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经典阅读专项练习题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①,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孟子·尽心上》)【注】①权:权变。
21.第一则和第二则材料都体现的教育方法。(2分)
22.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儒家中庸之道的理解。(4分)
【分析】(21)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材料之间的共同点,由共同点概括出答案。
(22)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作答时要抓住关键句,理解其含义,然后归纳总结。【解答】(21)材料一中孔子根据子路和冉有的不同性格采取或劝阻或鼓励的教育方法。材料二中孔子根据学生的不同才智水平传授相应知识。由此可见,材料一、二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22)对材料一的理解抓住“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冉求总是退缩,所以要鼓励他;仲由胆大,所以要约束他”,由此可见孔子让学生做事不要过分退缩也不要一味冒进;
对材料二的理解抓住“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中等以上资质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而中等以下资质的人,不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孔子根据学生的不同才智水平传授相应知识,这是恰到好处的教育;
对材料三的理解抓住“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意思是“但是坚持中道缺乏变通,就是执着于一点”,是说“执中”还要懂得“变通”。
上述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庸”思想。
答案:
(21)因材施教
(22)儒家中庸思想的其中一个内涵就是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材料一中孔子根据子路和冉有的不同性格采取或劝阻或鼓励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做事不要过分退缩也不要一味冒进,体现了中庸本质。材料二中孔子根据学生的不同才智水平传授相应知识,这种恰到好处的教育,也是中庸思想的体现。上述两则材料都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事例。材料三中孟子指出,如果只知道死板地坚持“执中”,没有变通,那就不是执中,而是“执”了。坚持一点反而废弃了其余很多方面,具有片面性,会对真正的中庸之道有损害,不符合儒家的中庸思想。
参考译文:
子路问:“听到就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做?”
冉有问:“听到就做吗?”孔子说:“听到就做。”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就做吗’,您说‘有父兄在’;冉求也问‘听到就做吗’,您却说‘听到就做’.我很疑惑,请问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要鼓励他;仲由胆大,所以要约束他。”
孔子说:“中等以上资质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而中等以下资质的人,不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
主张中道便差不多了。但是坚持中道缺乏变通,就是执着于一点。厌恶执着于一点的人,是因为它损
害大道,抓住一点就不管其他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材料一:子夏问孝。子曰:“难。有事,弟子服其老,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材料二: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就犹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
(王阳明《传习录》) 21.上述材料中,二人对“孝”的认知各有侧重,孔子重视,王阳明强调。(2分)
2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知道王阳明认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讲求“知行合一”。请根
据你对“知行合一”的理解来评析孔子所说的“难”。(4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孔子和王阳明在对“孝”认知上的侧重,然后浏览二人有关“孝”的内容,概括出二者的侧重点。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理解“知行合一”的意思,接着分析孔子“难”这一观点,并到“知行合一”和“难”之间的关联。
【解答】(1)先看孔子的观点,孔子说“难。有事,弟子服其老,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最难。遇到事情,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让老年人享受,难道这样就是孝吗”,这里最重要的一个词是“难”,其意思是指在侍奉父母的时候,想要长期保持着和颜悦的状态很难。我们都知道,凡事都可以勉强,唯有面不大容易伪装,因为人的神情是由心理决定的。只有对自己父母有着深切笃定的孝心,才会由衷地表现出愉悦和婉的神。所以说,若能在父母面前一直保持着和悦的神,就能算作真孝顺了。由此可知,孔子重视“孝”是发诸内心的和颜悦。
再看王阳明的观点,“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就犹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方可称他知孝“的前提是“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其人已曾行孝、行弟”,“知孝”是对“孝”的认知,“行孝”是切实地行动。由此可知,王阳明强调不但要有对“孝”的认知,更要有“孝”的“行动”。
(2)首先理解“知行合一”的意思,所谓“知行合一”,“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
然后理解孔子“难”这一观点,孔子认为“难。有事,弟子服其老,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在孔子看来,侍奉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上,更是精神上,即保持和颜悦,这才是真正地知孝行孝,与王阳明“知行合一”是一致的。
答案:
(1)孔子重视“孝”是发诸内心的和颜悦;王阳明强调不但要有对“孝”的认知,更要有“孝”的“行动”。
(2)孔子认为孝在于“难”,意指能在父母面前发乎真情,保持和颜悦才是最难的。子女不但要为父母提供物质保障,赡养天年,而且要有发诸内心的和颜悦,才是知孝行孝,也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知行合一的意思
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明辨对错曲直的心思,不用思虑就能知道,不用学习而能拥有,这就是所说的“良知”啊。良知在人的心中,在圣人愚人那没有差别,这是天下古今相同的啊……有知道而不施行的,知道而不施行只是未知。
就好像说某人知道孝顺,某人知道友爱,一定是这个人已经做过孝顺、友爱的事,才能够称他知道孝顺、友爱。
【点评】本题属于文化经典阅读题,题型以简答和填空题为主,常见命题类型有:信息筛选题,思想概括题,内容理解题,观点评价题,比较题。考生答题时首先粗读文段,把握文意,分析概括出所给文段的核心思想,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组织答案。答题的一般思路是可先用一句话简明概括相关材料中所包含的思想或观点、主张,明确观点;然后结合语段进行简单合理的阐述、分析;如有联系实际的内容,则需要适当联系社会相关问题,加以自圆其说。一般不鼓励考生多层面、多角度思考,也不要求质疑、另解。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①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②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③“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④仁者人也,义者宜也。—《论语.中庸》
21.第三则材料中“无适也,无莫也”是什么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上述材料,简述儒家“义”的内涵。(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无适也,无莫也”的意思是:“既不亲近哪个,也不疏远哪个”。
22.①义是君子立身行事的根本,是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的根本。义就是君子的精神生命。
②君子以道义作为最高的处世标准。
③“义”还是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基本尺度。
④义,就是合理、合宜合度的行为,“义”是指思想和行为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行为合乎礼)。“义”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材料一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篇》) 材料二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论语·子路篇》)
21.“尧舜其犹病诸”中“病”意为,“居处恭”中“居”意为。(2分)
22.综合材料,谈谈你对孔子“仁”的理解。(4分)
(三) (6分)
21.以……为难;日常(2分。每个1分)
22. (1) “圣”是比“仁”更高的境界;(2) 实现“仁”的途径是“能近取譬”,即能够从自身出发去类推他人; (3) 平常端正庄严,工作严肃认真,与人办事能够尽心竭力,这便是“仁”的体现。
(4分。一点1分,二点3分,三点4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材料一: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材料二: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万章句上》)
21.材料一中“礼后乎”说明了礼仪和仁义的内在关系,即。子夏与孔子的对话体现了师生之间口口口口的教学原则。(2分)
22.两则材料中,孔子和孟子对解读《诗》都有自己的见解,请比较二者的异同点。(4分) 21.礼以仁义为基础(按内在关系及教材注释,如果写成“先仁后礼"不给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