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的历程》作者是 李泽厚
2、 华夏民族原始社会时期最兴盛的文化是 彩陶文化
3、 商周时期最兴盛的文化是 青铜文化
4、 饕餮纹的风格是 狞厉
5、 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相当成熟的汉字是 甲骨文
6、 传说中造汉字的圣人是 仓颉
7、“赋比兴”中“赋”指的是一种什么文学手法 描述
8、中国古建筑最大限度地开发了什么结构 木制结构
9、中国历史上最早最伟大的诗人是: 屈原
10、山东嘉祥画像石是哪个朝代的: 汉代
11、《世说新语》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风貌: 魏晋时期
12、《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刘勰
13、《燕歌行》的作者是: 曹丕
14、魏晋风度的最高代表是: 阮籍与陶渊明
15、佛教是在中国什么时期广泛传播开来的: 南北朝时期
16、中国古代最灿烂夺目的篇章是: 唐朝
17、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是 李白与杜甫
18、“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作者是: 刘希夷
19、“江畔何年初照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出自: 《春江花月夜》
20、下面哪一句诗出自《登幽州台记》: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1、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是: 李白
22、苏东坡认为杜甫的诗、韩愈的文和谁的字是集大成者: 颜真卿
23、《美的历程》书中“韵外之致”指哪个时期的风格 中唐
24、《美的历程》书中“龙飞凤舞”代指哪个时期的风格: 原始社会时期
25、《美的历程》书中“佛陀世容”代指哪个时期的风格: 南北朝时期
26、《沧浪诗话》的作者是: 严羽
27、前后《赤壁赋》的作者是: 苏东坡
28、苏东坡的词风多为: 豪放
29、中国山水画艺术的高峰在: 元朝
30、中国五言诗艺术的高峰在: 唐朝
31、中国小说艺术的高峰在: 明清时期
32、中国彩陶艺术的高峰在: 原始社会时期
33、中国雕塑艺术的高峰在: 汉唐
34、“扬州八怪”是哪个朝代的画家: 清朝
35、《红楼梦》的作者是: 曹雪芹
36.山水画的真正独立,应该在什么时期? 中唐前后
37.山水画成熟于什么时期? 宋代
38.《萧湘图》作者是五代的谁? 董源
杜甫是哪个朝代的诗人39.画上以题字作诗是宋人的特点,题款常藏在石头缝隙和树根的是哪朝人? 唐
40.下列哪个不属于描述国画线条的? 虚实描
41.国画发展到明清,形成一股_________的巨大洪流 浪漫主义
42.《清明上河图》的作者? 张择端
43.下列哪个不属于元曲四大家? 冯梦龙
44.《牡丹亭》作者? 汤显祖
45.瓷器发展的高峰什么时期? 明清
46.《天问》的作者是? 屈原
47.《马踏飞燕》是什么时代的作品? 汉代
48.《聊斋志异》的作者是? 蒲松龄
49.仇英是什么朝代的画家? 明代
50.“八大山人”是指? 朱耷
51从总的
趋向看, 原始社会时期(陶器纹饰)的美学风格活泼愉快走向沉重神秘,确是走向青铜时代的无可置疑的实证 陶器纹饰
52以()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具有肯定自身、保护社会,“协上下”、“承天休”的祯祥意义。 饕餮
人类属性是由()开始。 动物
53()晚期以来,随着氏族部落的呑并,战争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巨大。 原始社会
学者李泽厚在书中阐述,以他的观点,()是文明社会的产婆。 暴力
54()说:“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 《吕氏春秋?先识览》
55现代民俗学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调查表明,()作为巫术宗教仪典的主要标志,被高高挂在树梢,对该氏族部落具有极为重要的神圣意义和保护功能。 牛头
56传说中的夏铸九鼎,大概是打开()第一页的标记。 青铜时代
57从南(江南、山东)和北(东北),好几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陶器纹饰都有向,()过渡的明显特征。 饕餮
58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以“礼”为旗号,以()为核心,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开始了。 祖先祭祀
59()实际上也是卜筮之书。 《易经》
60与物质劳动同精神劳动的分离与适应,出现了最初的一批思想家,他们就是(),是原始社会的精神领袖。 巫师
61殷周统治者阶级中一批积极的、有概括能力的“思想家”,他们“格于皇天”,“格于上帝”,是( )的最初形式。 僧侣
62本书基本同意饕餮是()。 牛头纹
63以()为突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已不同于神异的几何抽象纹饰,它们是远为具体的动物形象,但又确乎已不是去“想像某种真实的东西”。 饕餮
64不过从总的趋向看,()的美学风格活泼愉快走向沉重神秘,确是走向青铜时代的无可置疑的实证。 陶器纹饰
65在青铜器时期,好些()它们仍有某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 饕餮纹饰
66第七章是“盛唐之音”, 其中杜诗颜字韩文这三个小节中,杜诗是指 杜甫的诗
67第七章是“盛唐之音”, 其中杜诗颜字韩文这三个小节中,颜字是指 颜真卿的字
68第七章是“盛唐之音”, 其中杜诗颜字韩文这三个小节中,韩文是指 韩愈的文章
69()是一个哲学重解放、思想非常活跃、问题提出很多、收获甚为丰硕的时期。 魏晋
70以天才少年()为代表的魏晋玄学,不但远超烦琐和迷信的汉儒,而且也胜过清醒和机械的王充。 王弼 王充
71埋没了一百多年()的《论衡》被重视和流行,标志着理性的一次重新发现。 王充
72()写了《人物志》。 刘劭
73()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 《古诗十九首
》
74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代的典型音调 魏晋
75():“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 陆机
76()有文“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刘琨
77()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王羲之
78()有“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 陶潜
79汉末从()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 黄巾起义
80“何不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与()教义显然不相容,是对抗着的。 儒家
81()破坏了东汉重节操伦常的价值标准,正始名士进一步否定了传统观念和礼俗。 曹氏父子
82()成了六朝的理想人物,甚至在墓室的砖画上,也取代或挤进了两汉的神仙迷信、忠臣义士的行列。 “竹林七贤”
83自()确定九品中正制度以来,对人的评议正式成为社会、政治、文化谈论的中心。 曹丕
84反映在哲学——美学领域内,哲学的首要课题,不是外在的纷繁现象,而是内在的虚无本体,不是(),而是()。 自然观、 本位论
85北方的实力和军威虽胜过南朝,却一直认南朝文化为( )。 中国正统
86“言不尽意”、“气韵生动”、“以形写神”是( )确立而影响久远的中国艺术美学原则。 魏晋
87佛教艺术从( )传入起,便不断被中国化? 印度
曹操、诸葛亮是()观念的代表人物。 法家
88()的《人物志》,众多的佛经翻译从各个方面都不同于两汉,是一股新颖先进的思潮。 刘劭
魏晋风度( ) 潇洒不飘逸自得
89()《酒德颂》说,当时是“贵介公子,缙绅处士......奋袂攘襟,努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蜂起”,可见思想对立和争斗之改变。 刘桢
90山水草木在( )诗中不再是一堆死物,而是情深意真,既平淡无华又生意盎然。 陶潜
《盐铁论》里的“文学”指的是(),贾谊、司马迁、班固、张衡等人也不是作为文学家而是因具有政治家、大臣、史官等身份而有其地位的和名声的。 儒生
91( )《后汉书》始立文苑传,与儒林略有差别,但毕竟“文苑”人物远不及“儒林”有名。 范晔
92()的《诗品》对近代诗人作了艺术品评,并提出,“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至乎吟咏性情,亦何贵于干事?” 钟嵘
92( )的《文心雕龙》则不但专题研究了像风骨、神思、隐秀、情采、时序等创作规律和
审美特征,而且一开头便说,“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行 刘勰
93( )是以自然作为人们功业、活动的外化或表现,六朝山水诗则是以自然作为人的思辨或观赏的外化或表现。 汉赋
94( )便曾称赞《燕歌行》是“倾情倾度,倾声倾,古今无两”。 王船山
95所谓“文的自觉”,是一个( ),非单指文学而已。 美学概念
96“六法”中的( )指线条表现 骨法用笔
97“六法”中的( )指赋予彩 随类赋彩
98“六法”中的( )指空间构图 经营位置
99“六法”中的( )指再现对象 应物象形
100“六法”中的( )指画面生动 气韵生动
1“六法”中的( )指模拟仿制 传移摹写
2( )自觉地总结了中国造型艺术的线的功能和传统,第一次把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在理论上明确建立起来 骨法用笔
3( )曾说,线条比彩更具审美性质 康德
4超然事外,平淡冲和指的是( ) 陶潜
5( )是把线的艺术高度集中化的艺术,为中国所独有 书法
6人生慨叹:“人生似幻化,终当归虚无”;“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否”。出自( ) 《古诗十九首》
7( )严正整肃、气势雄浑的汉隶变而为真、行、草、楷。 魏晋时期
8魏晋风度的最优秀代表是( )。 建安七子
9钟嵘的( )对近代诗人作了艺术品评,并提出,“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至乎吟咏性情,亦何贵于干事?” 《诗品》
10魏晋时期纪实小说( )描述了那么那么多的声音笑貌、传闻逸事,目的都在表彰和树立这种理想的人格:智慧的内心和脱欲的风度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点。 《世说新语》
11“为艺术而艺术”是相对于( )文艺“厚人伦,美教化”的功利艺术而言。 两汉
12( )首先是特定时代阶级的宗教宣传品。 宗教艺术
13( )里的“文学”指的是儒生 《盐铁论》
14“阮旨遥深”是( )对阮籍的评价? 刘勰
15在( )门阀大族累世经学,家法师传,是当时的文化保护者、垄断者 两汉
16《美的历程》一书作为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研究的美学纲领,全书共分为( )个章节。 十
17“常畏大网罗,忧祸一旦并”出自( ) 何晏
18第一章为“( )”,论述了远古图腾、原始歌舞、陶器图案的有意味的形式三方面的内容,研究了远古时代原始的审美意识。 龙飞凤舞
19“心之忧矣,永啸长吟” 出自( ) 嵇康
20鲁迅说( )的《思旧赋》是刚开头就煞了尾? 向秀
21在第一章,作者认为( )分化为诗、歌、舞、乐和神话传说,各自在以后取得了独立的性格和不姆⒄沟缆贰?图腾歌舞
22( )与南梁先后正式宣布佛教为国教。 北魏
23
第二章为“青铜饕餮”,论述了青铜时代狞厉的美,线的艺术,以及艺术从巫术和宗教的笼罩下的解放,( )逐渐从祭祀风格中解体从而接近了生动的现实生活面貌。 青铜礼器
24被谢赫《古画品录》列为第一的是( ) 陆探微
第三章为“先秦理性精神”,论述了( ),赋比兴原则,以及体现实践理性精神的建筑艺术三个问题。 儒道互补
25( )和阮籍在魏晋时代分别创造了两种迥然不同的艺术境界 陶潜
26第三章中最重要的观点是儒道互补,作者认为从表面上看来,儒与道是( )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 离异而对立
27( )——作为智慧的思辨决疑的神,更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美的理想的集中表现。 雕塑
28庄子尽管( ),却并不否定生命,更是对自然生命抱有尊重和珍惜的态度。 避弃现世
29关于宗教中国古代留传下来的主要是( )艺术 佛教石窟
30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流行,并成为( )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 门阀地主
31第四章为“楚汉浪漫主义”,论述了( ),汉代神话与历史以及与现实的“琳琅满目的世界”,以及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 屈骚传统
32第五章为“魏晋风度”,论述了人的主题,文的自觉,( )的三方面问题。作者认为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是中国前期封建社会的正式揭幕。 阮籍与陶潜
33作者认为( )里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或“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等音调都抒发了一种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和沉郁。 《古诗十九首》
34第六章为“( )”,分为悲惨世界、虚幻颂歌和走向世俗三小节,论述了宗教艺术逐渐从悲的精神走向中国百姓的人情世态大团圆,宗教体现在壁画上的世俗化的审美方式等问题。 佛陀世容
35第七章是“盛唐之音”,分为( )、音乐性的美、杜诗颜字韩文这三个小节。 青春李白
36作者认为盛唐艺术在( )的诗歌上奏出了最强音,李白诗歌不仅仅是描写青春、江山、边塞,而且是笑傲王侯,蔑视世俗,纵论人生。 李白
37李白诗歌集中体现了盛唐巅峰知识分子的无所拘束的心态,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交响诗的( )。 顶峰
38第八章为“( )”,论述了规范化格律化的中唐文艺,审美内容和审美形式的内在矛盾,以及苏轼的意义。 韵外之致
39第九章为“( )”,论述了宋元山水画的从无我之境,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以及到有我之境的美学问题。 宋元山水意境
40作者认为北宋山水画给予人们的审美感受宽泛,丰满而不确定,有一种“( )”的自然与生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