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赏析资料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诗句翻译: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哪些人健在?”“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现在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概括内容: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赏析题目:
1.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全诗描绘了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形象。
本诗描绘了一个久战沙场、不得归家,年老归家却已家破人亡,孤苦无依、内心哀伤的老兵形象。久战沙场、不得归家;“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写出老兵一去数十年,有家归不得,年老归家却已家破人亡;归途中逢乡里人,得知家中已是荒坟累累,到家所见是免子、野鸡;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处处荒凉破败。孤苦无依,内心哀伤;舂谷作饭,采葵作羹,却不知递谁,出门东望,潸然泪下,心中的悲哀诉说不尽。
3.这首诗是如何刻画人物悲剧命运的?
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下一句这首诗通过对景物和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悲剧命运。如作者选取了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老兵亲友凋零;通过对兔稚栖身于房屋、谷葵丛生于庭院的景物描写,来说明
老兵家园的残破。而采葵作羹、“不知饴阿谁”的动作描写,表现出老兵的孤苦伶仃,尤其是“出门东向望”,更写出老兵悲哀至极,以致精神恍惚、表情呆滞的情态,催人泪下。
4.赏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回”。
这两句交代了老兵从出征到归来,一去数十年。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运用夸张的手法,暴露了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5. 用自己的话描绘出《十五从军征》中的老人归家后看到的家中情景。
老人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资料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
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句翻译:呼呼的北风卷地而来,连白草也被刮倒了。塞北的天空,才八月就已雪花纷飞。
好像是一夜之间春风突然吹来,千树万树的梨花同时盛开。雪花飘进珠帘沾湿了帐幕,穿着狐皮大衣不觉得暖和,织锦的被子也显得太单薄。将军、都护的角弓冻得无法拉开,他们的铁甲战衣也寒冷得无法披戴。辽阔的边塞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万里长空阴云暗淡,好像凝固了似的一动不动。军中主帅在营幕里设置酒席欢送回京的客人,伴奏助兴的有胡琴、琵琶和羌笛。傍晚送客出辕门,又见大雪纷飞,被冻僵的红旗,就是强劲的北风也无法让它招展。在轮台的东门,我送您踏上归途,分手时大雪已掩没了天山上的道路。山路曲折,山峰环绕,渐渐看不到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您马儿走过的脚印。
概括内容: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赏析题目:
1.诗歌怎样描写雪后军营的苦寒生活?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诗人写雪后苦寒,主要从侧面抓住典型事物,而且不断变换角度。由夜晚帐内“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到白天帐外“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一直到“瀚海阑干百丈冰”,最后又写到辕门外“风掣红旗冻不翻”。作用:写军营将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为送行场面渲染了悲凉气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