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技法讲解——古诗阅读之炼字炼词
技法指津
所谓炼字炼词,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实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变化,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副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水准范围。炼字炼词类题目,一般从虚实两方面作答。实,就是扣住词语表达的内容;虚,就是这个词语在表达方面的作用、效果。
(一)对动词的考查
例1: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问:此诗中“望”字有什么妙用?答:此诗之“望”,虚写作者置身峰头(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绘嵩山在哪景象,属于内容,实),既生动形象地(属于表达效果,虚)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情感)。
例2:唐代祖咏的《望蓟门》“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
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问:结合原诗,从写景抒情的角度谈一谈“望”字在全诗中的地位和作用。答:望在全诗中领起所见(“某动词”领起了什么内容):寒光、积雪、曙、危旌、烽火等意象,渲染了战斗场景气势之盛(对领起内容实行概括表达,实);全诗行文,由望中所见,生望中所感,景与情自然交融,使作者由望而感,渴望建功立业这种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情感)。
对动词的考核,形式灵活多变,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的“穿“字,化静为动,写出江石挺拔险峻,高耸入云的景象;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怨”字,明显使用了拟人手法,“怨”既是曲中之情绪,又是吹笛人之心声。此外,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也是常见的命题点。
(二)对形容词的考查
例1:朱淑真的《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问:诗中的“凉”字有什么作用?此类词语,一语双关,理应透过表层意思,联系作者背景或注释,挖掘蕴含的深意。答:凉字既写天凉(表层意思),又写心境的孤寂(深层意思)。
例2:张耒的《初见嵩山》“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问:清瘦”有何精神内涵?答:“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作答此题,需要注意试题下面的一段注释——“张耒,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同时,结合前面对山峰形象的特点分析——高俊的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作者使用了拟人的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
(三)对数量词的考查
例如齐己的《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问1: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答:“一”字用得最好。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属于内容解读,实),就更加突出了题中“早”字(表达效果,虚)。数量词的赏析,应多从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多寡、层度的深浅等角度思考,一般作用是强调、突出。
(四)对叠音词的考查
例如唐代诗人寒山的《杳杳寒山道》“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问:结合诗歌的内容,赏析这两句中叠词的艺术效果。答:“杳杳”言山路深暗幽远,“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通过这几个叠词,渲染出一种清幽冷寂的气氛。“朝朝”是短期、“岁岁”指长期,既有延续感,又写出在山中时间之久。前七句渲染环境的幽冷,后一句见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叠词的使用,增强了作品的音乐美,读起来感到节奏和谐,气韵流畅。
(五)对副词的考查
例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悔教夫婿觅封侯”,问:“忽”字在诗中有何表达效果?答:作者用一“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使她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由喜转悲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六)对句子的考查
例如宋朝李纲的 《望江南》“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画图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问:“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答:“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 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
对句子的考查,属于对词语考查的综合使用,作答时需要使用所掌握知识,从词语的使用、修辞手法、篇章结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等多角度思考。
(七)从篇章结构上考查
例如王安石的《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凤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问:诗人的心绪集中表达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答:明确:本诗以“乱”为诗眼,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
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动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常见题型:㈠直接鉴赏关键词: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㈡出关键词并鉴赏: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㈢比较鉴赏: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此诗有的版本作这样,有的版本是那样,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㈣请抓住诗歌中的某个字词谈谈作者是怎样营造意境的?
解题步骤: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该词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绘景象。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阅读训练
骤 雨
(宋)华 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1.结合诗句,简析颔联中 “卷”和“吼”两个词有什么妙处。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2.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明君①词
[南朝·陈]陈昭
跨鞍今永诀,垂泪别亲宾。汉地行将远,胡关逐望新。
交河②拥塞③雾,陇日暗沙尘。唯有孤明月,犹能远送人。
【注】 ①明君:即王昭君,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明君。②交河:古城名,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③塞:边塞。
3.(1)简要说明这首诗的线索。
(2)请结合全诗内容,赏析第五、六句中“拥”和“暗”两字的内涵及作用。
[双调] 寿阳曲·潇湘夜雨
马致远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4.“渔灯暗”中的“暗”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5.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6.⑴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⑵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
山行即事
王 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酲,酒后神志不清,诗中指酒醒后的困惫状态。
7.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试出第三联中的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寒夜作 揭傒斯
疏星冻霜空,流月湿林薄。虚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
8.诗人作此诗的时令是何时?首句的“冻”字可否用“映”“点”“著”等替换,试作简要分析。
题古木苍藤图 [明]蓝仁
风云气质雪霜踪,独立空山惨淡中。 惭愧藤萝争附托,年年春换青红。
9.(1)这首诗主要使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