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数怎么又不够用了(1)(复备)
课题
 第二章《实数》1数怎么又不够用了(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标与教材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无理数的概念。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是第三学段数系扩张的最后一个阶段,中学阶段有关数的问题多是实数范围内进行讨论的,同时,实数也是后继学习的基础。人类对数的认识是在生活中不断加深和发展的,数系的每一次扩张都源于生活的实际需要。学生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经历了数系的第一次扩张,本章在有理数和勾股定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数系的第二次扩张。实数概念的建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无理数概念的建立。《数怎么又不够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的第一节本节内容安排了2个课时完成,第1课时让学生感受数的发展,建立无理数的概念,第2课时借助计算器感受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会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这是第1课时,学生将在具体的背景中,通过操作、估算、分析等活动,感受无理数的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并能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并能说出理由。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经历无理数发现的过程,感知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同于有理数的数.自然数包括小数吗
    2.会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是否不是有理数.
    3.用计算器进行无理数的估算.
教学难点
    1.把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动手操作过程.
    2.无理数概念的建立及估算.
3.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
 
 
学情
八年级学生已经在学习《有理数》的过程中体会到数不够用了,刚刚学完《勾股定理》,再次感受到需要研究新的数了.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在“需要探究发现论证”式的课堂中积极参与讨论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从非常直观的操作中发现问题,实现数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
2.能判断给出的数是否为无理数,并能说出理由.
3.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感受无理数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2.通过回顾有理数的有关知识,能正确地进行推理和判断识别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无理数,训练他们的思维判断力.
    3.借助计算器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大家学习数学的热情.
    2.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等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钻研精神,借助计算器进行估算.
    3.了解有关无理数发现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为真理而奋半的献身精神.
教学方法与媒体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发现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具准备
 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剪刀
                              程(第一课时)
复备修改及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章节引入
    内容:.小红是刚升入八年级的新生,一个周末的上午,当工程师的爸爸给小红出了两个数学题:(1)两个数3.252525……与3.252252225……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2)一个边长为6cm的正方形木板,按如图的痕迹锯掉四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请计算剩下的正方形木板的面积是多少?剩下的正方形木板的边长又是多少厘米呢?
你能帮小红解决这个问题吗?
b .你能求出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吗?你知道圆周率的精确值吗?它们能用整数或分数(即有理数)来表示吗?
第二环节:复习引入内容:
回顾与思考:到目前我们都学过哪些数?
在小学我们学过自然数、小数、分数.
在初一我们还学过负数
我们在小学学了非负数,在初一发现数不够用了,引入了负数,把数扩充到有理数范围,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有理数范围是否就能满足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第三环节:活动探究
(一)发现新数
内容:将课前已准备好的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正方形.
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其中一种剪拼过程,并抛出下面的议一议:
1)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应满足什么条件?
2)满足:2=2的数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可能是整数吗?说明你的理由?
3可能是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引出课题《数怎么又不够用了》
意图:让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发现问题,感受数不够用了,感受无理数的产生的现实背景和必然性,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性推理能力.
效果: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2=2中的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本环节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推理能力,初步感受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
(二)感受新数的广泛性
内容: 面积为5的正方形,它的边长b可能是有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意图:进一步感受不是有理数的数,感受新数的广泛性。同时,也是对内容1 的巩固与发展。
效果:学生感受到无理数产生的过程,确定存在一种数与以往学过的数不同,产生了学习新数的必要性。
(三)巩固验证,应用拓展
内容: 1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高ADhh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
D
先让学生自主完成。
解:由正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D=1,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h2=3.h不可能是整数,也不可能是分数.
2BC是一个生活小区的两个路口,BC长为2千米,A处是一个花园,从ABC两路口的距离都是2千米,现要从花园到生活小区修一条最短的路,这条路的长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说明理由.
3如图(1)是由16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的,试从连接这些
小正方形的两个顶点所得的线段中,分别出两条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两条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
第四环节:介绍历史,开阔视野
内容:早在公元前,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即“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也就是一切现象都可用有理数去描述.后来,这个学派中的一个叫希伯索斯的成员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不能用整数或整数之比来表示,这个发现动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据说,为此希伯斯被投进了大海,他为真理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真理是不可战胜的,后来,古希腊人终于正视了希伯索斯的发现.
A
第五环节:课时小结
内容 .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有哪些困难需要别人帮你解决?
b.感受数不够用了,会确定一个数是有理数或不是有理数.
c.本节课用到基本方法: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猜想验证,推理,归纳等过程,获取数学知识.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了解、解决,感受实际生活中需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出本章课题《第二章  实数.
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数,师生共同复习有理数,为数的扩充和发展做好铺垫。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活动中并完成任务,积极交流。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将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不同于有理数的数,从而感受到需要学习新的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出本章课题《第二章  实数》第一节《数怎么又不够用了》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的理解和应用过程。
通过练习,巩固新知,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新数的运用。
(多媒体展示)
通过学习史料,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丰富无理数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为捍卫真理而勇于献身的精神,鼓励学生敢于对问题质疑、挑战会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
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让学生总结、相互补充,学会进行概括总结,使知识系统化。
教后
随笔
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本节课中教师首先用拼图游戏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把课程内容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呈现出来,同时通过学生的反思:既不是整数,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数呢?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无理数的必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的理解和应用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借助计算器进行了探索正方形边长的活动,得到无理数存在的必然性,对这个结论再给予一定的理论分析,从中体会数的发展,关注学生能否准确地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索活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