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案例分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案例分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例
张龙
教材分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载于《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本文篇幅不长,写的是邹忌通过与徐公比美悟出了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威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它主题思想明确,要求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听取不同意见,就在于他有自知之明。这在今天,仍然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借鉴意义。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文言中一些实词、虚词的用法
2、学习本文运用设喻讲道理和表明见解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邹忌以自己的事情设喻,劝说齐王纳谏是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中国有句古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出于对国家尽责,对国君尽忠的赤诚之心,劝国君改正过失,冒死进谏,但大多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这类的例子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呢?
生:魏征给唐太宗提意见,受到唐太宗的尊敬。
师:对,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见,唐太宗是个不可多得的明君。
生:爱国诗人屈原向楚怀王进忠言,提出治理国家的建议,但被奸臣妒恨,最后遭放逐,自沉汨罗江,成为千古奇冤。
生:还有比干,纣王不耐烦他提意见,就下令将其剖腹挖心,葬送了他的性命。
生:还有伍子胥,他建议吴王夫差杀掉勾践以绝后患却遭到拒绝,最后引剑自刎。临终前他悲愤地要求把头颅挂在城门上,亲眼观看越王勾践东山再起,来攻打吴国。
师:看来同学们的积累还不少。还有《史记》的司马迁直言相谏,蒙受宫刑之辱,都是莫大的悲哀!这些忠心耿耿的志士仁人一片丹心令人感动,他们的命运令人惋惜,同时也引起我们的反思,“忠言”就一定要“逆耳”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个进忠言取得良好效果的故事,看主人公是如何做到的。
(设计理念: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
二、读课文,出感情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全文后自己理解其内容
三、再读课文,翻译课文
1、课文重点内容讲解:
实词:
zhāo 早晨(名词)私人,自己(代词)朝 cháo 朝廷(名词)
私私下,偷偷的(形容词) cháo 朝见(动词)偏爱(动词)
身长,长(形容词)古义是两个词:土地方圆
修修建(动词)地方整治(动词)今义是一个名词
虚词:
莫:无定代词,指人。译为“没有谁”。弗:fú,否定副词,译为“不”。
词类活用:
A.形容词意动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以……为美”“认为……美”)
B.形容词作动词 私我也(“偏爱”)
C.名词作状语 面刺(当面)
D.使动用法 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句式:
A.固定句式: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吾与城北徐公孰美?
这两句都是比较相关两项得失高下的选择句,是文言文的固定句式。其中(1)句中疑问代词“孰”由于受强调而被提前,是(2)句的倒装句。
B.宾语前置: 忌不自信(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
C.状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欲有求[于我]也(欲[于我]有求)皆以美[于徐公](皆以[于徐公]美)
能湾讥[于市朝](能[于市朝]谤讥)皆朝[于齐](皆[于齐]朝)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此所谓[于朝廷]胜)
D.判断句: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者也。判断句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也。式标志
E.省略句: (邹忌)与(客人)坐谈
2、学生结合讲解再默读全文
(设计理念:通过不通形式的朗读,运用合作、讨论的学法,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赏析课文,分析美点
师:邹忌在家里与徐公比美,询问了哪几个人?每个人回答邹忌的语气有什么不同?能代表他们各自感情彩的关键词是什么?请出来。
生1:问了妻、妾、客,他们对他的感情彩分别是“私”“畏”“有求”。
师:得很准确。请—个同学来试读—下妻、妾、客的话语,注意读出“私”“畏”“有求”的意味。
(一生读第一段中的三句话,声音很大,基本读出了三人语气的不同。师组织评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