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课时练习(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课时练习(含解
析)湘教版选修5
2013年10月31日11时03分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发生里氏5.5级地震,共造成受灾人口35 420人,倒塌房屋178间,轻伤12人。据此完成第1~2题。
1.吉林松原地震的发生与下列哪两个板块碰撞挤压有关?( )
A.⑤与⑥
B.①与⑤
C.①与②
D.②与⑥
2.与地震无关的灾害是( )
A.火灾
第三套人民币价格B.泥石流
C.滑坡
D.寒潮
解析:第1题,我国东部各省区发生的地震多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有关。第2题,地震发生在岩石圈,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火灾、疫病等相关灾害。
答案:1.B 2.D
读xx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完成第3~4题。
3.由图中内容分析,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多西少
B.西部灾情重于东部
C.青藏高原和台湾是地震多发区
D.地震都在板块交界处
4.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灾情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科技发展,经济损失下降
B.人口密度加大,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上升
C.经济飞速发展,防震、抗震设施落后,经济损失上升
D.科技进步,抗震能力提高,死亡人数下降
解析:第3题,我国地震西多东少,灾情东重西轻,地震分布基本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新疆维
吾尔自治区、青藏高原、华北平原和台湾省是我国地震多发区。第4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防震、抗震设施逐步趋于完善,抗震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使得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有所下降。同时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灾害经济损失显示出上升的趋势。
答案:3.C 4.D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截至22日18时,雅安地震已造成192人死亡,23人失踪,11 470人受伤,其中重伤968人。结合材料完成第5~7题。
5.造成该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此地多火山而引起地震
B.平原地区,地壳较薄
C.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而形成构造地震
D.不合理的采矿和工程建设
6.此次地震对当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与之无关的原因是( )
A.某些建筑抗震能力差
B.正值当地河流洪水期,引发洪水灾害
C.当地人口密度较大
D.当地居民防震知识缺乏
藏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7.从地质作用方面分析,下列地质现象的成因与该次地震相似的是( )
msxml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B.崇明岛的形成
C.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
D.约旦地沟的形成
解析:第5题,四川省芦山县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地壳活跃区,此次地震最可能是印度洋板块强烈地向北俯冲而形成的。第6题,此次地震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与当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差及当地人们的抗震、防震意识较差及密集的人口有关,而与当地的降水无关。第7题,云南路南石林是流水侵蚀、溶
蚀形成的地貌,属于外力作用;崇明岛是流水携带泥沙沉积而成;大堡礁是由珊瑚虫的钙质硬壳经长期胶结而成;约旦地沟处于大陆板块内部的断裂下陷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答案:5.C 6.B 7.D
2013年3月29日6时左右,西藏自治区某矿区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塌方面积3~4平方千米,有83名工人被埋。据此完成第8~9题。
8.关于该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滑坡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B.该滑坡的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不可能有任何先兆信息
C.该滑坡的形成是因为岩体或土体结构松软、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
D.该滑坡的形成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9.不考虑岩体影响,在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修建公路,不容易出现滑坡现象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8题,A项表述的是泥石流概念;B项中说滑坡没有先兆信息不正确,因为典型滑坡的形成要经过蠕动变形、急剧滑动、渐趋稳定三个阶段;D项中滑坡的形成中,自然因素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第9题,滑坡的形成有三个基本控制性因素:图中①③不存在软弱面(岩层之间交界面)。②④有软弱面且软弱面与山坡体倾向一致,故容易发生滑坡。
答案:8.C 9.B
读我国某自然灾害发育分布图,完成第10~11题。
10.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干旱
B.寒潮
C.沙尘暴
D.滑坡
11.关于该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冬季风是该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②该灾害北方比南方的发育程度高③地形是该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④植被破坏是造成该灾害发生的重要人为原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该种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所以应为滑坡或者泥石流灾害,第10题中选项D符合要求。滑坡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所以第11题选项C符合要求。
答案:10.D 11.C
泥石流是在一定地理条件下形成的由大量土石和水构成的固液两相流体。读表,完成第12~13题。
表1我国泥石流分布与年降水量关系统计表
表2我国泥石流爆发频率与月份关系统计表
12.下列人类经济活动中,可能促使泥石流发生的是( )
A.在洞庭湖平原围湖造田
B.在锡林郭勒地区过度放牧
C.将废弃矿石随意丢弃在斜坡上
D.将大量污水排入长江上游地区
13.下列关于泥石流的正确说法是( )
A.我国有60%的泥石流发生在夏季
B.泥石流灾害频繁是制约贺兰山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原因
dnf加点C.妥善解决泥石流灾害是修建青藏铁路的技术难题之一
D.我国7月份泥石流发生频率最高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降水丰富
解析:第12题,泥石流的发生要有起伏较大的地形和丰沛的降水,因此在洞庭湖平原围湖造田和在锡
林郭勒地区过度放牧,不会造成泥石流的发生;将大量的污水排入长江上游地区造成河水的污染,也不会诱发泥石流;将废弃矿石随意丢弃在斜坡上,遇到暴雨就有诱发泥石流的可能。第13题,由表2可知,泥石流的发生与降水量关系密切,夏季的6~8月份,泥石流占我国泥石流的76%,7月份发生频率最高,主要是这一时期降水丰富;贺兰山地区降水稀少,这里泥石流发生的频率不高;青藏铁路主要经过青藏高原,由于这里地形相对高度不大,加之降水少,泥石流的发生频率也不高。林正英僵尸电影全集国语
答案:12.C 13.D
2013年10月24日重庆市万州区消防部门举行针对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演习。结合长江三峡库区环境状况示意图,完成第14~15题。
14.长江干线越接近水面线,崩塌、滑坡数量越多,其主要原因是越接近水面线( )
A.暴雨越多
B.植被越稀疏
C.谷越深坡越陡
D.土质越疏松
15.长江干线与大宁河口交汇水域(位于巫山县)发生滑坡对长江干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堵塞大宁河、引发洪水
B.影响长江航运
C.影响长江三峡发电
D.影响沿岸工农业发展
解析:第14题,在气候条件和地质基础一致的情况下,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与植被覆盖和坡度的陡缓
有关;在三峡谷地,“越接近水面线”坡度越陡,主要是河流的下切侵蚀强烈;植被的覆盖情况和“越接近水面线”这个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第15题,紧扣对长江干流产生的主要影响,即主要影响长江航运。
答案:14.C 15.B
16.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地区坡向与滑坡、泥石流频率(%)分布的关系。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区最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坡向,并分析原因。
(2)说明该地区为防患滑坡、泥石流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东南坡发生滑坡、泥石流的比重最大,主要是我国东南部地区,东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多。第(2)题,防御地质灾害的措施,包括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答案:(1)东南坡。原因:东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易形成局地暴雨。
(2)非工程性措施:加强减灾管理,做好预报、预警工作;在滑坡、泥石流多发区,有计划地撤离村民等。工程性措施: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建立护坡、拦墙,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等。
陈升 老婆
17.(探究性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发生在我国的地震约占全球大陆地震发生次数的1/3,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2。除贵州、浙江两省外,其他所有的省级行政区都发生过里氏6级以上的强震。但是各省(市、区)之间地震灾害发生的情况仍有很大的差异。下图显示了我国各省(市、区)地震灾害风险程度的差异性。
(1)该图反映出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区域分布有何特点?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以“缩小”地震灾情?
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震灾害的地区分布不均,中西部地区地震灾害风险大于东部地区,板块交界地带、断裂构造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灾害。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的差异主要与其所处的板块边界距离、所处的断裂构造带有关。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提高建筑物的防震性能、提高防震意识、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等,都可以“缩小”地震灾情。
答案:(1)区域分布特点:我国地震灾害的地区分布不均,中西部地区地震灾害风险大于东部地区(具体而言,在西南、西北和华北地区的地震风险高于其他地区)。主要原因:我国西部地区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交界地带上,是全球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组成部分;而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距全球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稍远。华北地区位于大板块内的活动构造带上。
(2)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增强房屋等建筑物的抗震性;增强抗震意识;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等。(答出两点即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