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一节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一节  功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理解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功的含义。
3.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教学重点】明确功的含义【教学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导学完成情况。
二、探究解疑
.学始于疑
.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活动一:认识力学中的“功”
1.说一说,含有“功”的成语或词语,指出其中“功”的含义。
成语:                                                                                 
含义:                                                                                 
2.分析下列图形,你认为那个图力产生了成效。
       
          图甲                                                      图乙
力产生成效的图是:      ,成效表现在物体    移动了            ,那个力做的这个成效?       
3.功的含义:右图中,力对物体都做了功,据图说出你对功的认识。
活动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农副产品是什么1.在四个图中分别标出物体受到力的方向和物体移动的方向
2.分析哪些是做功的?哪些是不做功的?做功的事例中有哪些相同之处?
总结: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分析下列例子,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例1:起重机吊起重物静止在空中,问拉力是否做功?货物的重力是否做功?
例2: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外力突然消失,小球将会怎样?假如一个小球在光滑水平冰面上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什么力的作用?是否做功?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
例3:起重机吊着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拉力对货物做功了吗?
总结: 力对物体
不做功的情况
活动三:功大小的影响因素
1.公式:
2.单位:
3.例题: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为100N的物体,前进10m,推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做了多少功?将物体匀速举高1.5m,他做了多少功?
三、达标提升
.我的知识结构图
.检测评价
1.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B.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
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D.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
2.一木块重30N,在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内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5m,则重力对木块做的功是(     )
A.0J      B.150J      C.50J      D.200J
3.下述哪些情况下对物体做了功? (    )
  A.手提着水桶原地不动.    B.手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前进.
  C.用力将杠铃举过头顶.  D.用力推桌子但桌子没有动
  英语四级听力训练E.把桌子从一楼搬到三楼.  F.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滚动了一段距离
4.已知甲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乙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现用相同的水平推力,分别使甲、乙两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两次推力做的功分别是W双十一定金可以退吗W,则
A.WW乙    B.W=W乙    C.WW乙      D.条件不足,不能比较
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力及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识,但对于什么是做功还没有直观的认识。本节课从物体对放在地面上的物体及其水平面上拉动的小车的受力分析,引出物理学中功的含义。接着让学生对日常生活常见的具体实例入手让学生分析力作用在物体上后,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理解什么是功。
对于“功的计算”公式的得出、例题教学均采用图片及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观察、思考中使学生总结得出本节所授知识,避免生硬的教学,让学生充分融入到学习中来学习知识。
北京烛光晚餐效果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和功的计算。其中,理解力学里做功的两
个必要因素更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这也是判断是否做功的必要条件。“功”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而抽象的概念。对此引用了许多生活实例,使抽象的知识变为直观,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而提高,课堂气氛较活跃,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不足之处:
一是学生不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二是有个别的学生没能按导学案的练习进行学习,不愿学。
议论文范文800字
总体上来说本节课是成功的,它能为教师们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平台。
教材分析
中秋佳句祝福语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功”是机械能一章的第一节。功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学生常常容易会把生活中的“工作”“做工”与物理学中的功相混淆,分不清有没有做功,是哪个力在做功,因此本节内容是
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它既符合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就人类的知识构架来说,功是为进一步得出“能”这个更为广泛、非常重要的概念服务的。功的概念是本章重点内容,我们要注意到“功”概念概括性强,相当抽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让学生有深刻体会,而应该逐步展开、加深。可以说是为以后学习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等知识奠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并且功的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本节是在初中阶段对功的概念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例说明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并得出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再通过分析、推理的方式得出功的一般计算公式W=F.S,最后再分三种情况讨论功的意义。
课后测评
 
1.小明和小亮体重相同,体育课上小明爬绳,小亮爬杆,两个人都爬到了3m高的顶比较两人做的功(      )
A.小明做功多 B.小亮做功多  C.两人做功一样多  D.无法比较
2.一个同学用12N的力,将一个重为4N的足球踢到25m远处,对他踢球时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