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列127】间隔支的解剖与心电图
【心系列127】间隔支的解剖与心电图
间隔支的解剖与心电图   
郭继鸿 田轶伦
间隔支的解剖与心电图是一个已经延续百年的课题,并且曾在 20 世纪 70 ~ 80 年代掀起研究热潮。近年,关于间隔支的心电图表现和临床意义再次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笔者就间隔支的解剖与心电图形成机制做一简要回顾。
1 早期研究 
早在 19 世纪末,著名学者 His 在确立 His 束解剖学概念的同时,就已经观察到左心室内存在特殊的网状结构。但由于当时基础电生理学研究的局限,并未完全明确左室传导系统的功能与分布。
1906 年,日本学者田原确定了房室结的解剖部位与基本功能,同时也观察到左心室内的特殊网状结构,并且确定这一结构在组织学上与房室结和希氏束相近。但由于当时心电图技术尚
未得到普及,而且基础电生理尚未兴起,因此,左室传导系统并未引起基础生理学家和临床医生的重视。
此后,著名心电学大师 Lewis 对室内传导系统进行了细致研究,并在其著作中阐述了左室传导系统的解剖学特征: 首先,其呈网状结构; 其次,在希氏束近端可分为几个较大的分支( 图 1) 。尽管当时Lewis 等也致力于解释心电图中 Q、R、S 等波形的形成机制,但是,或许是因为当时仅仅拥有传统三导联心电图,临床对于室内传导的认识尚未开始,所以 Lewis 也并没有对这一结构给予命名。此后几十年,关于室内传导系统的研究趋于沉寂。
2 新的研究热潮 
1945 年,Wilson 创立胸前导联。1952 年,Gold-berg 加入加压肢体导联,常规 12 导联心电图问世后目前仍在临床广泛应用。由此,心电图诊断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室内传导异常的研究再次成为热点。1964 年,阿根廷心电学大师 Rosenbaum 出版了著名的心电学专著《心脏半阻滞》,明确提出左心室传导系统中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解剖结构,并确立“左前分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概念,以及相应的心电图表现。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很快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同。当时,Rosenbaum 并没有明确论述间隔支,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许多心电学工作者认为左心室内的传导系统只有两个分支,即左前和左后分支。但是,Rosenbaum 的专著开启了室内传导系统研究的又一个热潮。仅仅几年时间,关于左室传导系统解剖学更为详尽的研究结果陆续问世,而间隔支的概念也由此正式确立。
3 解剖学 
3. 1 左束支的三个分支 
大量的尸检结果表明,左束支进入左心室后主要有三个分支( 图 2) : ①左前分支,向左室前上方走行( 前乳头肌) ,很快分成细小分支; ②左后分支,向左后方走行( 后乳头肌) ,较为
粗大,可视为希氏束在左心室的延续; ③间隔支,沿室间隔向前下方走行( 心尖部) 。间隔支很快就发出细小的次级分支( 即浦肯野氏纤维) ,直接与室间隔心肌细胞连接。 
3. 2 间隔支的形态和起源 
具有较大的变异性。但需要指出,无论何种变异,其走行和支配部位基本相同,即沿左心室间隔面向心尖部走行。这是间隔支的解剖学基础,也是提出“间隔支”这一概念的最重要依据。具体而言可分为以下 6 种。 
3. 2. 1 左后分支起源: 较常见形态,在左后分支的近段发出间隔支,在确定间隔支这一概念之前,早期曾将其看做左后分支的次级分支( 图 3) 。
3. 2. 2 左束支起源: 在左束支发出左前和左后分支的同时,直接发出间隔支。这也是间隔支这一概念的最主要依据之一,并因此将其视为左束支的主要分支之一( 图 4) 。
3. 2. 3 左前与左后分支近段共同起源: 左前和左后分支近段发出细小分支,汇合形成间隔支,呈“网状”结构,甚至无法看到确切的“束状”( 图 5) 。
3. 2. 4 左前和左后分支远段吻合: 左前和左后分支形成后,向远段延续一段距离,然后发出次级分支。随后,次级分支在远段形成吻合支,即间隔支 ( 图6) 。
3. 2. 5 左前分支起源: 在发出细小的次级分支前,左前分支近段分出相对粗大的“束状”间隔支。这一类型较为少见( 图 7) 。
3. 2. 6 间隔支缺如: 这是最少见的一种类型( 图 8) 。
4 间隔支与心电图 
4. 1 电生理特征 
走的结构基础电生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特殊传导系统的各个分支中,间隔支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最短( 图 9) 。提示,间隔支的传导速度更快,由此,其支配区域的心肌可能更早除极。在随后的研究中也证实了这一假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