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诗与中国传统诗体(二)
十四行诗与中国传统诗体(二)
 
欧洲十四行体起源中国,只是作为一种假说提出,它是否成立尚需更多证据。但不管这种假说成立与否,西方十四行与中国传统诗体,确有许多“契合” 处,这是客观存在。诗体具有双
重性特征。它作为一种已被创造出来的形式,具有图式性结构的特点,即具有形式的抽象性,它使人们往往认为它就是一种形态;它作为创作的形式,又具有结构的具体性,是一种具有内容性的形式。据此,我们由外及内来探讨十四行体与中国传统诗体的契合处。这里的中国传统诗体,是以律诗为代表的,因闻一多早就说:“ 万一要遍窥中国诗底各种体裁,研究了律诗,其余的也可以知其梗概。”(《律诗底研究》)
1、外形的均齐:
均齐,是十四行体外在形式的黄金律,从诗的节奏单元到诗行,再到诗节诗篇,处处渗透着均齐的要求。西方十四行诗,诗行讲究音节的格,主要是三种类型。
第一种以固定的时间段落或音步为单位,以长短相间见节奏,字音数量固定, 如希腊拉丁诗。
第二种虽有音步单位,每音步只规定字音数目(仍有伸缩),不拘字音的长短分量;在音步之内轻重音相间构成节奏,如英文诗。
第三种的时间段落更不固定,每段落中字音的数与量都有伸缩余地,所以这种段落不是音
步而是顿,每段的字音以先抑后扬见节奏,如法文诗。
与此对应,西方十四行诗格有三:
一是希腊拉丁语系,每行固定长短格音步数;
二是英语系,每行固定轻重格音步。音步是诗行中按一定规律出现的轻音节和重音节的不同组合成的韵律最小的单位。英语文字是重音----音节型语言,因此有轻读音节兴重音节之分,它们是形成英语特有的抑扬顿挫声韵节律的决定性因素。我们知道凡是有两个以上音节的英文单词,都有重读音节与轻读音节之分,在一句话中,根据语法、语调、语意的要求,有些词也要重读,有些要轻读。英文中有重读和轻读之分,重读的音节和轻读的音节,按一定模式配合起来,反复再现,组成诗句,听起来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就形成了诗歌的节奏。多音节单词有重音和次重音,次重音根据节奏既可视为重读,也可视为轻读。这是英语和法语在语音方面的区别之一;
三是法语系的,每行固定顿数。法语是音节型语言,音节没有轻重之分,法语韵律的最小单位就是音节,而非音步。三类诗始终贯穿着均齐的原则。
由均齐的节奏单元扩大到诗行均齐,再到诗节诗篇的整齐,这就是西方十四行诗外在形式的特点。因为西诗中的“格” 无法用我国语言翻译,所以人们常用音组(或顿)来表现西方十四行中的音步(或音节),这确是对等的译法。受此影响,我国诗人创作十四行诗,多数也自然而然地追求外形的绝对或相对整齐。均齐,虽是十四行体的外在形式,但它对内容起制约作用。外形均齐,落实到语音上,就是韵律节奏的整齐,落实到内容上,就是意义情调的整齐。
一首诗,不仅与感情化了的、审美理想化了的词意不可分,也与外在形式的韵律密切相关,结合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词意有意味,它们的组合的全部意义,完成于具体的体裁的整合之中,使体裁也具有意味, 成为有意味的体裁。二十年代, 巴赫金就提出过, “ 审美客体从艺术的外形的内容(或有内容的艺术形式)中形成的” 。(《文学与美学问题》[苏]文艺出版社1975年版)
而均齐,也正是中国传统诗尤其是律诗的美学特征。中国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言或七言,节奏结构分别为二二一或二二二一,中间两联还对仗,全诗外形和节奏无不呈现均齐的美。闻一多认为,我们的祖先生活的山川形势,位置整齐,早已养成其中正整肃的观念,
加以气候温和,寒暑中节,又铸成其中庸观念,于是影响到意象中,染上了整齐彩。因此,“中国艺术最大的一个特质是均齐,而这个特质在其建筑与诗中尤为显著。中国底这两种艺术底美可说就是均齐的美—即中国式的美。” (《律诗底研究》)
2、结构的圆满:
闻一多在向国内介绍十四行体时,强调其结构,说“最严格的商籁体,应以前八行为一段,六行为一段;八行中又以每四行为一小段,六行中或以每三行为一小段,或以前四行为一段,末两行为一小段。总之全篇的四小段(我讲的依然是商籁体,不是八股!)第一段起,第二承,第三转,第四合”。“ 总之,一首理想的商籁体,应该是个三百六十度的圆形,最忌的是一条直线。”(原载《新月》第3卷第516期)梁实秋也认为,尽管十四行体在欧变体多,“ 然起承转合的规模,大改不差”。“ 十四行诗因结构严整,故特宜抒情,使深浓之情感注入一完整之范畴而成为一艺术品,内容与形式俱臻佳境”。(《偏见集》第269 页)试以梁宗岱译莎士比亚诗之四十六首为例。开头四行,诗人陷入痛苦的矛盾中:爱情人的仪表美, 还是爱情人的心灵美。
这是“起”:
我的眼和我的心在作殊死战,
怎样去把你姣好的容貌分赃;
眼儿要把心和你的形象隔断,
心儿又不甘愿把这权利相让。
接着的四行,眼和心各不相让,矛盾深化,并推到了“ 决斗” 的高潮,这是“承”:
心儿声称你在他的深处潜隐,
从没有明眸闯进它的宝箱;
被告却把这申辩坚决地否认,
说是你的倩影在它里面珍藏;
走的结构第三个四行,情况起了变化,“ 思想” 出来协调,作出判词,矛盾解决。这是“ 转” :
当解决这悬案就不得不邀请
我心里所有的住户—思想—协调;
它们的共同的判词终于决定,
明眸和亲擎的心应得的分量
最后两行,就是作为“结” 的判词:
如下, 你的仅表属于我的眼睛,
而我的心占有你心里的爱情。
闻一多把这种结构美归结为完满。中国传统诗也具有圆满的美。
中国律诗各部分名称是首、颈、腹、尾联。“为一完全之动物矣” 。“ 律诗于质为一天然的单位,于数为百分之百,于形则为三百六十度之圆形。”(闻一多《律诗底研究》)翻译家方平也说:十四行诗要求描绘一个思想感情的转变过程。”这多少和我国旧体诗的七绝有些相似。绝句讲究构思和布局,要求在四行诗句中写出起承转合,这样诗歌就有深度,就有诗味,耐人咀嚼。” (《<</FONT>白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集>译后记》)其实,律绝体圆满
结构是从古风的十四行诗继承下来的,
我们来读李白的十四行诗《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
王子析道论, 微言破秋毫;
还归布山隐, 兴入天云高。
尔去安可迟, 瑶草恐衰歇;
我心亦怀归, 屡梦松上月。
傲然遂独往, 长啸开岩扉;
林整久已芜, 石道生若被。
愿言弄笙鹤, 岁晚来相依。
全诗四段。第一个四句组为起,说王山人要归布山了;第二个四句改换韵,承说王山人要走,我也想走;第三个四句组又换韵,诗意转折,想象王山人见到布山的情景,最后两行
讲述自己的愿望结束全诗。对这种起承转合,闻一多认为是美的必要条件,“ 回满则觉稳固,稳固则生永久底感觉,然后安心生而快感起矣。” (《律诗底研究》)这也是我国民族性的表现,“ 我国地大物博, 独据一洲,在形势上东南环海,西北枕山,成一天然的单位;在物产上,动植矿产备具,不须仰给于人而自赡饱。故吾人尝存满足观念”(《律诗底研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