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根本目的: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
2.演变概况:
朝代 | 概 况 |
战国 | 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
秦朝 | 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
汉朝 | (1)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2)户是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成“编户齐民” (3)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4)东汉末年,户籍散乱 |
隋朝 | 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 |
唐朝 | 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 |
宋朝 | 户籍分主户与客户,有利于国家赋税收入 |
元朝 | 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划分,统称为“诸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
明朝 | (1)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 (2)以里甲制为基础编造“黄册” |
清朝 | (1)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 (2)户籍管理相对松弛,政府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
·【图文探究】(教材二次开发)
思考:明朝政府为什么要编造“黄册”?
提示:“黄册”是明代国家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版籍,它是政府征收赋役的依据。
·【情境思考】
《商君书》记录了商鞅与其他法家代表人物的思想,其中《去强》一篇中说:欲使国家富强,必须详细了解国内粮仓、人口、成年男女、年老和弱小者、官员和士兵、以游说谋生者及从事工商业者等的数量。
思考: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整顿户籍制度的目的。(历史解释)
提示:强化统治,实现富国强兵。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历代基层组织:
(1)特点: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2)任务:征发赋役和维护稳定。
(3)演变。
①秦汉时期组织机构:
②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③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2.历代政府基层社会治理:
(1)特点: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2)方式。
朝代 | 治理方式 |
秦汉 | 实行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
唐朝 | 实行邻保制度,四家为邻,五邻为保 |
北宋 | 实行保甲制 |
明朝 | 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 |
清朝 | 清初实行里甲制户籍类别,后来推行保甲制 |
(3)趋势: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核心概念】
乡里制度
就是指中国古代县以下的各级基层行政区划的制度。乡里制度是宗法性与行政性的高度整合,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一些特殊性。历代乡里制度都是以对全体乡村居民进行什伍编制为起点,以“什伍相保”“什伍连坐”为基本组织原则,拥有按比户口、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的职权。
·【情境思考】
《汉书· 百官公卿表上》:“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思考:结合所学,三老的职责是什么?(历史解释)
提示: 掌教化。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历代社会救济:
(1)原因。
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
②孟子、墨子等思想的影响。
(3)发展。
朝代 | 发展概况 |
汉朝 | 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
隋唐 | 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 |
宋朝 | 宗族内部资助族中贫困者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 |
明清 | 慈善组织开始兴起, 出现了善堂、 善会等慈善机构 |
(4)意义: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
2.古代实行优抚政策:
(1)原因:中国古代一直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体的传统,尊敬与赡养老人,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
(2)方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