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完整版
四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完整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课内精彩阅读。
炎帝之少女,名曰(rì  yuē)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nì  ruò)而不返(fǎn  fān),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
[1]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下列词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请你选一选,填一填。
溺而不返(______)   堙于东海(______)
A 喜悦   B 仇恨   C 悲伤   D 感激
[3]因为______________,所以她化为精卫要填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4]说说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内阅读。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写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译:_________________
(2)取之,信然。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古文《郑人买履》,完成练习。
郑人有欲①买履②者,先自度③其足,而置④之⑤其坐⑥。至之市,而忘操⑦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⑧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⑨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⑩足?”曰:“宁⑪信度,无自信⑫也。”
注释:①欲:将要,想要。②履:鞋。③度(duó):测量。④置:放置。⑤之:量好的尺码。⑥坐:同“座”。⑦操:携带。⑧持:拿。⑨遂:于是。⑩以:用。⑪宁:宁可。⑫自信:相信自己。
[1]根据注释解释下列句子。
(1)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则______故事。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B.遇事不能嫌麻烦
4.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翻译下面的句子。 
(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凿壁偷光》,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比较阅读两篇小古文,回答问题。
(一)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shào shǎo)女,名曰(yuē  rì)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nì  ruò)而不返,故为(wèi wéi)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二)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2]读句子,选择合适的停顿,画上“√”。
①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②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3]下列每组句子中带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常衔西山之木石 诸儿竞走取之  B.渴,欲得饮 饮于河、渭
C.夸父与日逐走 诸儿竞走取之  D.树在道边而多子 道渴而死
[4]读课文,照样子填一填能表达故事经过的关键动词。
(___________)——(溺)——(__________)——(堙)
[5]“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都表现的是一种 的精神。下列各项中,也体现这种精神的有(________)(可多选)
A.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B.大禹坚持十三年,耗尽心血和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大业。
C.东汉时,一个叫孙敬的读书人,夜间读书时,用绳子的一头绑住头发,另一头绑住房梁。一打瞌睡,绳子就扯痛他的头皮,提醒他继续读书。
D.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克服种种困难,历经十几年的奋斗,终于建成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
6. 文言文练习。
卧薪尝胆
司马迁
吴既赦(shè)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日:“女(rǔ)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chóng)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赦:     反: 
女:     振: 
[2]“卧薪尝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rǔ)忘会稽之耻邪?”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越王勾践是如何对待失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短文。
四个火读什么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尝与诸小儿游(_________)A.经常 B.曾经 C.尝试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_______)A.曲折的树枝 B.折取树枝  C.压弯树枝
[2]面对多子的李树,其他小朋友都争着去采摘,王戎却无动于衷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3]王戎说“此必苦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面对同一件事,王戎的表现和其他小朋友很不同,而且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这充分说明王戎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人。
8. 阅读古文,完成下面各题。
___________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①黄土作人,剧务②,力不暇③供,乃引绳(ɡēnɡ)于泥中,举以为人。
(注释)①抟(tuán):揉成团。②剧务:工作繁多。③暇:空闲。
[1]文中“未有人民”的“未”是什么意思?(  )
A.未来 B.还没有 C.未知 D.为
[2]“乃引绳于泥中”的正确解释应该是(  )
A.于是她就引导绳子到泥浆中。
B.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投入泥浆中。
C.于是她在泥浆中到绳子。
D.她竟然拿了绳子投入泥浆中。
[3]为古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
9. 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回答问题。
人有亡斧者(节选)
人有亡①斧者,意②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③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皆无似窃斧者也。
注释:①亡:丢失  ②意:猜想;怀疑  ③他日:另一天
[1]“视其行步,窃斧也;颜,窃斧也”中的“颜”的意思是(  )。
A.彩,泽 B.穿着打扮 C.神态,表情
[2]“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的意思是(  )。
A.不久,丢斧子的人在挖沟时到了自己的斧子
B.不久,丢斧子的人在邻人家到了自己的斧子
C.不久,邻人的儿子在丢斧子的人家里到了斧子
[3]这个人丢失斧子时和到斧子后,邻人之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没有___________,只是这个丢斧子的人心理不一样了。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多选)
A.不要毫无根据地去猜疑别人
B.不能轻易相信别人,要时刻保持警惕
C.如果对别人有成见,就会影响自己对这个人的正确判断
10. 课内阅读。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写出加点字词的意思。
炎帝之少女:____  以堙于东海:__
[2]这则神话选自______,精卫是神话中___的名字,传说是__的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3]神话拥有无穷魅力就是因为它具有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读了这个故事,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请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母鸡
母鸡孵卵,数周成雏①。随母出行,未尝远离。母鸡每得食,必先唤其雏。若遇猫、犬,尽力护之。与父、母之爱子无异②。
注释:①雏:小鸡。②异:不同。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母鸡每得食,必先唤其雏。(______)
A.它的,指母鸡的。   B.别的,其它的。
(2)若遇猫、犬,尽力护之。(______)
A.它,指母鸡。   B.它,指小鸡。
[2]从文中出与“小鸡们紧紧地跟在鸡妈妈身边,从来不曾远离过”意思一致的句子,并用“_____”画出来。
[3]文中用四个字写出了小鸡遇到危险时母鸡的做法,请用“○”圈出来。
12. 课内阅读。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与“夸父追日”一样具有浓重的悲剧彩,但两个故事中人物的共同精神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理解人死化鸟填海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文言文练习。
燧人钻木取火
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类鸮(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