地方官的考核,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由中央任免。影响:对防止豪强地主把持地方政权起了一定作用。(3)在选官制度方面,创立了科举制,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影响:为庶族地主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地主阶级政权的政治基础。经济上:(1)继续实行均田制。影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大规模检查户口,叫做“大索貌阅”。影响:查出大
量隐漏户口,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
    2(1)均田制。内容:唐朝均田令规定,18岁以上的男子受田100亩,其中,20亩称永业田,可留给子孙耕种;印亩称口分田,受田人死后要交还国家。永业田和口分田,一般不许买卖。还受给相当数量的永业田、职分田给贵族官僚。作用:均田制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2)租庸调法。内容:受田男子每年向国家交谷物2石,叫作“租”;交纳绢2丈、绵3两,或布24尺、麻3斤,叫作“调”;壮年男子每年服徭役20天,不去服役的可纳绢代役,叫作“庸”。作用:赋役比前代有所减轻,特别是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时,有利于农业生产。(3)府兵制。内容:唐朝府兵制是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制度。府兵的基本单位叫折冲府,所领的府兵叫卫士。卫士平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操练,不纳租调,不服徭役,但要轮流到京城宿卫,或到边境戍守。遇到战争要自备衣粮器械,应召出征。领兵将领都是临时委派,战争结束,“兵散于府,将归于朝”。作用:有利于防止将帅专兵跋扈,40%的折冲府集中在关中一带,使朝廷拥有雄厚的军事力量,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3(1)出现:贞观之治是在隋末农民起义的影响下出现的。(2)唐太宗作用:唐太宗接受
隋亡教训,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让农民有较多时间从事生产;他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他重视对人才的网罗  和使用,如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并重视科举制度;他还下令房玄  龄等完成唐律的制定工作;他善于纳谏,魏征提出的“兼听则明”、  “居安思危”等,都被采纳。
    5(”唐与新罗的关系: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很多新罗商人到唐朝贸易,他们带来牛黄、人参、金银、工艺品等,换取唐朝的丝绸、茶叶、瓷器、书籍等。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物品的首位。大批新罗留学生来到长安,有些长住中国,还参加科举考试,在唐做官。
  影响:新罗的都城,模仿唐都长安修建而成;新罗仿唐制,实行科举制选官;新罗的“吏读”,用新罗语言读汉字。(2)唐与日本的关系:日本13次派“遣唐使”,6次迎送唐使;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与诗人李白、王维建立了深厚友谊;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积极传播佛教和唐朝的文化。影响:日本吉备真备、空海根据汉字楷书偏旁和草书,创造日本文字的片假名和平假名;日本平安京建筑形式仿照长安;日本人的饮食、服装和风俗习惯也受唐朝影响。(3)唐与天竺的关系:唐僧玄奘西游,带回佛经600多部,并译出佛经1 000多卷,又口述旅途见闻,由其子弟编成《大唐西域记》,他对唐朝和天竺文化交流作出了重
要贡献;高僧义净从海路到天竺,著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等书。天竺的甘蔗、胡椒、棉布、珠宝等输入唐朝,唐的丝、茶、瓷器、纸张等输入天竺。唐太宗还派入学习天竺的熬糖法。天竺的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和建筑艺术传人中国,隋唐的石窟艺术、佛塔寺院建筑都吸收了天竺的风格。(4)唐与吐火罗的关系:吐火罗与唐朝多次互派使者,双方经济文化也有往来,如吐火罗给唐朝送来汗血马、鸵鸟、药材等。(5)唐与波斯的关系:波斯商人大批来到唐朝,长安等地都有“波斯店”,以经营珠宝、香料、药材闻名,波斯输入唐朝的有胡椒、波斯枣等。唐朝传人波斯的有丝绸、瓷器、纸张等。(6)唐与大食的关系:唐高宗时与大食正式建立关系,大食使者到唐朝有40次,有的在唐朝做官,有的长期居住。大食商人带来珠宝、象牙、香料、犀牛角等,把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运回去,他们在广州建立清真寺,其宗教信仰受到唐政府的尊重。中国的造纸术,在唐朝时候传人大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