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涉及的风险有哪些?
金融行业承担着社会资金存储、融通和转移职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容易被分子利用,以看似正常的金融交易作掩护,改变犯罪收益的资金形态或转移犯罪资金。因此金融行业是活动的高发领域,也是反工作的前沿阵地。金融机构作为反的主要义务主体,其义务的认真履行是反工作切实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一旦金融机构涉及活动以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不论是金融机构参与还是被利用,都将给金融业带来很大的风险。
一、法律风险
金融机构在反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反的主要义务主体,法律针对金融机构的工作特点,以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三大义务为核心,设置了相应的反义务。在此过程中,如果金融机构因为无法满足或违反法律法规要求,导致自身不能履行反义务,则很可能受到处罚并导致经济损失。《反法》、《金融机构反规定》不仅规定了对金融机构不履行各项反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且也规定了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采取“双罚制”。
二、操作风险
按照反法律法规的要求,金融机构需要在各种不同类型的业务操作中执行反规程,而这种业务操作遍布内部各业务环节、产品线和不同的管理层面。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这些操作过程本身存在着失误的可能性。如果缺乏有效措施来规避或转移操作风险,金融机构可能面临因反内部控制不完善、人员或系统操作失误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
法国兴业银行就曾发生过因客户甄别操作疏忽而招致严重损失的案例。经过多年的跟踪调查,法国司法机关撕破了一个活跃于法国和以列之间的庞大网。在这个庞大的网里,法国兴业银行充当了这样一个角:在没有经过事先检查、申报和背书核实的情况下,将一大批出自以列金融机构的支票接收入账,最后再汇回以列。据查总共清洗过的资金数目可能达数亿法郎。该案涉及从上到下不同级别的多名主管人员。对如此重要的金融机构进行如此规模的审查,在法国乃至世界上的同类案件中,也是从未有过的。
金融机构有哪些三、道德风险
金融机构如果不重视反工作,必然招来密切注意金融系统薄弱环节的者关注,甚至成为者的合作方。
金融机构参与活动的最典型案例是国际信贷与商业银行案。国际信贷与商业银行(BCCI)成立于1972年,注册地在卢森堡,在美、英、法等73个国家开设了430家分行。该行为客户创设账户,协助客户,并为腐化的外国官员保管黑钱,为军火走私分子穿针引线,甚至以金钱资助。据查,在该行开设的犯罪账户达3000多个,涉及金融、犯罪、军火走私等各个方面。1991年7月7日,国际信贷与商业银行因涉嫌参与、金融等多项犯罪被关闭。
四、声誉风险
金融的基础是信用,金融机构的声誉和形象是赢得客户、获取中长期收益的根本法宝。金融机构作为社会资金活动的主要载体,客观上在的处置、离析、归并各个阶段都容易成为和恐怖融资的渠道。金融机构有意或无意被不法分子利用从事活动,不仅会面临法律和操作风险,而且会在不同程度上损害金融机构的声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