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化情境融入初中物理教学
[2016年第23期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来开展物理教学,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物理,学
会用物理眼光看待身边的生活,增强学生的物理意识,是课改背景下物理教学所倡导的新理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的“活力源泉”,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本文主要针对实际生活和物理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具体讨论如何把生活化情境融入初中物理教学,分析创设生活化情境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从而得出“教学回归实际生活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这一结论。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初中物理教学;物理知识;实际生活;高效课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迅猛发展,教育事业也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但由于我国各地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能真正将课程和生活有机融合到一起。《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能力。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生活化情境,将深奥难懂的物理学知识以浅显易懂的生活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让生活中的物理走进学生的视野,融入我
们的物理课堂,使物理学习变得更具体、生动、直观,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让学生感悟与发现物理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物理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周围的世
界,让学生透过生活现象,尝试分析物理问题的本质,
感受生活和物理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一、实际生活和物理教学的联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物理教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学活动指明了方向,同时表明:物理就在你我的身边,
生活需要物理,物理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学生只为学习物理而进行物理学习或教师只为完
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物理教学,那么就是在割裂物理与实际生活两者之间的联系。脱离生活联系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是死读书、读死书式的学习,完全不符合生活教育理论活读书、读活书的理念。从这点出发,初中物理教学就是要从学生所能接触的生活点滴入手,引导学生将物理学习放在生活中,留意实际生活里的物理现象;积极动脑思考产生这些物理现象的原因,并试着去探索这些物理现象的本质。这样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积极发现并处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既然物理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物理教学就应当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生活化情境搬进课堂,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是有效开展物理教学活动的必然要求。
潘毅臻(沈阳新民市第一初级中学)
学科视界
44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创设“趣、异、疑”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初中生猎奇的心理特点,本着“趣、异、疑”三要素努力寻生活中的物理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创设有“趣”的生活化情境,引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造成良好的心理态势和思维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兴趣十足地积极地开动脑筋去思索,去探究。其次,创设有“异”的生活化情境,打破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最后,创设有“疑”的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探索欲望。
比如在教《大气压强》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用空矿泉水瓶分离蛋清和蛋黄”的实验。把一个完好的生鸡蛋打在容器中,将瓶口对准蛋黄,轻微按压瓶身,然后松手,蛋黄会完好无损地被“吸”入瓶中,而蛋清却乖乖地留在了容器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迅速提升,而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满足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引入“大气压强”教学内容,把枯燥乏味的物理概念变成了有趣的物理知识教学,学生会如饥似渴地吸收、接受新知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把生活体验同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并且上升为理性认识,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实践证明,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远比告诉学生生硬的概念和知识点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二)利用学生认知结构的缺失,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学习的乐趣
比如让学生想一想,或者动手做一做,如何取出掉进不可倒置的细口瓶中的乒乓球。当然对于这样的开放式的问题,学生的答案肯定不是唯一的,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学习的乐趣。比如,可以往瓶中加水,让乒乓球浮上来,然后取出;也可以利用我们所学的“流体流速与压强关系”来解决,用吹风筒向细口瓶中吹气,乒乓球就会“飞”出细口瓶。再比如,怎样才能让乒乓球浮在空中,大部分学生会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我们可以使用吹风筒向手中的乒乓球竖直向上一直吹风,乒乓球就可以悬浮在空中,而且悬浮的高度与风速有关。这样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是物理学习的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奇思妙想中掌握一定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具有发现的眼睛和创新的精神。
(三)利用物理知识准确解释生活现象,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受到科学价值观的熏陶。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和深奥,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必须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联系生活现象,让学生真切体验到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就感,感受到所学的是实实在在的“物”理,而不是枯燥乏味的公式和数学符号的游戏,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即使面对困难,也能够保持研究问题的热情。例如:在教《温度》一课
时,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形成温度的概念,并说明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科学工具,而不能全凭自己的感觉。所以设计了如下实验:给学生准备冷、温、热三杯冷热不同的水,让学生先将左右两手的手指同时伸进装有冷和热(温度差要大些,这样感觉更明显)的水杯中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再将左右手的手指同时伸进中间的温水杯中,两只手手指的感觉是不同的,原来放进冷水杯的觉得较热,原来放进热水杯的觉得较冷。通过实验,学生对同一温度的物体产生了不同的感受,深刻意识到人的感觉往往是不准确或不可靠的,还需要用温度计这种科学工具来进行测定。此时,再介绍温度的概念及温度计在我们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轻松地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再比如在教《光的反射》一课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些常见常听的问题:(1)雨后有月亮的夜晚,当我们走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时,光亮的地方是水,还是黑暗的地方是水?(2)城市的光污染主要是怎么回事呢?(3)地球能反射光吗?如果地球不能反射光,请你猜想地球会怎么样?
这些问题有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有的是学生通过新闻、报纸、网页等平台收听收看或阅读过的相关
学科视界
45
[2016年第23期]
内容,但一般情况下,学生不会想着如何运用物理知识去解释这些问题。当学生在阅读“光的反射是一种光学现象,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这一概念的时候,可能会认为这部分内容很简单,因此在回答“光亮的地方是水,还是黑暗的地方是水”这个问题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想象直接给出“光亮的地方是水”或“黑暗的地方是水”的结论。其实在这个问题中,学生还应该考虑到月光光线的方向,以及水面是镜面反射而路面是漫反射等因素。因此,当真正联系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的时候,一定要将生活经验和现象与物理知识充分结合起来考虑问题。此时教师再向学生介绍“光的反射”原理,解释上述各类问题,学生就会印象深刻,理解透彻,更容易准确掌握知识点。
(四)实现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完美结合,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情感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将教育的本质概括为三句话,即“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时,都要“以学生为本”,教师不再是学生的“导师”,而是学生从事活动的指导者、参谋或助手,让学生能够保持对大自然的热爱,领略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增加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加深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最终达到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的目标。在教学中,我们要广泛地联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完美结合,能从实用的角度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利用学生能亲身观察到社会现象服务于教学,提高物理教学的实用性。同时将物理教学与社会和自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培
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通过教与学,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各种生活现象的本质,解决各类问题,亲身感受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进而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情感。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要牢固树立物理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大胆地把课堂放开,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让学生的行动和思想一起动起来,真正体现“物理就在我身边”,增强学生见物思理的学习情趣,打造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高效物理课堂。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根据物理知识的设置,坚持以《物理新课程标准》为纲,以“生活化情境设置”为主线,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物理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初中生涯的学习中始终保持对实际生活和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可实现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李明月、李德才,从实用主义教育到“生活教育”——
—杜威与陶行知教育理论之比较[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6).
[3]李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6).
学科视界
46
[2016年第23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