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天津高考语文默写必背篇目
2022天津高考语文默写必背篇目
    大家好,我是张若溪,欢迎来到国学课堂。在天津的高考语文复习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就是默写。因为只有做到了默写才能让考生有一定的答题空间,有一定的答题能力与技巧。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2021年高考中必背的几篇课文吧!在这七篇课文中,一共有五篇是比较难朗读也难理解、不能背诵的。主要是一些优秀作文,比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李商隐《西江月·孤帆远影碧空尽》等。当然也有一些好文章,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甫之《登高》等。当然除了这五篇课文之外其他三篇,张若溪觉得也不能简单地只背一下就完事了。因为很多文章都是大家都熟知、或者说大家都在背诵的文章,只有熟读了这些文章才能达到理解其深刻内涵以及思想表达出来的效果。
    1、《竹枝词》(白居易)
    竹:别号梧桐。枝:竹枝,是竹枝。节:节令。茎:茎,是一种茎,其粗可达一尺六寸。节:节期而立称为节。干:枝干。皮:皮薄肉嫩叫皮薄,皮厚肉嫩叫皮厚。花:花。意:竹树之枝为花枝;树的主人为花而亡死。
    2、《西江月·孤帆远影碧空尽》(李商隐)
    孤帆远影碧空尽,寂寞孤帆夜泊秦淮。心相随、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李商隐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他因其放浪形骸,忧国忧民而备受唐人推崇。特别是其在诗词方面造诣颇深,代表作有《菩萨蛮》、《江城子》等,《大唐西域记》有序。此词写的是诗人孤身渡江与友人相见时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前途坎坷、被流放异乡之感。同时结合秦淮夜泊秦州江上与友人重逢之事,表达了诗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强烈斗争精神。此词表现了他孤身渡江水与友人相会时两情相似,又不免因其分别而思念之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是说:诗人和友人重逢之事被推迟了很久才告知,而他离别之情也一拖再拖着还没有完成!“心相随、两情若是久长时”这句是说:两人彼此是不能相见的。“身在”是要双方永远相思对方;“朝朝暮暮”则分别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心中之情。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两个人对理想抱负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3、《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甫)
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下一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湖上,二乔还旧山。而今白发渔翁,独钓寒江雪。
    4、《登高》(李商隐)
    万里征帆,何日到?楚江空自转,江心何处是?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分为五言律诗,每三句为一句押韵。全诗以两个“登”字自况,借登高所见抒发了自己内心忧乐之情,以及自己对前途的焦虑。我想乘船去到三峡边,乘一叶小舟到三峡口外。我登高看向远处波涛汹涌的江心,看一看江水中孤独的小舟。作者用这种方式抒发了对前途命运担心、忧虑之情,反映出他渴望进取的心理和坚定不屈的斗志。
    5、《水调歌头·重上乌江台》(苏轼)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要人夸颜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家住扬州十年间,弹指一挥间,沧海桑田。今日之繁华,是曾经多少人为之倾心付出和努力过的结果;是曾经多少英雄曾以热血洒遍了江淮大地。在生命面临绝境时,还能心存仁爱之心,不求功名利禄,不图一己荣华。真可谓是为国尽忠,为民鞠躬尽瘁!苏轼所处环境虽然十分恶劣,但是苏轼所做出的贡献却是巨大的,他在诗歌方面贡献巨大,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佳作:在政治方面有伟大贡献;在文学方面同样留下巨大著作;在文学创作方面亦有重大成就;曾多次在词方面受到赞颂;
其代表作品有东坡诗、东坡词等。苏轼其人其文皆有定见。《水调歌头·重上乌江台》即是苏轼一生之中最著名的词之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