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蒙训解读
二、餐前净手,操行守仪;
语出:《史记﹒伯夷列传论》:“操行不轨,专犯忌讳。”等。
“餐前净手,操行守仪”是针对孩子日常中的行为礼仪进行教育,目的是要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懂礼貌,做事情有规矩,善于待人接物的好孩子,从而让孩子优雅的度过一生。
“餐前净手”意思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手部接触的东西很多,手上会有大量的细菌,餐前净手可以减少大量的细菌,让孩子养成饭前洗手的良好习惯,从自身保证饮食健康,强化孩子的意志品质。
“操行守仪”意思在各种场合下有着不同的礼仪,有举止礼仪、餐桌礼仪、谈吐礼仪、公共礼仪等不同内容,在特定的场合下做事要遵守一定的礼仪,提高孩子自身的修养。
正所谓“敦礼走天下,守仪行四方”,一个不懂礼仪,不明白事理的人很难
在社会上立足;一个懂礼仪、知事理的人却可以左右逢源。
三、尊待师长,出言晓纪;
语出:《礼记﹒学记》:“大学之礼,虽诏於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等。
“尊待师长,出言晓纪”是针对孩子的敬畏精神提出来的。很多孩子由于被溺爱而目无尊长,自私,以自我为中心,说话不假思索,说话时注意有所避讳。
古语有云“王者存亡,嘴舌有责”。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会招惹是非的,但凡招惹是非者十有八九与嘴有关,知道祸从口出。让孩子对社会、他人怀有一种尊敬、敬重、敬畏精神是做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尊敬老师、尊敬长辈,和长辈说话时态度要端正:要懂得分享,知道谦让;不无理取闹,不对父母提无理要求甚至打骂自己的父母;不要直接指出他人的缺陷,说话要注意避讳。
四、善纳诸缘,倚于节理;
语出:《楞严经》卷一:“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诸缘,缘所遗者。”等“善纳诸缘,依与节理”是家长应教给孩子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挑战、机遇等时的一种处世哲学,诸缘是佛教用语,在这里指各个方面好的建议、意见。节理,谓以节度理人也,是指对待他人时应遵守的礼节。
孩子还小,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这时候正是孩子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父母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让孩子成为一个拥有正确的处世之道,遇事左右逢源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犯错后认真思考,勇于承担,知错就改:礼貌待人,对人说话要和气,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多赞美别人,学会宽容和真诚。
五、阅书健体,积日得习;
语出:(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
“阅书健体,积日得习”是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健身、勤奋等生活方式而提出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阅读并锻炼身体。
阅读书籍有利于孩子增见识长学问,拓展思路,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进步,消除寂寞,净化心灵,修身养性。
锻炼身体除了提高孩子体能,预防各种疾病外,还有利于孩子职能、神经系统、感官系统的发展,让孩子反应更加灵敏,视力和听力的提升。日积月累,阅书健体便会成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成为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
知行合一的意思
六、勤俭自立,忌贪便宜;
语出:康有为《政论集﹒忘耻》:“人不自立,则惟有无耻而已。”等。
“勤俭自立,忌贪便宜”是为让孩子学会自立,懂得勤俭为本,自立自强,懂得理财而提出的。也就是让
孩子从小就学会勤俭,懂得自立,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从小懂得如何花钱,不是随意乱花,或是理直气壮的要自己的零用钱,钱要花的有道理,不占别人的便宜。
勤俭节约,自强自立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传家宝,前人已有很多典型的例子,向周总理、雷锋一直穿补丁的衣服。家庭教育也需要这些祖传的美德,家长对孩子也应从小就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孩子具有勤奋、节俭、不贪便宜等美德。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贪小便宜吃大亏,不图便宜不上当。
七、意发即谋,见贤思齐;
语出:《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
“意发即谋,见贤思齐”是为了培养孩子知行合一和积极向善的精神提出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了想法就要立即行动,“先放后瞄准”。对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要积极的学习,并出自己的差距,思考如何才能提高自己,而不是“羡慕嫉妒恨”。
知行合一意思就是:秉承“良知”,在日常行事中省察自己的内省,去除不符合良知的物欲,使知、行不被“私欲隔断”。现在是指客体顺应主体,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该启发孩子思维,引导孩子实现想法,平时善于观察,多多学习,另外每日
反思这一天的言行举止,做好自省。
八、遇挫择省,多哭无益;
语出“《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等。
“遇挫择省,多哭无益”是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提出的。人生难免有逆境,遇到挫折要反省,到根源及相应的对策,而不是无休止的哭泣,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哭只会错过机会,坐以待毙。
逆商AQ,全称逆境商数,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IQ、EQ、AQ并称3Q。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的三个因素,在IQ都跟别人差别不大时,AQ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高AQ是可以培养的,并且最好是从小培养,所以要提倡挫折教育。
不能从挫折、失败和困难中学到知识的人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人不能从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对于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我们孩子要善于总结,以便从中学到一些经验,学的知识。
九、学玩遵序,规范有毕;
语出:《孟子﹒离娄章句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等。
“学玩遵序,规范有毕”即做事有规范,分清主次,善始善终。也就是指导孩子做事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何做;学会对事情进行优化排序,从而有秩序的做事,避免做事乱套。“学玩遵序”旨在培养孩子分清主次,优化排序的能力,以便达到“学得扎实,玩得彻底”。
心理学研究发现,真正的天才非常少,95%的人智商并无多大差异,个人的成就主要是后天的学习,才是学习的结果。若心境专注,则事半功倍。学习、做事、玩耍都应该有序,这些秩序是保证事情顺利进行的前提。孩子应该遵守这些秩序,做一个有秩序、善始善终的人。
十、温故而智,莫弃误疑;
语出:《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
“温故而智,莫弃误疑”是一种学习的智慧,是为了让孩子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而提出的。这句话的含义是让孩子针对学过的知识要学会复习,对学习的内容加以总结;对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和疑惑要锲而不舍的进行追寻,做到不放弃改正错误和质疑,直到明白为何错误,为何存在疑惑。
孔夫子讲“温故知新”是说对于学过的知识要勤加复习,从而在旧的知识中获得新的知识,使自己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有更深更全面地理解,使自己在学习上有所进步。孩子在学习上的过程中也确实需要做到并且做好“温故而智”。
十一、精进图新,据窃耻袭;
语出: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等。
“精进图新,据窃耻袭”是为了培养孩子创新意识,让孩子具有挑战创新的精神,知晓礼义廉耻,做事信任自己,做到创新自强而提出的。
“精进图新”就是不因循守旧的继承前人,有所创新的借鉴别人。“据窃耻袭”是指创新不是剽窃,不是抄袭,不是贪人之功为己有,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剽窃,抄袭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孩子是这个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希望,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创新精神,让孩子具有最大的创新能力是家长的责任。剽窃、抄袭是不对的,应该得到禁止,孩子从小就知道剽窃和抄袭是不对的,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
十二、闻过知改,认罚成契。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等。
“闻过知改,认罚成契”是一种契约精神,是一种贵族精神。这句话的意思是让孩子知道生活中行为哪些
是错误的,当孩子知道错误的行为后立马就去改正,并心甘情愿的去接受做错事带来的惩罚,以后这类事情不再做错,从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一种契约---家规。
家规就是契约,契约精神就是贵族精神。在契约面前人人平等,家庭成员,一视同仁,做到有规必依,违规必究,相互监督,自觉自行。违规了就要及时改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