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要点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文章内容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丽。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
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二、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战国策》或《战国策•齐策一》,文章题目中“讽”意思是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
2、《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记事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此书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原著者名字不可考,后经汉代刘向整理,定名《战国策》,沿用至今。
这部书的内容是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战国策》所记人物是复杂的,有纵横家,如苏秦;有义士,如鲁仲连、唐雎、颜;有不怕死的
勇士,如荆轲、聂政。这些人物形象逼真,刻画得栩栩如生。
《战国策》的文章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三、语音
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窥(kuī)镜
期(jī)年 朝(cháo)于齐 间(jiàn)进
四、通假字
1、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五、古今异义词
1、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
四、通假字
1、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五、古今异义词
1、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名词,地点,处所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
今义:方位词
3、明日,徐公来 明日:古义:第二天
3、明日,徐公来 明日: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4、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古义:指责,劝谏(中性词)
4、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古义:指责,劝谏(中性词)
今义:诽谤,讥讽(贬义词)
5、窥镜而自视 窥:古义:照 今义:偷偷地看
6、暮寝而思之 寝:古义:躺而不睡 今义:睡觉地方
六、词类活用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长,这里指身高
2、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服: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3、私我也 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4、王之蔽甚矣 蔽: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或:(受)蒙蔽
5、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6、吾妻之美我者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
5、窥镜而自视 窥:古义:照 今义:偷偷地看
6、暮寝而思之 寝:古义:躺而不睡 今义:睡觉地方
六、词类活用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长,这里指身高
2、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服: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3、私我也 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4、王之蔽甚矣 蔽: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或:(受)蒙蔽
5、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6、吾妻之美我者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
7、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用作状语,当面
七、一词多义
七、一词多义
1、修
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
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
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2、朝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朝拜
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朝服衣冠 早晨 (zhāo)
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朝服衣冠 早晨 (zhāo)
3、孰
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代词,谁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仔细。
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代词,谁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仔细。
4、诚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帝感其诚 诚心、诚意
八、重点词语解释
1、而形貌昳丽 昳丽:光艳美丽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谁,哪一个
3、旦日:明天,这里指第二天
4、皆以美于徐公 以:以为,认为
5、能谤讥于市朝 谤:指责别人过错 讥:讽刺 市朝:公共场合
6、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与现代汉语“讽刺”不同。 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7、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责)
8、上书谏寡人者(书: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这里指奏章)
9、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1、而形貌昳丽 昳丽:光艳美丽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谁,哪一个
3、旦日:明天,这里指第二天
4、皆以美于徐公 以:以为,认为
5、能谤讥于市朝 谤:指责别人过错 讥:讽刺 市朝:公共场合
6、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与现代汉语“讽刺”不同。 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7、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责)
8、上书谏寡人者(书: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这里指奏章)
9、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九、特殊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判断句
2、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省略句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倒装句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判断句,状语后置(此所谓于朝廷胜)
6、有求于我也 状语后置(于我有求也)
7、能谤讥讽于市朝 状语后置(能于市朝谤讥)
8、皆以美于徐公 状语后置(皆以于徐公美)
9、皆朝于齐 状语后置(皆于齐朝)
十、朗读节奏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4、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十一、理解性默写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判断句
2、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省略句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倒装句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判断句,状语后置(此所谓于朝廷胜)
6、有求于我也 状语后置(于我有求也)
7、能谤讥讽于市朝 状语后置(能于市朝谤讥)
8、皆以美于徐公 状语后置(皆以于徐公美)
9、皆朝于齐 状语后置(皆于齐朝)
十、朗读节奏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4、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十一、理解性默写
(1)文中写邹忌相貌美的句子是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文中写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3)文中写齐王纳谏而达到国内大治的句子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在公众场所批评议论我的缺点,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到下等奖赏。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在公众场所批评议论我的缺点,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到下等奖赏。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十三、一个成语
门庭若市:形容家里人来人往,热闹得跟市集一样。
十四、课文内容理解
门庭若市:形容家里人来人往,热闹得跟市集一样。
十四、课文内容理解
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标题中的“讽”是动词,讽喻的意思,特指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词进行规劝;“谏”是名词,指批评意见。
全文共4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课文先介绍邹忌的身材、相貌,肯定他是一个美男子,作为他自美和被别人赞美的基础。下面便分别向妻、妾、客提出“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想通过第三者的鉴定,来验证自己“美”到什么程度。而妻、妾、客的回答,都肯定了邹忌比徐公美,直到他亲眼见到徐公,
才“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既然远不如徐公美,为什么人家却说自己比徐公美呢?显然有各自的原因,使他们没有勇气说出事实的真相。三人的回答,虽然都是赞扬,但语气明显不同。妻的回答多了“君美甚”三个字,表示了妻子的偏爱之情,用的是反问句,表示一种十分肯定、不用怀疑的口气。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三个字,但仍然用反问句,表现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客人的回答不仅少了“君美甚”三个字,而且不用强烈的反问语气,只是平淡地肯定邹忌美于徐公,只表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邹忌经过冷静思考,悟出了妻、妾、客赞美自己的原因,并准备以此为喻去讽谏齐王。
第二部分(第2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讽谏的内容分为两层。第一层,先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的三种回答各有不同的原因,就是“私臣”“畏臣”“有求于臣”。第二层,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做比较,“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这些都与邹忌的处境相同。在这里,邹忌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这种比喻的说理方法,非常贴切,尽情尽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部分(第3、4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先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决心,然后分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写出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概括出齐王纳谏的深远意义,精练含蓄,意味深长。
从全文看,第一部分的叙事是第二部分设喻说理的前提,第二部分是设喻说理本身,第三部分则是第二部分的必然发展和结果。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结构严谨。此外,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具体问题:
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3分)
*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示例: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2、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因为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意对即可。
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3分)
*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示例: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2、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因为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意对即可。
3、“王曰‘善’。”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达作用。
*体现了本文语言精练的特点。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的赞同和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他的矜持和尊贵。
4、揣摩“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活动,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人物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邹忌对徐公“孰视之”,表明他的认真,也表明了徐公的美;“窥镜而自视”是为了作比较,显示出邹忌虽不自信但也不轻信;“暮寝而思之”则表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5、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或齐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两个要点:一是齐王纳谏,一是朝政的弊端或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后一点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之类,也给满分。
*体现了本文语言精练的特点。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的赞同和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他的矜持和尊贵。
4、揣摩“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活动,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人物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邹忌对徐公“孰视之”,表明他的认真,也表明了徐公的美;“窥镜而自视”是为了作比较,显示出邹忌虽不自信但也不轻信;“暮寝而思之”则表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5、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或齐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两个要点:一是齐王纳谏,一是朝政的弊端或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后一点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之类,也给满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