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性概念:各类虚词
各类虚词
(一)介词
1.介词的含义
介词,是用于名词性成分的前边,构成介词短语,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意义的虚词。
2.介词的种类
汉语的介词种类繁杂,通常根据它与介词短语中的语义特征分别为以下几种。
表时间、处所:自 自从 打 在 当 于 到 趁 向 往 朝 由 沿 顺
表对象:对 同 跟 管 将 与 和 对于 关于 至于 把
表方式、方法、依据:按 按照 根据 遵照 本着 用 以 靠 拿 经 经过
表原因:由于 因 因为
表目的:为了 为 为着
表被动:被 叫 让 给
表排除:除 除了
表比较:比
3.介词的语法特征
汉语介词的语法表现比较单纯,所以,其语法特征也相应比较简单,有以下几点。
(1)主要功能是与名词性成分组成介词短语,整体作状语、补语、定语。
如:
① 他[在家]休息。
② [沿着山路]往前走。
③ 有很多[关于月亮]的传说。
④ 大家反复研究了[对这个问题]的处理。
(2)标示特定的格角。
如:走的结构
① 这事[由小赵]引起,也[归他]处理。(施事)
② 我[把那个苹果]吃了。 (受事)
③ 我[用这把刀]切肉。 (工具)
④ 我[在教室里]看书。 (处所)
⑤ 我[向他]借了五百元钱。 (对象)
(3)介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不能重叠、不能后加“着、了、过”表示动态。
例略。
4.部分介词和动词的界定
汉语的介词又名“副动词”、“次动词”,这实际上体现了它与动词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介词大多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有一些介词虚化得比较彻底,已经没有了动词痕迹,但有些虚化得比较晚,在具体表现上还残留有动词的痕迹。这部分介词有时在运用时,需要与动词进行界定,如 “在、给、叫、用、拿、比、到、通过”等等。具体界定方法如下。
(1)介词不能带“着、了、过”表示动态,动词可以:
① 我给了他一封信。 (动词)
② 我给他写了一封信。 (介词)
③ 他拿我开玩笑。 (介词)
④ 他拿着书。 (动词)
有个别介词自身带一有“着、了”等语素,不要误认为动态助词,如 :沿着、为了、当着。
(2)介词不能重叠,动词可以:
① 他叫人打了。 *他叫叫人打了。 (介词)
② 你叫他,他就来。 你叫叫他,他就来。 (动词)
③ 他比我高。 *他比比我高。 (介词)
④ 我和你比。 我和你比比。 (动词)
(二)连词
1.连词的含义
连词,是在语法结构中起联结作用的虚词。
2.连词的类别
连词,根据其连接对象的差异可以分别为以下不同的类别。
词语连词
词语连词指在词语之间起连接作用的连词。典型的词语连接词一定用于词语之间,而不用于分句之间,如“和、与、同、跟、及、以及、并”等。此外,“并且、或、或者、而”等也是词语连接词。
词语连接词一般是用于词语之间,而且通常单独使用,一般不存在配对适应的问题。只有“或”稍微特殊。比如“或前或后”,这里的“或……或……”前后连接两个词。
句间连词
句间连词,指的是在复句内部分句与分句之间起连接作用的连词。
典型的句间连词,用于连接分句与分句。如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那么……”、“要么……否则……”等等。
句间连词,有的是前位连词,有的是中位连词。从总体上说,他们的使用是配对应和的。如“因为”和“所以”相应和,“虽然”和“但是”相应和。有时,即使形式上只出现一个连词,但实质上这种应和性仍然存在。比如:
① 虽然我身体不怎么好,每星期讲几节课是没有问题的。
② 我身体不怎么好, 可是每星期讲几节课是没有问题的。
①例形式上的“虽然”和隐含的“但是”之类相应和; 后一例, “可是”同隐含“虽然”之类的关系词语相应和。
有的连词,兼属词语连词和句间连词。比较:
① 我们应该并且能够解决教师们的困难。
② 我能够把他请来,并且有办法让他在这里长期干下去。
前一个“并且”连接词语,是词语连词;后一个“并且”连接分句,是句间连词。再比较:
① 街道宽阔而清洁。
② 不应当临急抱佛脚,而应当平时多用功。
前一个“而”连接词语,是词语连词,后一个“而”连接分句,是句间连词。
3.连词的语法特征
汉语连词的语法特征有以下两点。
(1)连词只有连接作用,通常不能作句子成分或句子成分中的实质性结构成分。
连词的作用是“连结”:既有“连接”的意思,又有“组接”的意思。即把两个或几个语法单位接起来,使之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
连词的作用只有连接,不能成为句子成分,比如,“因为A,所以B”、“虽然A,但是B”中的“因为”、“所以”、“虽然”、“但是”都只是连接小句从而发挥语法作用的辅助性语法单位,都不是句子成分。
(2)连词起码具有双向性
具有连接作用的连词,不论是单个使用还是成套使用,通常总是要涉及到两个或几个单位。此时的连词就具体体现出它具有双向性的特征。如,“我和你”中的“和”涉及到两个单位,是一个具有双向性的连词。
假如有单位A+B,那么位于A+连+B中的连词,就可以看作是“中位连词”。把位于“连
+A+B”中的连词叫做“前位连词”。此时,连词的双向性特征决定了中位连词和它所连接的两个单位之间是“等距离关系”。具体体现是:在“A+连+B”之间不能插入其他词语尤其是副词X。即:
A+和+B→AX+和+B
就我和他去天津≠我就和他去天津
这可以看作是连词和介词不同点之一。
前位连词不位于A、B之间,但是,它可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游移,这也反映出连词和介词不同之处。比如:
① 因为张老师病了,今天的课由李老师来上。
② 张老师因为病了,今天的课由李老师来上。
但有时,这种唯一影响意义的表达:
① 不但小张可以去,小李也可以去。
*小张不但可以去,小李也可以去。
② 小张不但可以去,还可以当队长。
*不但小张可以去,还可以当队长。
4.部分同形的连词、副词
有些词在不同情况下可以分别发挥连词和副词的语法功能,是兼属于两类词的同形形式,因而需要界定。如:
① 尽管天气不好,出发时间不变。
② 出发时间不变,尽管天气不好。
③ 有什么话,你尽管说。
判别表明,①、②中的“尽管”是连词,③中的“尽管”是副词。主要的判别标准是:根据连词和副词的语法特征,连词具有双向性,可以表明它所连接的两个语法单位之间的语法关系,不充当状语。而副词只具有单向性,可以充当句子成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