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产业发展
刺梨产业发展
           
               
                    刺    梨
一、产业发展概况
(一)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
国外:国外有关刺梨研究进展的报导甚少。目前国外开发刺梨产品加工的国家,主要有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这些国家主要以贵州出口的刺梨原汁浓缩为原料,加工果汁饮料或医药保健产品。近年来,日本客商多次与我国浙江省衢州地区有关企业接触洽商,要求进口高质量的刺梨果实干粉和刺梨汁低温干燥粉(加工工艺类似于低温真空干燥血浆工艺),具体用途不详。由此表明,日本对刺梨产品的开发已不仅局限于饮料和食品领域。
国内:自八十年代起,在我省的带动下,全国许多省、市相继来我省引种栽培刺梨。1989年,
全国人工栽培刺梨的面积曾高达22570亩,尤以江苏省种植面积最大,将近占60%。全国除新疆、西藏等八个省外,都不同规模地引种栽培了刺梨。然而以后几年刺梨种植面积又逐步缩小,1994年时曾缩小到13414亩,缩小40。8%,江苏和广西分别缩小了80%。与此同时,却有一些省和地区的刺梨种植面积有了扩展,扩展最大的是浙江省,由原来的1300亩扩展到6000亩,扩大了362%。从刺梨种植面积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刺梨产业在市场发展大潮中的变迁和起落。具体参见表1(贵州省农学院统计)。
表1 全国主要省份的刺梨种植面积 单位:亩
年份 江苏 浙江 广西 贵州 江西 湖北 其它省 合计
1989年 13500 1300 600 280 500 600 390 22570
1993年 3000 6000 1200 714 100 800 700 13414
增减比例% -80 362 -80 155 100 33.3 80 -40。6
国内部份刺梨产品的开发如表2。
表2 外省部分刺梨开发产品
省份 单位 品名
浙江 衢县刺梨发展有限公司 衢州宫宝集团公司
《绿林》刺梨系列产品 《中国刺梨汁》
《SOD刺梨汁》
四川 中外合资港蜀宝泉饮料有限公司 《宝泉》牌刺梨汁
浙江 宫宝滋补品有限公司 《宫宝》刺梨汁
浙江 衢望远实业有限公司 《SOD》刺梨汁
江苏 南京市青龙山矿泉饮料厂 《刺梨原汁》 《刺梨果茶》
《刺梨矿泉饮料》
陕西 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饮料厂 《科飞》刺梨系列饮料 《野刺梨巴林》
《富硒刺梨汁》
广西 南宁市亚光实业总公司 乐业县刺梨食品厂
《SOD浓刺梨汁》 《刺梨果茶》
《天然刺梨汁》
《中华刺梨酒》
湖北 武汉市辛安渡制药总厂 《九头鸟口服液》
浙江 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 《儿童抗感冒液》
这些省区的刺梨产品加工原料,大多数是从我省购进刺梨原汁或浓缩汁进行再加工生产的。部分省区,如浙江、广西等省区,在刺梨产品打开销路后,再发展刺梨种植基地,使供、产、销自行配套。
(二)产业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刺梨产品的
           
               
                    开发领域仍以饮料和食品为主,当前国内饮料和食品的市场需求量大,然而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竞争的特点是品种、变化快,且多向营养保健型倾斜,优胜劣汰趋势明显。作为目前国内刺梨产业的发展趋势,初举两个典型例子作为代表:
一是中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饮料厂,开发生产的《科飞》牌刺梨系列饮料,能在激烈的饮品竞争中占领了我国醅的部分市场且发展势单身汉尚猛,究其原因,主要有:
1、充分依靠科技进步。该厂成立了由2名教授和1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部,专门研究提高产品质量的各种配方。
2、狠抓质量管理。该厂在各道生产环节上均设有质检员,在产品出厂前都必须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让出厂门。
3、加强宣传教育并配合相应措施,在厂内从上到下树立起“市场竞争就是产品质量竞争”的观念,采取了积极有效的营销方法。
二是以“浙江衢县刺梨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的浙江省刺梨产业,其发展方式正反映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其作法扼要归纳如下:
1、建立服从有限公司,股东分别有衢县农业开发办、县科委、县属林场和乡镇企业,其它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单位、相关生产厂家,都有一定的股份。由此将政府与企业的责权利捆在一起,各负其责,按股分利。
2、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职能,将科、农、工、贸结合为一体,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联合开发刺梨产品,逐步走上集约化生产道路。
3、主动争取横向联合,取得技术和资金支柱,或者将刺梨某些开发项目,嫁接于科技与经济实力雄厚的实体相随发展。
4、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将有关刺梨开发的项目,在省级、乃至国家有关政府部门申请立项,进一步引起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5、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快速上马。例如初期产品《绿林牌中国刺梨汁》,先采用从贵州购进的刺梨汁加工而成,随着产业的发展,逐步建立刺梨种植基地,确保原料供应。
(三)产品市场需求前景
刺梨汁
目前国内刺梨产品的开发领域,主要是饮料和食品,其次是医药制品(制剂)、化妆品等。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饮料的需求正向天然型、保健型迅速发展,通称进入“新时代饮料”NAB(NewAgeBeveage)时期。NAB产品指“最新上市的,富含天然营养成份,且完全不用防腐剂的保健饮料产品”。八十年代中期NAB产品的销售额尚不及全部饮料的2%,但从1986年~1991年间,逐年平均增长率已达41。1%。根据我国轻工业部的计划,今后“我国各种天然果汁饮料、菜汁饮料、发酵饮料、蛋白饮料等产品的比重,要从现在的18%提高到40%以上。重点开发具有特殊效勇
           
               
                    的果汁饮料和有特定疗效功能的保健饮料,,提高我国人民的饮食水平”。因
此,无论从国际市场的NAB饮料的浒,还是国内饮料市场开发的方向和重点来看,刺梨产业产品的发展,完全合乎当前国外饮料市场需求发展的总趋势。担据省内外市场调研,目前开发的刺梨产品口感不太理想,刺梨本射风味不突出,在激烈的饮料食品市场竞争中尚未取得明显优势。从产品需求前景看,今后刺梨产品宜走复合饮料之路,通过刺梨与我省丰富的植物资源配合,在保留刺梨特的同时,应在口感上狠下功夫,充分依靠科技开发刺梨系列保健饮料。
二、我省发展刺梨产业的条件分析
(一)产业发展的历史
我省刺梨发展的历史归纳如表3。
表3 贵州刺梨发展历史
年份 刺梨产业发展概况 刺梨资源利用率
1951 贵阳花溪酒厂生产“刺梨糯米酒”1955年后产品曾批量出口,年产量曾高达500吨 
1983年 有83个企业从事刺梨产品,加工,产品以刺梨酒和饮料为主,产量约55吨,产值150万元(系当年价,以下同) 1.5%
1985年 刺梨产品加工企业增至11个,刺梨产品发展到5大类18个品种,产量达2000吨,产值600万元。有7种产品分别获国家、部、省的优质产品奖。 5.5%
1986~1987 刺梨产品加工企业增至53个贵阳龙泵食品投产(总投资813万元) 53.3% 
1987~1990 全省刺梨产品加工跌入低谷,众多企业纷纷停产或转产,至1990年全省仅三家企业维持刺梨产品生产 
1992 刺梨产业得到较大的恢复和发展,全省加工刺梨原汁300多吨,各类刺梨产品总计产值1400万元 9.3%
1993 刺梨产品加工企业27个,其中合资企业2个。共有刺梨榨汁机械31套(台),其它刺梨产品加工生产线83套(条),加工刺梨原汁约2100吨,各类刺梨产品总产值达4100万元。 64%
(二)有利条件:
1、自然环境形成了特有的刺梨资源优势
贵州省特定的自然环境,形成全国刺梨分布最多、产量最大的省份,野生刺梨分布几乎遍及全省各地(参见表4)。加上通过长期对刺梨良种繁殖与栽培技术的研究,已经人工栽培驯化了大量的优良单株,这对于今后刺梨原料基地的建设,为我省刺梨产业发展所需保证的原料供应,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
2、科技开发上的优势
早在八十年代初,我省就在国内率先组织力量,对刺梨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范围遍及资源调查、形态解剖、细胞学、生理学、组织培养、人工栽培技术、果实营养生化、成份分析、刺梨汁保健疗效作用、品种选育、病虫防治、果实的贮藏保鲜、刺梨产品的加工利用等诸多方面。其中不省研究成果在国内属领先地位,甚至得到国际公认。
           
               
                    同时在我省已形成了一支学科门类齐全、力量较强的开发利用刺梨资源的科技队伍,从而为我省刺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强的科技开发实力。
3、产品开发上的优势
我省刺梨加工利用了历史最悠久,至今已建成40余个刺梨产品加工企业,其中尚有几个技术装备较的骨干企业,对我省刺梨设备31(套),相应的刺梨产品加工机械、包装、灌装生产线83套(条),刺梨原汁加工生产能力已达到6000吨/榨季以上。产品有饮料、药品、营养保健品、酒、原汁等五大类数十个品种。
4、产品市场营销基地和前景
近年来,我省刺梨原汁对省外的销售量正不断增加,销售价格也有所提高,出现供不应求的市场营销六况,我省每年还有批量刺梨浓缩汁和饮料销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随着当今国内外市场对保健食品和饮料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为我省刺梨产业的发展展示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资源存量及分布
具体材料见表4。
(以下数据为每年可收购的野生刺梨产量)
表4 贵州刺梨资源存量及分布 (单位:万斤/年)
地名 贵阳 铜仁 安顺 兴义 毕节 六盘水 合计
产量 82 73.5 82 92 372 26 727.5
占全省产量比例% 11.27 10.10 11.271 12.65 51.13 3.58 100
省人集中产区,年收购量在20万公斤以上的县(市)有:毕节地区的大方县(100万公斤/年)、毕节县(80万公斤/年)、纳雍县(70万公斤/年);黔西县(60万公斤/年)、织金县(40万公斤/年)、金沙县(20公斤/年);黔西南州的兴义县(25万公斤/年);贵阳市的开阳县(30万公斤/年)、息峰县(20万公斤/年)、修文县(20万公斤/年);安顺地区的安顺市(25万公斤/年);六盘水市的盘县(20万公斤/年)计13个县(市)。
(四)我省主要产品产量、质量、产值及在全国的地位(比较优势)见表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