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融支持的河南信阳浉河区毛尖茶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加快形成财政有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补足“三农”领域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金融支农不足仍是制约河南农业经济的重要因素,以河南信阳毛尖为主要研究对象,发现金融支持河南信阳毛尖茶产业发展主要存在资金来源渠道狭窄,金融供需失衡;现代金融服务匮乏,金融保障不足;普惠金融环境欠缺,融资成本偏高的问题。为有效突破其面临的金融支持困境,还需从风险防范维度加大保险支持力度、从社会参与维度着重引入民间资本、从企业经营维度促进产业体系形成,全面提高金融支持河南信阳浉河区毛尖茶产业发展效率。
【关键词】金融支持;产业链;普惠金融;毛尖茶产业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1月2日颁发的《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补齐“三农”领域的短板。这一重要指导思想从战略的高度提出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下,农户金融需求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演化态势,创新金融支农方式,重点在支持农业绿可持续性发展寻求突破[1]。为此,农业农村部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指出,要实现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推进整县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基本实现覆盖全产业链等,各类主体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
我国农业发展虽历史悠久,但金融业的发展历程较短,金融支农研究尚不完善。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
展中扮演着基础性作用,自2003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改革,提升金融支农力度,但“三农”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在金融领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获取资金的能力受限。河南作为人口和农业大省,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发力点,各县域针对其特产业进行专业培育,使其逐渐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信阳浉河区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让信阳毛尖成为地方特产业,然而信阳毛尖茶产品缺乏创新,产品种类单一,
导致产业转型发展缺乏动力;再加上外资开发渠道不畅通且民间资本活力不高、传统的金融服务难以适应农村农业的需求,使得茶企、茶农均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信阳毛尖茶产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危机,以此陷入因资金短缺而无法更好发展,进而资金更为短缺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信阳毛尖茶产业的高级化、现代化发展。
基于金融支持的河南信阳浉河区毛尖茶产业发展研究
赵  磊
作者简介:赵磊(1996—),女,河南周口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项目资助: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YCSW2021072
民营银行
49
06月刊  2021
Shanghai Business
二、基于金融支持的信阳毛尖茶产业发展困境的表现
第一,资金来源渠道狭窄,金融供需失衡。毛尖茶产业建设与生态旅游发展的互动、毛尖茶文化发展与品牌宣传等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贷款以及扶贫资金,而引入外资开发的渠道与沿海地区相比是不畅通的,同时因民间资本活力不高,使得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难以满足其发展的资金需求。筹资渠道狭窄使得资金短缺,而资金短缺又致使毛尖茶文化建设与生态旅游发展建设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若要使毛尖茶产业建设与生态旅游发展的互动、毛尖茶文化发展与品牌宣传等得到长远良好发展,在资源开发以及保护上就需有足够的资金保障,但在实际发展中易形成—资金短缺—无法更好发展—资金更为短缺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毛尖茶产业建设与生态旅游发展的互动、毛尖茶文化发展与品牌宣传等进程。
第二,现代金融服务匮乏,金融保障不足。虽然各类商业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大多都已在乡镇一级设立服务机构或人员,但仍无法弥补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点较少的缺陷。乡镇一级的服务机构或人员相
比于金融服务点工作人员,在文化水平和专业素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加上金融机构服务农村农业具有成本高、难度大、利润低、风险大等特点,以至于传统金融服务难以适应农村农业的发展需求,使得具有资金需求的小型茶农无法及时获得金融支持,不仅使其错过采茶时节,茶产品质量降低,还限制了茶农的创新发展思维,迫使创新型茶产品的研发主要依靠大型茶企,导致茶产品延伸力度不足,制约金融支持毛尖茶产业发展效率。
第三,普惠金融环境欠缺,融资成本偏高。信阳毛尖茶产业经营规模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但小微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规范化管理低下等缺点,加之当地对小微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和优惠政策不足,使其融资因存在较高风险而不愿意扩大企业融资。同时,中小企业多通过抵押或担保的形式向银行贷款,但企业寻求担保或抵押时,要付出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等相关额外费用,间接提高了企业贷款门槛。农村信用担保机制不完善,农民的合理信贷需求难以及时得到满足,加上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在地位和作用上不匹配,导致农户从正规金融部门所得资金有限。由于茶农通过正规融资渠道集资受到阻碍,迫使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从民间高利借贷来谋求发展,这不仅加大了企业经营负担,还使得茶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基于金融支持的信阳毛尖茶产业发展困境的解析
第一,涉茶信贷管理不足,政企交流渠道受阻。在县级以下区域,金融业对毛尖茶产业化发展的企业
和厂商支持力度不足,使得涉茶企业从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土地、税务等方面获得的支持缺乏保障,企业在各个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时,还要缴纳一定额外费用,不仅加大了县级及以下企业贷款难度,还增添了企业经营负担。
由于茶农知识水平受限,故小规模的茶农接触金融机构信贷产品以及有关政策的机会极少,龙头企业与银行部门之间由于缺乏真诚沟通,在一些金融机构中甚至出现“等客上门”的现象,导致银行部门对茶企的资金运营、资金需求等方面了解较为片面,以至于金融机构未能根据茶产品生产周期制定与其匹配的金融产品,茶企运营资金受限,致使两者陷入恶性循环。有关政府部门与银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农村金融与农产品匹配度低、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力度不够、资金外流现象明显等问题严重。
第二,茶产业化程度不高,企业创新能力受限。信阳浉河区毛尖茶种植户多为散户,茶农之间缺乏合作,多为自耕自采自销,金融支农资金多以贷款形式流通到茶农手中,但因散户茶农受知识水平的限制,懂得以贷款来满足自身资金需求的不多,致使支农资金不能发挥其最大综合效益。同时,毛尖茶产品的生产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科技含量较低,且多采取粗放型经营管理方式,因此无法持续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严重打击金融机构信贷投入毛尖茶产业的积极性,限制创新型毛尖茶产品开发的资金投入,无法形成健全的产业链。
茶产业有三大效率——融资效率、生产效率与交易效率[2],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多受融资效率的影响。茶产业属于自然风险高的农业范畴的特征,抑制了茶农的生产性借贷资金需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销县级以下机构网点,加上农村信用社管理机制不健全,资金调剂和运营能力较弱等特点,使得农村金融支农资源出现供不应求的
50 Financial金融
现象,虽有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主导的民营银行等金融组织帮扶,但其发展尚未成熟,支农资金不足。当前实现毛尖茶产业转型发展的本质是实现资源与物质资本向技术资本与品牌经济的升级,但因流向毛尖茶产业的资本大多用于产业机械化发展和茶农补贴等方面,实际投入产品研发的资金不足,且茶企与当地高校、科研机构间缺乏合作意识,茶企研发力度不足,致使传统的毛尖茶产品逐渐丧失市场份额。
第三,涉茶发展资本不足,农户参与意识较低。资本不足是实现毛尖茶产业转型发展的最大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本,县级及以下区域金融机构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性,多数缺乏主动服务意识,使得相关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未能有效满足;二是物质资本,茶农具有物质存量较少的特点,且其通过正规渠道获得物质资本的能力有限,以至于多数散而乱的茶农难以通过毛尖茶产业链获利;三是社会资本,毛尖茶产业属于农业范畴,具有风险大、收益低的特点,因此在发展过程中社
会资本稀少,而少数流入茶产业的社会资本,由于茶产品单一且收益较低,使得茶农更倾向于将社会资本用于其他高收益的社会生产活动。尽管县级及以下区域从事第一产业生产的居民,迫切希望向第二三产业转型,但前期高投入低收益的特点,严重限制农户享受产业转型发展的成果,使得居民参与意识低下。
四、基于金融支持的信阳毛尖茶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第一,在发展前提维度,注重协调好以下三个关系[3],一是政府与市场,即坚持市场调节,提高政府在引导金融支持中的能力;二是动态与精准,即金融支农动态服务与对象精准有机结合;三是基础与创新,即拓实基础确保长效发展,创新发展提高质量。第二,在产业转型维度,坚持以“产业融合”为总抓手;第三,在发展动力维度,坚持政府引导,注重市场调节。
(一)风险防范维度:加大保险支持力度,引入金融衍生工具
第一,加大保险支持力度,降低涉茶风险。政府积极引导保险公司在毛尖茶的主要生产地,设立涉农保险分支机构或窗口,健全毛尖茶产业链保险,推出毛尖茶质量保险、茶苗成活险、自然灾害险等涵盖全方位保障的险种。第二,引入金融衍生工具,规避价格风险。建立毛尖期货市场,将散户茶农、中小型茶企等作为茶产品现货的主要供应方,吸引商家买入建仓,同时政府积极引导毛尖茶产业经营主体进入期货市场,以套期保值的方式缓解毛尖茶产品价格在季节、自然灾害等影响下而暴涨暴跌的
问题。
(二)社会参与维度:着重引入民间资本,注重金融人才培养
第一,引入民间资本。政府通过设立毛尖茶产业发展支持基金,营造良好的民间资本投资环境,积极引导各种合法民间资本参与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加快推进区域性民间融资机构建设进程。第二,注重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建立信用乡村、信用园区推荐免担保机制,完善农村创业优惠政策。完善金融支农人才的培训、考核等制度,形成国家、地方、部门、集体和个人五方面共同发力的局面,为金融支持毛尖茶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企业经营维度:促进产业体系形成,加强应用产业链金融
第一,完善研发产业链。以毛尖产业为核心完善研发产业链,发挥主体能动性促进其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政府积极引导企业与茶农建立合作关系,鼓励企业分级采购茶叶,鼓励相关利益主体出资建立股份有限公司,形成物资采购、播种、管理收割、加工、储藏、销售的完整产业体系,以提高茶产品竞争优势。第二,加强产业链金融应用[4]。金融机构与产业园区和融资担保机构联手,共同推出“园区”产业链等新型融资模式。针对个体散户茶农和中小茶企“散”“乱”的特点,引导相关经营主体用存货和预付账款等融资,提高毛尖茶产业链资金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曾福生,蔡保忠.以产业兴旺促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39(02):179-184.
[2]刘张发,田存志,张潇.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影响生产效率吗[J].经济学动态,2017(11):46-57.
[3]钟学思.广西瑶族特村寨旅游扶贫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及优化[J].社会科学家,2019(03):91-96.
[4]李仆.加快“三链”建设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20(07):45-50.
51
06月刊  2021
Shanghai Business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