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素养目标】
氢氧化钠的性质1、从原子结构角度认识钠,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
2、从分类角度认识钠,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3、从实验探究角度认识钠,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
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钠与水的反应
【教学过程】
【前置作业--温故知新】
1、画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利用树状分类法对钠进行分类
3.写出金属活动顺序表及铁与氧气盐酸硫酸铜反应的方程式。
【讨论与交流】
科学猜想:请预测金属钠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并写出相应化学方程式。
实验验证:
【实验探究1】钠与氧气反应
实验2-1
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光泽和颜,并注意新切开的钠表面发生的变化。
现象:
实验2-2将干燥的坩埚加热,切取绿豆大小的钠,迅速投到热坩埚中,加热片刻,待钠融化后撤掉酒精灯,观察现象。
现象:
结论:
一.钠的物理性质
      ,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    ,熔点  (小于100 ℃),密度比水的________但比煤油的_____。
二.钠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1)与O2反应
常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2)钠还可以与其他非金属反应:
Na + Cl=
2.与水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实验探究2】钠与盐反应
实验探究:Na和CuSO4溶液反应
烧杯中加入一些CuSO4溶液,加入绿豆大小的钠,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思考】和预想的现象一样吗?为什么?
结论:
【实验探究3】钠与水反应
【预测】从物质的组成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预测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
实验探究:钠与水的反应
烧杯中加入一些蒸馏水,滴入几滴酚酞,加入绿豆大小的钠,观察现象。
现象:
反应方程式:       
思考:钠单质着火了可否用水灭火?
练习:1.写出钠与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思考:钠和盐酸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
思考:金属钠与CuSO4溶液反应没有生成Cu的可能原因分析。
【本节小结】:
一.钠的物理性质
      ,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    ,熔点  (小于100 ℃),密度比水的________但比煤油的_____。
二.钠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1)与O2反应
常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钠还可以与其他非金属反应:
与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水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3与酸的反应
如和盐酸反应:                           
4.与盐溶液的反应
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与盐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Cu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钠是一种熔点很高的金属
B 钠的质地柔软,可用小刀切割
C 钠的还原性强,常温下可遇水剧烈反应
D 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2.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火焰
B.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
C.是银白金属,硬度大,熔点高
D.常温和加热时与氧气反应,产物一样
3.把一块钠投入预先滴入2~3滴紫石蕊试液的水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正确的一组为: ①钠沉到水下面; ②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③钠熔成闪亮的小球,听到滋滋的响声;④溶液变红;⑤溶液变蓝    (    )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学生在初中对元素化合物知识有了简单的认识,但知识脉络零散,研究方法不是很系统。新教材中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看似零散,但其中隐含着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析对比、猜想推断、实验设计、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在前一章的学习中已经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将会在学习时更加清晰、有条理、系统化,学生的能力将得到较大提高。
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是:现代教学应以发现为重点,指导学生应用“问题驱动、实验探究法”开展他们的学习活动。为使教学思想落到实处,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力求把讲授转变为
启发诱导,把学生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促使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
本节课整体教学目标基本都得以实现,课堂感觉比较流畅,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成功之处:
1.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生活动较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讨论、设计试验中来。
2.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模式。初步强化了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初步适应了素养为本的教学模式。
3.强调了物质的研究方法:观察  →  物理手段 →  化学手段和不同条件下产物的对比试验。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等多方面的能力,体现了“实验既是教学手段,又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的新课程理念。
4、注重知识的逐层构建。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钠是碱金属中的代表元素,而碱金属又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族,这一章被排在高中第一册的第二章,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
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中已介绍了铁等金属以及碳酸钠、氧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知识为学习钠的知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所以钠这一节在高一化学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为以后学习卤素这章作了学习方法的铺垫,使接下来学习卤素相对比较容易些。本节教材以实验为主,重视通过实验给学生以大量的感性知识,并重视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章在复习初中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征以及碱的有关知识后,在前言简单介绍了钠等称为碱金属的原因,再从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导出钠的性质。
本节还十分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即通过实验和观察,将实验现象和数据等资料加以分析,出规律性的知识,并根据这些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对一些物质作出推论和预测,再经实验验证。这种科学方法模式的训练,有利于这种模式进行卤素等章的学习,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认识金属钠的性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一、基础达标:
1.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钠的熔点较低    B.钠的密度小于水
C.钠的硬度较小    D.钠的还原性强
C [钠的熔点低可由钠与水反应时能熔成闪亮的小球来证明;钠的密度小可由钠浮在水面上证明;钠的硬度小可在切割钠时证明,与其在水中反应的现象无关;钠球四处游动,剧烈反应,有“嘶嘶”之声,说明有气体生成证明钠的还原性很强。]
2.下列关于钠的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切下一小块钠,投入水中,钠熔成小球,说明钠与水反应有热量放出
B.从钠能与水反应可推知钠也能与盐酸反应[来源:Zxxk.Com]
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D.切开一块钠,呈银白,很快变暗,说明钠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
C [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反应:2Na+O2Na2O2,故C选项错误。]
3.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B.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C.实验室取用金属钠需要3种用品
D.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NaCl的形式存在
C [实验室取用金属钠时,需要用镊子夹取钠,用滤纸吸干煤油或液体石蜡,用小刀切割,用玻璃皿盛放,所以所需的用品至少有4种,C项错误。]
4.某同学将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变灰暗变白出现液滴白晶体白粉末,根据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①钠表面变灰暗是因为生成了过氧化钠
C.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