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提问的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明文规定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感觉到培养好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素质非常重要。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主要是认识和理解的思维过程,学生在学习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主要是一种思维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在传授知识、让学生认真掌握知识过程的同时,传授理解应用知识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如何进行思考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学者布鲁巴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学生在提出问题前必须学会去怎样思考问题。因此,教学中我们应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后再提出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培养怎样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洗发液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良好示范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
2017元旦祝福李政道曾说,中国古代讲究做学问,可是现在的学生只会做“学答”。其实,学生不会思考不
会提问,大多是根源于教师不善于提出问题。因为教师良好的示范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学生揭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准知识的生长点,科学地设计问题,使学生从教师的提问当中学到质疑的方法。教师的示范提问,主要应注意三点:一是应设计一些花时间少而富有实效的问题,以点带面,以一当十。二是不能过于浅显或深奥,太浅显则无须动脑筋,太深奥则让学生望而却步,失去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和信心。三是要讲究提问的艺术。学生最怕教师过多的提问,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反问的火候与分寸,讲中带问,问中带诱,对难度大的问题应设计铺垫性的问题,使其“跳一跳,摘到桃子”,既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也为学生树立了提问的榜样。因此,教师的示范提问,要抓住学生难以接受的内容,抓住学生易于混淆的内容,抓住学生中共性问题的内容,并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注重介绍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只要这样,才能给学生以启发,才能逐渐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空之轨迹fc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实验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在动字上见物理,做到动中有思、思中有动、动思结合,充分利用实验现象的变化过程来引导学生
去思考问题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既能达到深化物理知识的作用,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做“测量盐水的密度”的实验中,有些学生测出的结果总是偏大,其原因是什么呢?老师可引导学生从实验原理和操作上去分析:该实验结果的准确与否关键在于盐水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时是否准确。由此提问:(1)盐水质量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测出的?(2)盐水体积你们又是怎样测出的?(3)烧杯中的盐水在倒入量筒中时倒的干净么?(4)这样做会导致量筒中盐水体积偏大还是偏小?这样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分析、思考,从而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三、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现实生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自然生活中各个方面都与物理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引导学生经常注意认真地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就能够发现很多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例如:日常生活中的白炽灯和日光灯的发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雨后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在树林中看太阳光是彩的,是什么原因?烈日当空的河边,为什么沙子烫脚,而河水却是凉凉的?为什么鸟在空中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等等。教师要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使学生觉得生活中充满着物理科学,物理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从而培养学生形成看到现象就要尝试从物理角度去思考并解释的科研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从知识理论产生和概括总结的过程去培养学生思考和提问的能力
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论的产生各有其条件和特点,形成的过程也各不相同。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知识形成的条件,在思考形成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这有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深刻理解。例如:在讲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1)机械能守恒为什么要在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情况下?若还有其他能量参与了转化,机械能还守恒吗?(2)如机械能不守恒了,那么多出来的机械能从何而来?又或者减少了的机械能又去了何处?(3)在这些能量的相互转化中,总的能量是否发生了变化呢?通过这样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讨论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理论普遍性、系统性、条件性的认识和理解。
普通螺丝五、结合解题过程培养学生思考和提问的能力
做练习解答题目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如果单纯地做题目,不引导学生思考,则
效果肯定不好。如在习题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问:(1)题目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量?还缺什么条件?(2)需要运用什么知识和原理来解决问题?(3)解题思路怎样?(4)此题还有没有其它的解答方法?有几种方法?(5)通过做此题有什么经验和教训?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思考和提问,让学生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自己思考问题、总结提高的习惯。五一劳动节寄语
总之,在教学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提问能力,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不断实践,不断摸索,促使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提问、敢于提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