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
班级:姓名:
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且】
2、【惩】
3、【塞】
4、【迂】
5、【聚室而谋】【室】,
6、【汝】
7、【毕力平险】
【毕】,
8、【指通豫南】【指】,
9、【汉阴】【阴】,
10、【杂然相许】【杂然】,【许】,
11、【献疑】
1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
13、【如太行、王屋何】【如……何】,14、【且需置土石】
【且】,【焉】,
【置】,
15、【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诸】,
16、【荷担者三夫】【荷】,
17、【叩石垦壤】【叩】,
18、【箕奋】
19、【霜妻】
20、【遗男】
21、【始龀】【始】,
【龀】,
2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节】,【反】,【焉】,
23、【叟】
24、【甚矣,汝之不惠】
【甚】,【惠】,25、【残年余力】
26、【毛】
27、【其】
28、【长息】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2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彻】,
30、【不若】
31、【弱】
32、【虽】33、【穷匮】
34、【苦】
35、【亡以应】
36、【惧其不已】
【已】,
37、【感其诚】
38、【一厝朔东】
【厝】,【朔东】,
39、【陇断】
【陇】,【断】,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翻译:
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翻译:
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翻译:
4、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翻译:
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翻译:
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翻译:
7、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翻译:
8、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翻译:
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翻译:
10、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翻译:
1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翻译:
三、理解性默写:
1.《愚公移山》中表明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
2.《愚公移山》中表明移山的目标的句子是:
3.《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移山的决定得到大家拥护的句子是:
4.《愚公移山》中最能体现移山艰辛的句子是:
5.《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移山的信心的句子是:
6.《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移山的结果的句子是: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
《晏子仆御》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习题: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门间而窥宽:偷看,这里是观察
B.策驰马策:用鞭赶马,作动词用
C.景公使使者至使:派,遣
D.终再拜而辞再:再一次,又一次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终再拜而辞
A.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B.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雌不辱使命》)
C.水落而石出者(《醉翁亭记》)
D.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
3.下列语句,句式与“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相同的一项是()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B.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C.马之千里者(《马说》)
D.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4.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车夫的妻子看见自己的丈夫替相国驾车,十分得意,就要跟他分开
B.车夫就把真实情况告诉了晏子,晏子便推荐他做了大夫
C.使臣到晏子家,没能吃上饭,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桓公
D. “终再拜而辞”,表明晏子是出于内衷所致,写出了晏子辞“干金”的决心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2)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
参考答案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且】将近。
2、【惩】苦于。
3、【塞】阻塞。
4、【迂】曲折,绕远。
5、【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
6、【汝】你,你们。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7、【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毕】,尽、全。
8、【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南部。【指】,直。
9、【汉阴】汉水南岸。【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10、【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同。【杂然】,纷纷地。【许】,赞同。
11、【献疑】提出疑问。1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13、【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
14、【且需置土石】况且往哪里置土石呢?【且】,况且。【焉】,哪里。【置】,放置、安放。
15、【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诸】,相当于“之于”。
16、【荷担者三夫】三个能挑担的人。【荷】,肩负、扛。
17、【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叩】,敲、打。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