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拓展训练
邹忌讽齐王纳谏拓展训练
一、【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1、.请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1分)
今齐地方千里
2.查《古汉语词典》,“树”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shǔ”义项有:①作动词,计算。
②作动词,列举。二读“ shù”,义项有:①表事物的数目。②作名词,规律,气数。三读“ shu ò”,义项有:①多次。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1分)
读音:词义:
3.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1)时时而间.进(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于.徐公(2)骈死于.槽枥之间
D、(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2)吾欲之.南海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5.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2分)
二、.下面是《吕氏春秋·先己》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11分)
(1)夏后伯启与有扈①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②,吾民不寡,
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④,钟鼓不修⑤,子女不饬⑥,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
..而有扈氏服。
(2)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⑦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释】
①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人名②浅:狭,窄小③教:这里指教化④张:乐器上弦⑤修:设置⑥饬:通“饰”,修饰⑦论:评定
(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战:期年:
(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②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①段的内容。(3分)
三、郑龙谏勿伤百姓
赵简子①出畋,命郑龙射野人②,“使毋惊吾鸟。”
龙曰:“吾先君晋文公③伐卫④,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
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选自《金楼子》)【注】①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正卿。②野人:农夫。③晋文公:即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④卫:春秋时的卫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5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王之蔽.甚矣
(4)赵简子出畋.
(5)故缘.木愈高者愈惧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人爵愈贵者愈危。
3.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4分)
4.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
四、罴(①)说柳宗元
鹿畏貙(②),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③)持弓矢罌火(④),而即之山。为鹿呜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⑤)搏(⑥)挽(⑦)裂而食之。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注释】:①罴:兽名,又名马熊或人熊。②貙(chū ) :兽名,形状像狐狸而形体较大的一
种虎属猛兽。③寂寂:悄悄地。④罌火:用瓶子装着火。婴,一种腹大口小的瓶子。⑤捽(zuó):楸住。⑥搏:搏击。⑦挽:拿来。
1.用“ / ”给下面的文字断句(断3 处). ( 3 分)
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罴之状,被.发人立(通“披”) ( 2 分)    B、为鹿鸣以感.其类(感动)
C 、伺其至,发.火而射之(点燃)            D、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快步行走)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 分)
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
意思: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 分)
五、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唐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共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①菘:白菜。
(选自《南史·隐逸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元琰遽.退走(2)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3)向.所以退,畏其愧耻(4)自是.盗者大惭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走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3、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六、[乙] 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②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③陋之人也,四维④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⑤吾过,是以逐之也。”
[注] ①仕:旧称做官为仕。②夫子:晏子。③仄陋:狭窄浅薄。④维:维系。⑤弼:纠正。1.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时时而间.进
(3)高缭之事.夫子三年
(4)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
2.翻译选文中画“”的句子。(2分)
(1)令初下,臣进谏,门庭若市。
(2)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
3.选文中邹忌和高缭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对你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启示?(4分)  七、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者以势驱之耳。
(节选自苏洵《谏论》)
1.下列句中加△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且告之曰(将要)B.跳而越者与千金(给予)
C.顾见猛虎(回头)D.而越之如康庄矣(宽阔平坦的大道)
2.下列句中加△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有与之临乎渊谷者B.能跳而越此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乃记之而去
C.不然为怯D.其怯者犹未能也士卒多为用者其真不知马也
24.这段文字认为“勇”与“怯”皆为“以势驱之”。其中的“势”内涵丰富:对勇者而言,是指();对半勇半怯者而言,是指();对怯者而言,是指逃命。(2分)
25.本文认为人没有勇和怯之分,关键是情势驱使他罢了。你是怎样认为的呢?(2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