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各朝代特点
中国古代各朝代特点:三次分裂,四次统一
奴隶社会(BC2070年--BC476年)
夏(BC21世纪---BC16世纪)---统一奴隶
商(BC16世纪--BC11世纪)国家
西周(BC11世纪--BC771年)
东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春秋五霸
三、封建社会(BC475年-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
秦汉(西东汉)(25年--220年)---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1年)---- 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隋唐(581年--907年)----封建国家的繁荣
五代十国宋辽夏金(907—1276)--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加强
元明清(1271---1840)---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法令出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秦:三公”和“九卿.郡县-确立
1.皇帝:继承、独尊(行、司、军)、决策
2特点:君主独制古代政治定律:独断性--随意性
二、君权和相权(帝王调整相权加强统治提高效益)
1.君权---独揽---限制相权---强
相权--帝王政治助手--不断减弱
2.汉武帝加强君权内朝(决策)亲信近臣
外朝(执行)丞相、御史大夫
3.唐“三省六部制”
三省| 中书(起草)
门下(审批)
尚书(执行)六部吏礼刑兵工户
4.宋朝宰相---同平章事
副宰相---参知政事
枢密使---军事
5.明:废丞相,设内阁,卫厂,八股
6.清:军机处,,八股取士
三、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过程:世官---察举(九品中正制)---科举(隋唐_1905)
(贵族)(才德、孝:汉武帝)(考试)
2.科举的作用:a.保证官源;b.提高官员素质;c.扩大统治基础;
d.读书重教;
e.破除世家垄断;
f.公平公正
四、行省的设置(元—明清—民国—现在)
秦:郡县两级
东汉:州郡县
唐:道州县
宋:路州县
元:中书省(中央)
行中书省(地方)
宣政院(藏川青)、腹里
台湾——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
明: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府、县三级
清:省、道、府、县—四级
礼藩院——边疆少数民族(蒙疆藏)
历代地方行政体制沿革表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列强入侵的原因
外因a、西方资本主义发展
b、更多原料产地、销售市场
内因a、封建制度衰落
b、统治危机
2.战争(1840.6—1842.8)《南京条约》开始半殖半封建
A、三元里抗英---第一次自发抵抗;爱国精神;不畏强暴;抵御外诲(1841.5)
B、《南京条约》内容1842.8
(1)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
(2)片面最惠国
(3)租界(国中之国)
(4)巡查贸易---领海主权
(5)传教---文化侵略
C、《南京条约》附件
(1)割地:香港岛-----领土主权
(2)赔款:2100万元-----负担
(3)开埠:五口通商-----打开国门
(4)协定关税----关税主权
3.甲午战争(1894—1895)《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半殖半封
A、黄海海战(1894.9)
a、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叶祖珪
b、结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退守威海卫,失去黄海制海权
c、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B、《马关条约》
(1)割地:台湾及附属岛屿、辽东半岛(三国干涉)
(2)赔款:二亿两
(3)重庆、沙市、苏、杭---势力进入长江上游
(4)通商口岸办厂----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危害刺激列强瓜分中国野心——瓜分狂潮——民族危机严重
D、反割台斗争1895.5义军:徐骧、丘逢甲;黑旗军:刘永福
战役:新竹、台中、彰化、台南、大甲溪
4.瓜分狂潮:德国---胶州湾俄---强租旅顺、大连;
5.门户开放(1899美)机会均等、利益均沾--共同宰割中国
7.义和团运动(1898-1901)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a、原因:19c末,列强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经过:(1)兴起:1898,山东;1899,袁世凯镇压
(2)发展:1899,京津地区,矛头直指列强
(3)落垡、廊坊---保卫战(扒铁路、毁电线)
(4)包围西什库教堂
(5)结果: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c、意义:粉碎列强瓜分中国野心;爱国精神:维护主权捍卫尊严
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辛丑条约》内容
(1)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2)赔款:4.5亿两
(3)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4)拆炮台,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辛丑条约》危害: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阶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领导(1840-1919)
资阶新民主革命---无产阶级领导(1919-1949)任务.时间:反帝反封1840-1949
1894 兴中会
1905 中国同盟会(兴中会华兴会):东京.三民主义
1911、4 黄花岗起义
1911、10、10 武昌起义.文学社.共进会.湖北军政府.黎元洪。全国十几个省响应,清瓦解1912、1、1 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临时大总统纪元:中华民国(公历)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1912、2、12 清帝退位
1912、3 《临时约法》颁布第一部资阶宪法
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灭亡君主专制.确立民主共和-民主化
1912、3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性质及意义: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发展了民族资本主义.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里程碑.影响亚洲民解运动
1931、9、18 日本占东三省
1932、1、28 日军攻上海、19路军蔡、蒋
1932、3 伪满州国
1933 进犯山海关、安德馨。承德:29军宋哲元
1933、5 国民党与中共;冯玉祥、吉鸿昌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多伦
1935 华北危机—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5、8、1 八一宣言,第一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12、9 学生南下宣传团,抗日救亡新高潮
1936、12、12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共智慧,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十年对峙结束
1937、7—1938、10 防御
1937、7、7 七七事变
1937、8、13 淞沪会战
1937、9 洛川会议、全民族抗战、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7、8 八路军朱德、彭德怀正副军长
项英、叶挺新四军正副军长
1937、9 国民党发表中共起草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38、10 广州、武汉失守
1944 相持
1944-1945 反攻
1945、8、8 苏对日宣战。
新民主主义革命:
开端中共创建期(1919-1924)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中共建立: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方向和任务
发展国民革命(1924-1927):
国共第一次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土地革命(1927-1937):正确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1937-1945):
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近代第一次反侵略重大胜利
解放战争(1946-1949):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推翻了三座大山--新中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五四爆发的背景
1、社会背景
国际一战期间,美日加紧侵华反帝情绪高涨
俄十月革命指明了方向
国内封建军阀黑暗统治阶级矛盾尖锐
(根本)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壮大(阶级)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思想)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
3.经过:5.4—6.3北京(学生-先锋)--上海(工人-主力)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罢免拒绝
中国朝代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任务.提出的口号没有完全实现
中共诞生的历史条件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基础———中共早期组织建立
外部条件———十月革命影响共产国际帮助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1921.7建立:中共“一大”1921.7---上海.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共产主义).
党的中心任务(工运).领导机构、领导人
作用: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性质:无产阶级政党
中共二大1922.7:上海:--民主革命纲领第一个彻底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最高:--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
三、国民革命(1924-1927)
国共合作——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党内合作)
国民党一大1924.1广州--革命统一战线(同意中共个人加入)
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
2、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1926.7-1927
北伐目标:打倒军阀、除列强.统一全中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攻克:武昌.九江.南昌.上海(工人第三次起义)珠江流域----长江流域
胜利原因:A.中共组织工运和农运,配合北伐战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