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海关逆算,是怎么计算的
⼤约从2019年4⽉开始,⽇本有些⼝岸的海关对于在⽇本亚马逊上销售的货物,在进⼝申报货值上采取了⼀种新的核定⽅式 ---逆算法。2020年过去了半年,这种⽅式⼏乎已经推⼴到了⽇本所有的关区和⼝岸。今年三⽉份空运就实⾏⼤⾯积逆算了,然⽽从这个⽉开始,所有的海运⼝岸也将会被覆盖。
长期以来传统国际贸易都是由本国进⼝商向海关做进⼝申报,缴纳进⼝关税和进⼝增值税(在⽇本叫消费税),然后由进⼝商在销售完货物后,再去做⼆次缴纳或抵扣销售增值税。⽽跨境电商业态下,电商卖家在本地根本没有实体进⼝商(或说很少有),整个资⾦和税务链条就完全不是这个路径了。以⽇本为例,中国卖家在⽇本亚马逊上销售货物,亚马逊代收了⽇本终端消费者的销售税(⽬前税率是10%)并给了卖家,然后卖家⼤都通过第三⽅⽀付渠道将这10%的销售税连同货款流出了⽇本,这样⽇本政府就没能收到这个10%的销售税。这是⼀个税务漏洞!
这次的逆算法,就是忙于追堵税务漏洞的⼀个标准动作。从操作形式上来看:海关针对进⼝申报⾦额,有⼀个⾃⼰的核定标准,⽽⾮按照进⼝商申报的⾦额(海关基本也知道这⾥的进⼝商并⾮真实的进⼝商)。其本质是:⽇本政府把消费税收缴的动作前置了。这个⽅式并未调⾼关税税率,只是把收税的时间节点和核定⽅式做了调整。客观来说,这⼀做法有⼀定的合理性!那么他们是如何逆算的呢?逆算的标准和尺度⼜是否合理呢?
税率怎么算先假定⼏个变量A/B/C/D:
逆算第1步:A-B-C-D=X。ABCD是已知项,逆向推算出X(所以⼤家习惯叫做逆算法、反算法或倒算法)
第2步:从X算出GST
第3步:通过X和GST以及关税税率算出Duty;
第4步:X-GST-Duty=进⼝申报货值
举⼀个实际案例:
此案例中,逆算核定出的申报价占平台售价百分⽐为43.7%,如果卖价越⾼,这个占⽐还会更⾼,⽬前遇到的最⾼有达到90%。
前⾯说到这⼀做法有⼀定的合理性,也存在⼀些野蛮粗暴的地⽅。⽐如:
1:假如货物最终并未能按照进⼝时的平台卖价卖出,甚⾄低价清仓甩卖,那么前置收取的消费税暂时
也退不回来;
2:海关认亚马逊代发货的FBA物流费作为成本,但却不认在亚马逊仓库内的仓储费这项成本;
3:海关认⼝岸清关完以后到亚马逊仓库的物流费⽤,但不认在机场延误⽽产⽣的机场仓储费⽤这项成本;
4:海关认平台佣⾦作为卖家的成本,却不认平台⼴告费⽤这项成本;
5:逆算后的申报货值提⾼了,虽然关税税率不变,但关税的绝对⾦额也相应被提⾼了,对税率⾼的产品是有压⼒的;
那么接下来卖家能做些什么呢?
1:个⼈建议不得不承认和接受这⼀客观事实,并且期待这⼀做法能均衡且同等执⾏,这样⼤家⼜都在同⼀起跑线了;
2:积极配合海关逆算,提供逆算所需的所有数据,这样可以提⾼通关率,提升物流时效;
3:谨慎备货,销量遇到问题清仓处理货物后,税务成本会⽐以前要⾼出很多;
4:如果还有利润,尽量不要逼着物流商去低报试探,查到了再接受逆算和补缴,这样的时间成本⾮常⾼,也不排除海关采取惩罚性的处罚(⽐如:按照平台售价全额征税);
5:当然对于某些品类,改⽤国内直发物流也许是⼀个不错的替代⽅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